召公諫厲王止謗 《國語》(周語上)
《國語》二十一卷,相傳是春秋時代左丘明作。《國語》著錄了西周末年以至春秋時期(公元前967–前453)諸國貴族的史事和辭令,是最早的國別史,史料豐富,詳細而又生動。《國語》成書約在戰國時代,三國吳韋昭(204–273)注。
厲王是一位暴君,施行恐怖統治,還派衞誣監控言論,不讓人民發聲。當時「道路以目」,就是大家在路上相遇,只能打眼色相互示意,心照不宣,結果積累了不少的怨氣,甚至更對厲王恨之入骨。在厲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4),召公提出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觀點,旨在規勸厲王要通過不同渠道,聆聽民間的聲音,改善施政。同時又指出宣洩言論才是正道,就像河水堵塞了,一旦崩潰暴發,也就擋不住了。厲王監控過度,人民受不了,三年後激發民變,紛起反抗,後來被民眾趕走了。
這是一篇申論民意的宣言。周厲王派衞巫監控人民,大家都不敢說話。召公勸諫厲王,認為人民說出的意見就像滔滔的河水一樣,一定要善加引導,多聽民意,否則決堤暴發,洪水橫流,就怎樣也堵不住了。
[原文]
厲王虐1,國人謗王2。召公告曰3:「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衞巫4,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5。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6,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7,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8,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9,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10,瞽獻曲11,史獻書12,師箴13,瞍賦14,矇誦15,百工諫16,庶人傳語17,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18,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19。
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0,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21。行善而備敗,所以阜財用22、衣食者也。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23?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24?」
王弗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25。
1 厲王:周厲王,名胡,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877–前841),是一位暴虐侈傲的暴君,最後激起叛變,被人民趕走。
2 國人謗王:國人,指國都的居民,亦可指國民。國即鎬京(陝西西安巿長安區西北)。謗(粵:bcŋ3,艕;普:bàng),毀謗,惡意攻擊,引申有批評、咀咒之意,動詞。
3 召公:即召(粵:siu6,邵;普:shào)穆公,名虎,為厲王卿士,即執政之官。
4 衞巫:衞國的巫(粵:mou4,毛;普:wū)祝,為人祈禱通神靈者。
5 道路以目:在路上碰到了,大家就打眼色示意。
6 弭謗:弭(粵:mei5,美;普:mǐ),止息,壓制。謗,誹謗,謠言,名詞。即壓制謠言。
7 障:阻礙、防堵。
8 川壅而潰:壅(粵:juŋ2,擁;普:yōng),堵塞。潰(粵:kui2,劊;普:kuì),崩潰,泛濫。指洪水受到堵塞而崩堤暴發,沖破堤防。
9 為川:為,治也,動詞。為川即治水。
10 公卿:即三公九卿,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官職制度。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以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列士:上士,天子的上士亦名元氏,受采地視子男,就是參照子爵、男爵的地位獲封采邑。
11 瞽:太師,掌樂。瞽是盲人。
12 史獻書:史,太史,掌書冊文告,以作著錄,以為鑑戒。
13 師箴:指九卿中的少師,位卑於公,而尊於卿。箴(粵:dzam1,針;普:zhēn),規諫。
14 瞍賦:瞍(粵:sau2,叟;普:sǒu),瞎子。賦,誦詩,即歌誦公卿列士所獻的詩篇。
15 矇:青盲,指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的人,例如患白內障等多種眼疾。矇人負責諷誦典書箴刺之語。
16 百工諫:百工,百官,即工藝執事的部門。諫,向國君進言。
17 庶人傳語:庶人,百姓。傳語指輾轉相傳的討論,批評時政得失。
18 耆艾修之:耆艾,元老師傅。修之,整合各方意見。
19 事行而不悖:事,政事。悖(粵:bui6,背;普:bèi),違背。全句是指施政順暢,不會背離民意。
20 原隰:原,平原。隰(粵:dzap9,習;普:xí),低下的濕地。原隰即原野。衍沃:衍(粵:jin5,演;普:yǎn),平原。沃,河流旁可供灌溉的土地。衍沃即平坦肥沃的田地。
21 善敗:善惡,指好的和壞的意見。
22 阜:豐富,增進。
23 胡可:怎麼可以。
24 幾何:多久。
25 流王於彘:流,放逐。彘(粵:dzi6,字;普:zhì),晉地,在今山西霍州巿。
〈召公諫厲王止謗〉是一篇申論民意的宣言。其實這篇文章的亮點並非周厲王,他只是一個陪襯的小角色。文章的亮點是召公,他提出監察君權的主張,就是通過不同的渠道,收集民意,了解民情,下情上達,「事行而不悖」,這樣天子的施政才能有效。
此外,召公又提出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觀點,民意就像滔滔的洪水,是壓不住的。其實往好處想,尊重民意的話,也就是善用民眾的智慧,「行善而備敗」,可以趨吉避凶,增加財用衣食的生產力,提升社會效益,共享繁榮。
本文分為四小段。第一段周厲王監控國民,民不堪命。第二段召公諫王,認為不能禁言,反而提醒厲王要多聽不同的聲音,包括公卿、列士、瞽師、太史、少師、瞍、矇、百工、庶民、近臣、親戚、瞽史、耆艾等,他們都各有責任進言,提出意見,相互制衡,補充參考,其實也就是社會的共同參與了。第三段召公論證尊重民意可以促進社會的進步,增加生產;反之禁制民意,則不能長期維持政權的平穩。第四段是簡單的結局,厲王被人民趕走了。
本文有很多名言金句,例如「民不堪命」、「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等,都是很精煉的句子,言淺意深,一看就讓人明白,三千年前的民間智慧,到現在還很管用。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偏偏掌權的人卻自以為是,胡作非為,不明白人民的感覺。周厲王是一位暴君,倒行逆施,不理民意。人民的意見他都看作誹謗,認為是造謠生事,他用暴力把批評的人處死,硬生生的把民意壓下來,這是一個怎樣的病態社會呢?一個禁絕聲音的社會,一個沒有異議的社會,可以嗎?社會能夠穩定繁榮嗎?
召公的諫言情理兼賅,深具卓識,可是昏君就是聽不進去了,永遠處於人民的對立面上,最終便自取滅亡。雖然這是三千年前的老話題了,但到今天還很適用。
1.解釋下列句中着色的字詞:
(1)國人莫敢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臣盡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善敗於是乎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回答以下問題:
(1)本文創造了哪些成語,到今天都還很管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文本的說法,召公認為人民的說話想表達甚麼訴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厲王性情暴虐,國民都咒罵他。召公報告說:「百姓不能再忍受這樣的生活了。」厲王很生氣,找來了衞國的巫祝,派他監視發佈謠言的人,一經揭發,就處死他。國民沒有人敢說話了,在路上碰到,大家只好打眼色示意。
厲王很開心,告訴召公說:「我能夠壓制謠言了,他們都不敢說話了。」召公說:「這是一種防堵的手法。防範民眾的批評,比防止洪水更難。洪水受到堵塞而崩堤暴發,受害的人會很多,民眾的情況就像洪水一樣。所以治水的人一定要疏通河道,使洪水順利地流出去;而管治國民的一定要叫他們敢講話,發表意見。因此天子聽朝臣奏報政事,三公九卿以至上士等便會獻上詩歌反映民情,瞽師獻上樂曲辨識邪正,太史獻上書冊文告以作著錄,少師負責規諫,瞎眼的瞍人吟誦獻上的詩篇,有眼疾的矇人負責諷誦典書箴刺之語,工藝執事的部門向國君進言,百姓有很多輾轉相傳的討論批評時政得失,左右侍從之臣盡力規勸,王室親族補救闕失考察是非,太師太史教導訓誨,元老師傅整合各方意見。然後國君就可以斟酌施行,施政順暢,不會背離民意。
百姓有嘴巴,就像土地上有高山和河流,財富、物資都從這裏出來;就像原野上有平坦肥沃的田地,可以生產出衣服、食物的材料。嘴巴要表達意見,好的壞的自然都會說出來了。好的要施行,壞的也要參考,這就可以增進國家的財富資源、衣服食物了。百姓心中有很多意見和想法,因而說出了口,合理的就要施行,又怎麼可以堵塞呢?如果要堵塞百姓的嘴巴,試問又能維持多久呢?」
厲王不肯聽從,於是百姓再沒有人敢說話了。過了三年,大家就把厲王放逐到彘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