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读文言文精华品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设疑置问品人物
——司马迁《鸿门宴》赏读

鸿门宴

〔西汉〕司马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士卒,为(wèi)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jī)。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zōu)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dāng)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zhǎng)?”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yāo)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lù)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xì)。”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jué)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kuài)。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zì)尽裂。项王按剑而跽(jì)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shèng)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zhì)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dàn)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zǔ),我为鱼肉,何辞为(wéi)?”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研读第一自然段,项伯告密,张良献策,这是矛盾冲突的发生,主要体会、理解两个小问题。(1)项羽为何大怒,为何快速决策大举发兵进攻刘邦?由此看出人物怎样的性格?(2)范增如何劝说项羽“急击勿失”?由此可见他怎样的性格心理?

关于问题(1),项羽大怒,快速决策,原因有二。一是沛公欲王关中,胆大包天,敢与自己争夺天下,严重触犯了项王的核心利益。二是沛公自不量力,公然挑战项王的权威,没有对项王保持足够的尊重与迎合。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扬名天下,威震诸侯,众人慑服,匍匐向前,莫敢仰视。项王后来坑杀章邯将士20万人,心狠手辣,残暴至极,也使天下畏服。文本所写,沛公军力10万,项王军力40万,众寡悬殊,强弱分明,刘邦根本不是项王的对手,现在竟然公开挑战项王的权威。这令项羽无法忍受。项羽听闻曹无伤言语之后,勃然大怒,速下命令,旦日攻刘。注意项羽的话:“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点明时间,暗示事不宜迟,火速行动。“飨士卒”,大摆酒宴,犒劳将士,鼓舞士气,激昂义愤,兴师动众,务必全歼沛公军队。“击破”,程度严重,说明大军出动,必将沛公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击破”就是将一件东西打得稀烂、粉碎、残缺不全,七零八落。用之言军队,意谓项王誓言要将沛公军打得片甲不留,残破不堪。几个词语组合,不但让我们看到项王的急躁火爆、简单任性,仿佛也看见项王咬牙切齿,怒目圆睁,忍无可忍,即将爆发的神情姿态。一个“大怒”,一句号令,足见项王的性格心理。遇事不够冷静,不会征求别人意见,自作主张,贸然决策,脾气暴躁,性情率真,心无城府,言语痛快,是一个典型的力量强大、头脑简单的武将。

关于问题(2),范增是项羽的亚父、军师,得知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得知项羽大怒誓言击破沛公军的消息,及时进言项王:“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一观人事,沛公今昔大变,证明野心不小。从外而内,识破心机。足见范增洞烛其奸,眼力过人。二观天象,成龙成虎,五彩斑斓,证明要出真龙天子。范增由此两观得出结论,沛公要称王称霸天下。建议项王火速进攻,勿失良机。一番言语分析,层次清晰,有理有据,思虑深刻,识见准确,督促有力,无异于给项王火上浇油,令人感受到刘、项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万分严峻,一触即发。文章开头由曹无伤告密引出刘、项矛盾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异常紧张、激烈,对刘邦阵营而言,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刘邦如何破解危局?下文谁出场让矛盾冲突得以暂时缓解?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为后文情节发展创设铺垫。这里,我们可以再深度追问,文章这一段使用多寡不同的文字来描写项羽与范增言语表情,体现两个人物的不同个性,从两人性格心理的不同,你还读懂了什么?文段暗示主将和谋士虽然表面看起来关系密切(项羽称呼范增为亚父,范增又是项羽的谋士),但是两个人性格不同,一个粗暴率性,心无算计,一个深谋远虑,料事如神,性格迥然不同,合作起来势必有冲突,有不快。第一段实际上也多少暗示了两个人性格上、思想上、行事作风上的矛盾冲突。这也为下文鸿门宴上两个人直接而明显的冲突做了铺垫。另外,我们再比较两句话的表达效果。一句是范增说的,“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另一句是后文刘邦对项伯说的话,“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同样一件事情,范增用词是“财物”,泛指钱财物资,金银财宝;刘邦用词是“秋毫”,超前缩小,一丝一毫,意谓自己就连一星半点、一鳞半爪的财物都不敢拿,都无心去占有。情意诚恳,态度殷切。范增用词“无所取”,刘邦用词是“不敢有所近”,前者指一无所取,一无所据,不贪不取,严格律己,将以有为;后者言说后退一大步,不但“无所取”,就是心里想都害怕、惶恐、紧张,连接近都不敢,足见刘邦的恭敬、谨慎、胆怯。当然这是虚情假意,一派胡言。但是这样的话,项伯识别不了,项羽更识别不了其间心机。入关的目的,两个人的说法也不同。范增说刘邦入关是志不在小,野心很大。比较直接,鲜明。目的是要告诉项羽,此人不能留下,必欲除之而后快。刘邦说是“而待将军”,假心假意,投人所好,掩饰野心,蒙骗项伯。就这一句“而待将军”中的“而”字细细体会也能看出其表达的作用和效果。原句是“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而”字是连词,连接前面的四个分句与后面一个分句,加强前后分句之间的联系。从结构上看,可以起到放慢节奏,舒缓语气的作用。朗读的时候,“而”字要重音突出,予以强调,既显得缓慢又刻意强调,强调的内容当然是后一个分句。从逻辑上看,前面三个分句与后面一个分句之间具有目的关系,也就是说,我进入函谷关以来,不敢沾染一丝一毫财物,给官员百姓造册登记,统一管理,将官府仓库封存严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等待将军您的到来啊。全句意思重心在最后一个分句。一个“而”字连接,暗含我苦心等待,诚心等待,盼星星,盼月亮,就是为了盼望将军您的早日到来这层意思,显然,感情意味比较强烈。如果去掉“而”字,无损文意的表达,但是却少了丰富而强烈的意味。

研读文章第二自然段。该段写项伯夜访张良,张良出谋划策,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阶段,矛盾冲突因为项伯的出场而变得相对缓和。主要人物是刘邦。描写项王的文字很少,但是也可看出项王性格的某一个侧面,可以和刘邦做一比较。研究三个问题:

(1)刘邦的四次提问各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发生的,这表现出刘邦彼时彼刻怎样的心理与性格。

(2)品味刘邦托项伯转达给项王的一段话,说说刘邦的性格特征。

(3)该段直接描写项王的文字只有一句“项王许诺”,这看出人物怎样的性格心理?

关于问题(1),本段描写刘邦提问、请教谋士张良一共四次。分别是“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君安与项伯有故”“孰与君少长”。第一次是在“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的情况下发问的。换言之,张良连夜将项伯的话转告沛公,可能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项王已经大怒,决定旦日发兵击破沛公军;二是范增进言项王,火上浇油,说沛公欲王关中,赶快出兵,勿失良机;三是项伯连夜私见张良,目的是想在危急之时救张良一命。前面两个意思让沛公大为震惊,措手不及,一时紧张、焦急、担忧、困惑、无奈,因此,他急于想知道如何破解危局,“为之奈何”,语速较快,情意急切,透露出沛公内心的惶恐不安,心急如焚。当然,第三个意思又让沛公意识到项伯其人知恩图报,重情重义,似乎可以利用。但是,这一认识并不能够缓解沛公心头的焦虑与紧张。

第二次提问是在张良问他您估计一下您的兵力是否可以抵挡项王的兵力的情况下提出的,较之第一次提问,更进一步,所以加了一个“且”(将)字,“且为之奈何”,沛公知道自己的力量与项羽的力量相比,悬殊巨大,不堪一击,必败无疑;沛公也知道听取诹生建议,派兵据守函谷关,不是正确的防备之策。但是,他还是想不出有效御敌之策。“沛公默然”,暗示他在思考、研判、自省,他想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不像第一次提问时那么慌乱仓促,多了一点反省与思考,多了一点沉稳与冷静。

第三次是在张良提出建议,“请允许我前往会见项伯,言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的情况之下提出来的。“君安与项伯有故”,表明刘邦在思考两个小问题,一是想了解张良与项伯有什么旧交情,关系如何;二是考虑是否可以利用这层关系来化解危难。

第四次提问是在张良告知沛公,张良与项伯的关系之后,“孰与君少长”,刘邦已经知道项伯这个人可以利用,似乎也对如何利用项伯心中有数,他准备接见项伯。当然,接见之前,还需问问项伯与张良谁年长一些,谁年少一些,以便自己好与项伯打交道。一旦得知项伯长于张良,他就立马拿出自己的主意,“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刘邦四次提问,情况各不相同。表明此人一是谦恭下问,不懂就问,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度量阔大,能够容纳不同意见;二是表明此人头脑冷静,思虑周密,多谋善断,老谋深算,处事谨慎。和项王的热血冲动,头脑简单,性情率直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需要说明一点,刘邦的四次提问都是在谋士张良的循循善诱之下展开的,他处于被动思考、回答的境地,张良则处于主动提问,将问题引向深入的状态。君臣问答,默契配合,关系融洽,上下一心,确保了鸿门宴外交斗争的最后胜利。

关于问题(2),刘邦接见项伯,拉拢项伯,奉酒祝寿,约为婚姻,说了一番话,最能看出他的老奸巨猾,心怀鬼胎。“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一共说了四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说自己约法三章、接管关中的目的不是想称王称霸,而是想等待将军您的到来。第二层意思是说自己调兵遣将把守函谷关,不是防备将军,而是防备其他盗贼入侵和突发事件。第三层意思是说自己朝思暮想,盼望将军到来,不敢有,也不存半点反叛之心。第四层意思是拜托项伯到项王面前转告自己的诚挚心意。四层意思,字字是情,句句在理,听起来是甜言蜜语,项伯喜欢听,项王喜欢听,我们也喜欢听,因为听起来顺耳顺心,但是,恭敬、虔诚之下,殷勤、恳切之外,全是谎言,全是伪善,全是虚假,全是骗人的鬼话,全是阴谋诡计。遗憾在于项伯竟然听不出来,项伯将这一番假情假意,寡廉鲜耻的话转告给项王时,项王竟然毫无怀疑之心,完全认同。足见两个人都是愚不可及,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蠢货!他们要和刘邦玩,还嫩了二三十年!四层意思,一派谎言,说明刘邦能言会道,诡计多端,老奸巨猾,多谋善断,城府很深。

关于问题(3),这段文字写项王就只有两个细节,一个是项伯连夜回到项王军中,禀报沛公对项王说的一番话。按理说,这应该引起项王的怀疑与警惕:你怎么深更半夜向我报告这些话,你是从哪儿来的,你为何要到刘邦军营去,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不是出卖了我军情报,等等问题,理应引起项王怀疑。可是,我们看到,司马迁对此不写一个字,惜墨如金,全是留白。什么意思?暗示我们,项王麻痹大意,毫不怀疑,他自己不搞阴谋诡计,他也不相信别人会玩阴谋诡计,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对付一切花招。他想得简单,他不会像刘邦那样接二连三地追问“为之奈何”,他没有深思细想的习惯。他的这种习惯与性格注定了他的终极悲惨命运。另外一个情节是项伯站在刘邦的立场上,帮助刘邦说话,也说得貌似有理有义:“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伯说了三层意思,一是沛公先破关中,为您入关扫清障碍;二是沛公劳苦功高,击之不义;三是建议趁机好好礼遇沛公。表面看来,非常在理,名正言顺,名副其实,和刘邦的话一脉相承,可是项羽听不懂,听不出言外之意,听不出话语背后的险恶用心。他的反应是“许诺”两个字。没有思考,没有追问,没有讨论,没有质疑,没有犹豫,一切都没有,就是一个果决的应答,同意了项伯的意见,等于就是同意了刘邦的假言假语。可见他的头脑简单。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这又未尝不是他性格中可爱可敬的一面,他心思简单,所以他看社会也很简单;他不怀疑别人会耍他,所以他不喜欢耍别人。明人不做暗事,为人处世心怀坦荡,光明磊落。这是他的宝贵品格。这一品质用来对付老谋深算的刘邦,当然不堪一击。

关于这段文字,提出一个问题,值得思考:“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这是张良问沛公“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的时候,沛公回答张良问题的话,是否真实可靠?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刘邦是在撒谎,欺骗张良,也欺骗自己,自欺欺人,理屈词穷。本来据守函谷关,拒绝诸侯入内,想称霸关中,这是刘邦的野心,现在他不好意思当面向张良承认,所以推脱到鲰生头上。张良的问话里面实际上含有否定、批评这种策略的意味,刘邦不敢接受,不敢承认是自己的责任,所以撒谎,推脱责任,栽赃鲰生。另一种意见认为,这句话是事实,刘邦的确是在情况紧急之时,听信了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的意见,这是权宜之计,也是愚蠢之计,但是,没有办法,一个人在情况紧急之时做出愚蠢的决策来,也是正常的。至于鲰生是谁,史书上面有何介绍,流传至今还有他的哪些资料,也不得而知了。正如《荆轲刺秦王》中写到的荆轲要等待的远方那个高人,到底是谁,我们一无所知,而且找不到任何线索去推测他的行踪去向和能力本领。《鸿门宴》当中安排这样一个人物,这样一句话语,给读者以多种悬想与理解,实际上也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与吸引力。这是用文学的笔调来写历史惯用的技巧。

研读文章第三自然段,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是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矛盾冲突形成一个阶段性高潮。主要研讨三个问题。

(1)对比品味刘邦与项羽的语言,说说两人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同之处。

(2)如何理解鸿门宴上的座次安排,由此反映出怎样的人物性格、心理?

(3)鸿门宴上,范增一再出招想置沛公于死地,项羽是如何反应,由此看出二人怎样的君臣关系?

关于问题(1),刘邦向项王赔礼道歉,说了一番话:“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注意理解关键词语传达的特定情意。刘邦称自己为“臣”,称项王为“将军”,贬低自己,抬高项王,表达臣服对方,无比恭敬之意。本来,刘邦、项羽同属诸侯,反秦将领,地位平等,但是,刘邦要刻意迎合、吹嘘、麻醉项羽。“戮力攻秦”暗示两人同心协力,联合行动,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军,可谓“同心同德,同仇敌忾”。言外之意是我们之间没有什么矛盾,也不应该有什么矛盾,我们是同舟共济一条心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暗示我们两个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共同对付强秦,我们是目标一致的战友,有鲜血凝成的感情。我们不能也不会自相残杀,消耗力量。前面说的一大通是感情造势,为后面的文句做铺垫。后面用“然”字一转,才说出语意重点。“不自意”说我自己没有料想得到,自己能够先入关破秦,言外之意是,按照实力和威望,将军您的大队人马理当先入关破秦,但是您忙于主战场同秦军主力战斗,可能这边顾及不过来。这不是您的迟缓,而是您的英明伟大之处。此话一出,自然会博得项王好感。刘邦说“得复见将军于此”,不可忽略这个“得”字,能够、可以的意思,暗示我要见到将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说想见就可以轻易见到,也不是说谁想见就可以见的,我能够在这里见到将军,这是我的幸运,我的福分。最后,刘邦特别补充一句“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进一步消除项王可能存在的对他的嫌疑和猜忌。说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是小人挑起的,不是我刘邦挑起的,将责任和过错推得一干二净;而且,请注意“小人”这个词语,轻轻带过,并未说出“小人”的名字,当然,他也可能不知道到底是谁泄的密。这就表明刘邦心思细密,思虑谨慎,不轻易透露秘密。但是,项羽不一样,他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脱口而出,轻易暴露对他来讲非常重要的人物的名字。同样一件事情,刘邦、项羽说出来口吻、声情完全不一样。刘邦机智、谨慎,思虑周密,项羽直率、坦荡,毫无心机。再看一个词语小“郤”,本指小小的缝隙,引申指小小的矛盾冲突。刘邦对项羽说,我们之间产生了一点小小的误会,小小的矛盾,完全是小人挑起的,不是我们两个引起的。实际上,刘邦与项羽争夺关中,欲王天下,他们之间是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有我无你,有你无我,水火不容,矛盾巨大,冲突激烈,岂是一个小“郤”所能掩饰的?刘邦故意这样说,化大为小,举重若轻,虚情假意,讨好项羽,麻痹项羽,进而求得项羽的谅解。刘邦一番道歉之语,表面上诚心诚意,甜言蜜语,实际上一派谎言,别有用心,足见此人狡诈多端,城府很深。

关于问题(2),作品这样写道:“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后来,刘邦的武士樊哙闯帐是“披帷西向立”。按照古代坐席的礼仪规矩,君臣之间,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宾面东,主面西;长幼之间,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的宴席,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人的座位。鸿门宴上,刘邦一行是宾客,刘邦与项羽平级,同属反秦诸侯;项羽一行是主,理当主人敬重宾客,让宾客坐尊位,可是,座位安排恰恰相反。项羽坐尊位,东向坐;项伯是他的叔父,并排东向坐。范增是亚父、军师,坐次尊位,南向坐;刘邦是客人,坐再次位,北向坐;张良是客人的军师、随从,西向陪坐。樊哙闯帐,西向站立,没有资格入座。如此座位安排,反映出项王唯我独尊,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根本不把刘邦一行放在眼里。当然,支撑他如此排座位的背后是强大的实力。谁坐头把交椅,由实力和战绩说了算。项伯是项羽的叔父,范增是亚父兼军师,理应受到敬重,与项羽并排坐,东向坐,但是,却被安排南向坐,这表明项羽任人唯亲,与范增关系微妙,多少有些不和、矛盾。刘邦北向坐,被歧视,被怠慢,但是实力不够强大,也只能顾全大局,忍气吞声。鸿门宴座次的安排反映了双方实力的悬殊与地位的尊卑,透露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关于问题(3),宴会进行到一定时候,范增两次设计谋害刘邦,但是,均因项王的默然不配合而错过时机,留下遗憾。先是举所佩玉玦再三示意,项王默然不应。注意三个细节,一是举起“玉玦”,“玦”谐音“决”是决断,决策,与之断绝关系,暗示项王下令动手,除掉刘邦。一是“三”,表示虚数,多次,意思就是说范增多次暗示项王,项王迟迟不下令。若改为“一”,则暗示一次,一次不成就再也不暗示。现在是“三”,多次暗示,表明范增暗示项王一次,项王没有反应;暗示两次,项王没有反应;暗示多次,项王还是没有反应。这可以看出范增和项王的执着与顽固,范增一而再、再而三暗示,不除掉刘邦,决不收手;项王随你怎样暗示,就是无动于衷,表明他不愿意这样做,明人不做暗事,大丈夫坦荡荡。两人之间在如何除掉刘邦上面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意见不统一,事先的沟通工作没做好。三是项王“默然不应”,“默然”表示思考、静默,不作表态,不露出特别的表情。“不应”表示不应答,不应允,不同意。这四个字揭示了他对范增的不满与不理。为何如此?先有项伯半夜进言,替沛公说话,言沛公破关攻秦,劳苦功高,击之不义,建议“因善遇之”,项王认可;后又沛公当面致歉项王,花言巧语,假情假意,打动项王,消除两人之间的猜疑与隔阂。再加上项羽为人处世光明磊落、直率坦荡的性格因素,这些都促使项王举棋不定,迟疑不决,没有积极回应范增的暗示,让沛公得以躲过一劫。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范增出招项庄,授计项庄,告知项庄拔剑起舞,刺杀沛公。项庄依计而行,项王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诺”字。他也许认为项庄所言有理,军中宴饮,舞剑助兴,娱人娱己,自古皆然,对此,项王不会怀疑什么。他不能识别范增的诡计,他也看不出项伯亦拔剑起舞的意图所在,他只是觉得,一人舞剑还不够热闹,两人对舞,更见精彩,更添酒兴。项王的简单就在这里,可悲也在这里。整个宴会之上,刀光剑影,杀气腾腾,觥筹交错,口蜜腹剑,只有项王没意识到,其他人都感受到了危机爆发的紧张与危险。项王的不忍之心,项王的天真简单,项王的云里雾里,项王的舒心满意全在寥寥数语之中。相对而言,范增老谋深算,刘邦险象环生,张良见机行事,项庄的醉翁之意,项伯的伪装糊弄,全都反衬出项王的简单性格。

《鸿门宴》的几处破绽

在教学《鸿门宴》中“刘邦逃亡,张良留谢”一段,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段末沛公对张良说:“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就在这段文字中间还有一个句子“当是时,项王在鸿门下,沛公军霸上,相去四十里。”一会说“二十里”,一会说“四十里”,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怎么回事?我告诉学生,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过刘邦临走之前做了三件事,其中之一就是选择逃跑的随从、路线以及逃跑的方式,你注意了没有?刘邦是以怎样的方式逃跑的,为何要以这样的方式逃跑?学生意识到文中句子“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这个“间”字,原意是间隙、缝隙,引申指小路、小道、羊肠小道,句中用作状语,翻译为“从小路行走(逃跑)”,既是抄小路走,那自然会近便得多,缩短大路四十里为小路二十里,所以,文中四十里与二十里分别指称大、小道路,并不矛盾。同学提出这个问题,表明读书的时候,既很细心,又很粗心。说细心,是因为发现了前后不同的关键数字,说粗心是因为没有前后联系起来思考。这启示我们,分析问题,一定要联系语境,钩前连后,综合思考。不可孤立、静止地看问题。学生似有所悟,猛然点头。

其实,在给学生讲解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倒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司马迁在描述刘邦言语的时候是不是有点问题?你想想,刘邦与随从从小路逃跑,刘邦骑马,随从步随,穿山走林,坎坷难行,二十里路至少要耗费一个小时,张良估计这个时间过去以后才进帐替刘邦辞别请罪,沛公离席的理由是“起如厕”,一去不回,耗时一个小时,这不合情理,怎么不引起项王、范增的怀疑呢?一旦怀疑,势必派遣军队追逐?刘邦难逃一劫啊。虽然沛公一行走的是小道,但是,从鸿门出发,哪条小道项王、范增不熟悉呢?他们完全可以大道、小路兵分两路追击,刘邦在劫难逃啊。司马迁此处当然是想以此细节描写凸显刘邦精明干练,思虑周密的性格,但是,与生活情理不太吻合,是为破绽。

同样,《鸿门宴》中还有一些破绽。比如,描写范增屡次示意项王除掉沛公的细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我承认司马迁描写的三个细节“数目项王”“举玉玦”“示之者三”,均是为了刻绘人物形象服务。范增一而再,再而三地示意项王,表明他执意要除掉沛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深层来看,他意识到天下诸侯,将来有能力与项王争夺天下的人只有沛公,现在必须抓住时机除掉沛公,一旦放虎归山,必将留下后患。但是,这些细节描写又有点奇怪荒唐。想想看,大庭广众之下,觥筹交错之间,你多次挤眉弄眼对一个人使眼色,多次举起身上佩带的玉饰,这不很唐突,很怪异吗?当然会引发现场人员的惊奇和怀疑,刘邦与张良自然会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甚至会早想办法早做行动,以免招致灾难。正常情况是,范增与项羽有约在先,酒席之上,酣饮之时,趁人不备,范增以眼色示意项王,举玉玦为暗号,提醒项王下令刀斧手击杀刘邦。范增不会屡次示意,不会屡次举玉玦,不会做出怪异动作、神态。从这个意义上看,“数目项王”念“shuò”不妥当,念作“shù”,理解为几次、多次,比念“shuò”理解为屡次、多次好一些,更接近生活的常情常理。

再如,“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学生提出疑问,刘邦将错误策略归咎于鲰生,这是真话还是假话?为什么?刘邦此言,有两种可能,一是真话,的确有这么一个人曾经劝说刘邦“距关”称王;一是假话,没有这个人,刘邦杜撰这么一个人来推脱责任,这表明刘邦奸诈、狡猾,即便在非常理解他的张良面前,他也要耍花招,也要推责任,护面子。两种理解,笔者倾向于第二种理解。现在问题是“鲰生”这个人仅仅出现一次,再无后文,去向不知。相对而言,曹无伤其人告密项王,后来被沛公诛杀,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前呼后应,首尾圆合。《荆轲刺秦王》也写到两个人,一个是秦武阳,十二岁杀人,众人不敢正眼看他,被选作荆轲的助手。后来,他随荆轲赴秦,被秦国的盛大庄严、非同寻常的阵势所吓到,震惊失色,惶恐不安。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另一个人,文中借荆轲之口提了一句,“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前面也有交代,“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这个远方的朋友后来没有出现,也是去向不知,音讯杳无。前面有叙述,后面无呼应。让人无迹可寻,一头雾水。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一个疏忽,一次败笔。契诃夫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在小说的前面某一章写墙上挂着一杆猎枪,那么,你一定要在小说的后面写道有人使用这杆猎枪。故事情节的展开,一向遵循前呼后应、首尾圆合的规则。以此看来,《鸿门宴》中安排鲰生出场,后面毫无内容呼应,这不能不说是一处败笔。

再如,项伯在张良的引荐之下,入见沛公,文中描写这样一个细节“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沛公为了拉拢项伯,提出两家结为儿女亲家,项伯没有拒绝,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是答应了沛公的要求。这个细节,很唐突,文中找不到合理的依据。“婚姻”指儿女亲家,这就要求亲家双方,一方有千金,一方有公子。上下文并没有交代项伯和刘邦各自家庭生男生女的情况。沛公没有从张良处了解到项伯的子女情况,项伯也没有过问沛公子女情况。何谈儿女结为儿女亲家呢?关于项伯与沛公的关系,文中只有一个情节:沛公问张良,项伯和你相比,你们两个谁年长一点,谁年少一点;张良回答沛公,项伯比我稍微年长一点。沛公得知这种情况,当机决定,“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帮我喊他进来,我得要以对待兄长的礼节来对待他(或者说,我要与他结拜兄弟)。请注意沛公的想法只是结为兄弟。后面突然改变为“约为婚姻”,的确前后矛盾,而且“婚姻”之约于文无据,与生活常情常理不合。哪有不认识的两个人,一见面,询问一下年纪大小,就贸然结为儿女亲家的?如此看来,司马迁此处描写考虑欠周到。

笔者尝试将“婚姻”理解为兄弟,理由有二,一是与上文“吾得兄事之”保持一致。二是古老《诗经》里面有这样的句子“燕尔新婚,如兄如弟”,意思是说两个年轻人新婚恩爱甜美,如胶似漆,感情就像兄弟一样。换句话说,男女婚配,如同兄弟。稍作引申,巧用引用、借代,此处是不是也可以用“婚姻”来代指“兄弟”呢,我看是可以的。举一个例子,鲁迅的小说《故乡》描写杨二嫂的出场:“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是“我”初次见到杨二嫂留下的印象,称呼她为“圆规”,极言其瘦,活像圆规。后来,文章又写杨二嫂,“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三个“圆规”,第一个“圆规”是比喻中的明喻(杨二嫂像瘦脚伶仃的圆规),第二、第三两个“圆规”是借喻,三个“圆规”均是指杨二嫂。称呼杨二嫂为“圆规”,其间存在这样一个逻辑类比,先说杨二嫂像“圆规”,再从中挑出“圆规”一词来直接称呼杨二嫂。即借助语境前后制约的关系,读者自然知晓后文直接称呼的“圆规”就是指杨二嫂。同样,在“燕尔新婚,如兄如弟”之中,先说新婚夫妇感情亲切和睦,就像兄弟一样,从中亦可挑出“兄弟”一词来称呼新婚夫妇(亦即婚姻)。

《鸿门宴》中刻绘项羽性格,似乎太过简单,太过天真,类同木偶,听人摆布,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令人怀疑其人性格的真实性与单一性。沛公左司马曹无伤派人禀报项羽,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一听勃然大怒,当机立断,明日犒劳将士,击破沛公军队。他完全相信曹无伤的话,没有思考,不做深究,缺乏一个将帅应有的警惕与慎重。曹无伤的情报是真是假,曹无伤为何向他通报沛公的政治野心,他没有征求谋士范增的意见,他也没有派人前去侦查一下沛公那边的军情,一个人做主,一个人决断。头脑之简单,决策之干脆,令人惊诧。

项伯私见张良,应约会见沛公,被沛公笼络,深更半夜又回到项羽军营,向项羽禀报沛公的心意,替沛公说话,建议项王好好对待沛公。按照常情常理,项羽应该对这件事情高度敏感,心生疑虑。你从哪里来,为什么这个时间来见我,为何知道刘邦的情况,为何帮刘邦说话,你和刘邦又是怎样的关系,你到底做了什么事情,……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里面疑问多多,大有奥秘。可是项羽没有思考,没有追问,没有怀疑,也没有任何警惕,他完全相信项伯的话,接受了项伯的建议。司马迁写项羽的反应就两个字“许诺”,何等干脆,何等简单。谁说有理就相信谁,从不思考对方一番言辞是真是假,是好是歹。

鸿门宴之前,沛公拜见项羽,假心假意道歉,花言巧语骗人,“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羽却毫无觉察,反而冰释前嫌,轻易相信沛公,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进而留饮沛公。项羽直言,你的左司马曹无伤挑起了我们之间的矛盾,如果不是他一番言语,我怎么会如此对待你呢?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之间本无矛盾,纯属小人惹是生非,挑拨离间,这表明他完全接受了沛公的一番虚情假意的道歉。按理说,刘邦是与他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对于刘邦的话,不管怎样甜言蜜语,不管怎样惺惺作态,他都应该保持起码的警惕与敏感,都应该研判一下刘邦的动机与实质,但是,我们却看到,项羽不思不疑,无忧无虑,刘邦如何说,他就如何信。还有酒宴进行之时,范增使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舞剑,翼蔽沛公,两个人打得不可开交,热闹非凡。所有的人都知道两个人舞剑的目的,只有项羽一个人不知道,蒙在鼓里,置身事外,静观热闹。项庄请示他的时候,他就说了一个字“诺”,好简单,好爽快。他根本不知道背后的阴谋与危险。项羽的智商似乎比酒宴上所有的人都低。

樊哙闯帐一节,项羽因为欣赏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这位大英雄,竟然忘记了敌我矛盾,生死冲突,赞曰“壮士”,先后赐酒、赐肉、赐坐,满心敬意,无比赞赏,惺惺相惜,无以复加。就连樊哙一番貌似理直气壮、实则别有用心的指斥,项羽也是心服口服,无以应答,完全没有想想樊哙何以会说这番话,完全没有一言半辞来辩白一下自己的行为。作为主帅,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时,遭受敌方武将的指责、斥骂,毫无还手之力,毫无回应之辞,可谓丢尽脸面,威风扫地!项羽简单、率真,几乎接近木讷、愚笨,几乎类似儿童、竖子!我们想问,真有这样的主帅?这是历史上的项王的性格吗?樊哙闯帐,怒斥项王,沛公意识到事态严重,处境危险,借口上厕所开溜,不忘叫出张良。此等行为,理应引起项羽的怀疑与戒备,至少应该派人陪同,密切监视,或者当面嘱咐沛公两句,稍后再喝酒。可是,我们看到,司马迁惜墨如金,不写一字。这暗示项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完全不把这事情放在眼里。也许他觉得,以他项王的强大,天下诸侯都得臣服,一个小小的沛公又敢怎样?不屑一顾,不在话下。再或者,他认为,自己光明正大,胸怀磊落,想必沛公也应如此,明人不做暗事,大丈夫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行为,为人不齿。可是,即便如此,还是简单,还是天真,还是毫无头脑。有个时候,甚至让人感觉到,项羽简直就是一个愚笨、机械的木偶。

故事的结局是,沛公不辞而别,中场开溜,托付张良奉献两件礼物,向项王与范增赔礼道歉。范增接到礼物,是“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还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恼羞成怒,气急败坏。项王接到礼物,是“受璧”“置之坐上”,不言不语,不怒不骂,表现得平静淡定,稀松平常,似乎沛公逃跑,与他无关,沛公送礼,并无不妥。与范增相比,项王考虑得远没有那么复杂,甚至他根本就没有想到沛公会成为他争霸天下的隐患。

全文来看,项羽性格当然异常鲜明,但是,司马迁对于项羽的描写,太多的许诺,太多的不语,太多的无视,太多的粗率,又给人一种印象,项羽似乎就是一架机器,一副木偶,一个孩童。他只会欣赏与他性格类似的人,敌我不分,糊里糊涂;他只迷信武力,只相信自己,听不进任何一个人的意见;他只以自己的眼光与标准去看人看事,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此简单、纯粹,如此粗率、草莽,如此缺乏思考,没有戒备,这与一个主帅的性格似乎不太吻合,这肯定与历史上的项羽的性格不吻合,这肯定与生活真实有一定的距离。当然,大胆推测一下,司马迁记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更多是以文学的眼光来审视,更多是想凸显他所欣赏的某一些英雄元素。刻意地简化处理人物,刻意地突出英雄品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想要寄托作者的某一种人格理想。这是可以理解的。

忠勇威智赞樊哙

“樊哙闯帐”是《鸿门宴》中一个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片段,太史公用如椽巨笔,饱蘸激情,四方着墨,八面铺彩,为我们刻绘了一个忠勇神武、足智多谋的英雄好汉的形象。捧读原文,悬想情境,依循思路,剖析文心,不难发现,司马迁于刀光剑影之下隐藏赤胆忠心之志,于从容平静当中满蓄击节叹赏之情。具体而言,我以为太史公对其心目中的英雄樊哙钦赞有五:

一赞其忠。鸿门宴上杀气腾腾,危机四伏,刘邦命悬一线,张良趋出告急,然而未等张良开口,樊哙已从其匆匆步履中窥知鸿门宴上已是剑拔弩张,险象环生,焦急关切之情不由冲口而出:“今日之事何如?”没有寒喧,没有客套,有的是一份忧虑,一种机警,一颗赤胆忠心。当得知“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时,樊哙迫不及待请命:“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寥寥十字,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其势之迫,其性之急,其情之切,足见樊哙与主公生死与共、患难同当的君臣之义。平淡、简洁的两句话凸显了樊哙急人(主公)所急,忧人所忧,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耿耿忠心。

二赞其勇。心急如焚闯军帐,奋不顾身救主公。军营帷帐之内,主帅宴饮之时,肯定是重兵把守,层层设防,卫士交戟,刀剑如林。可是,十万火急之际,生死存亡之时,樊哙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闯龙潭入虎穴,也在所不辞,义无返顾。只见他“带剑拥盾”,侧盾冲撞,一路闯去,所向无敌。“卫士仆地”,“欲止不内”,可见酒宴布控严密,戒备森严,犹如铜墙铁壁一般令人望而却步,又从侧面烘托出樊哙单枪匹马勇闯军帐的强悍骁勇。三句话,三个动作,或正面,或侧面,勾画出樊哙横冲直撞,粗豪威猛的勇武形象。

三赞其威。“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几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漫画的笔调,描神绘态,神韵十足,气势充沛。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樊哙的形象:火冒三丈,怒目圆瞪,热血沸腾,情绪亢奋,直视项王,咄咄逼人,怒发冲冠,忍无可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完全是一个眼露凶光,面带杀气,威震敌胆,怒杀万夫的彪形大汉。他的威猛,他的霸气,他的凛然无畏,他的气吞万夫,被太史公刻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四赞其壮。樊哙带剑拥盾,直闯军帐,说轻点是莽撞无礼的举动,说重点是武装挑衅的行为,项羽对此却不怒不责,反而一再称其为“壮士”,还赐酒,赐肉,赐坐,这种反常的表现,一者见出项王糊里糊涂,敌我不分;二者见出项王坦荡直率,光明磊落。他看重的不是不共戴天,铲除异己,而是粗豪勇武,坦率直爽,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好汉,他怎么能不对眼前这位突如其来的力敌千钧、气雄万夫的壮士钦羡有加呢?项羽的钦羡、赞赏从侧面烘托出樊哙的威武豪壮、霸气逼人。有意思的是,文中还写了一个樊哙吃肉的细节。“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羽赏赐给他的是一大块半生不熟的猪腿,樊哙当即倒扣盾牌,放下猪腿,拔出宝剑,把猪腿切成几块,几下功夫,狼吞虎咽,“消灭”得干干净净。如此粗豪勇猛,如此干脆直爽,怎么能不让胸无城府同样直率爽快的项羽深深佩服呢?

五赞其智。樊哙不仅仅是一个忠勇可嘉、威壮可赞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干练、能言善辩的智士。这一点从他义责项羽的一番慷慨陈辞当中可以看得出来。樊哙喝酒壮胆,借酒发威,吃肉壮志,志在必得。他瞅准时机,巧妙发难,一番理直气壮、滴水不漏的陈辞让项羽心服口服,无言以对。先数暴秦之罪,“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虎狼之心,残暴至极,天人共愤,实则暗指项羽杀人如麻、血腥发家的累累罪恶。再忆怀王之约,夸沛公之功,“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暗指项羽背信弃义,平庸无能。次表沛公之德:“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刘邦约法三章,自律律人,雍容大度,知恩图报,映射项羽目光短浅,气量狭小。最后假以推心置腹之语,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前硬后软,引君入瓮,最终满足了项羽沽名钓誉之心,刚愎自用之志,彻底摧毁了他“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那份怒火和霸气。

一番皇皇大论,几度欲擒故纵。寓假于真,藏虚于实,貌似理直气壮、推心置腹,实则一派谎言、混淆视听。说者信口雌黄却能滴水不漏,以假乱真却能瞒天过海;攻心战术,旁敲侧击,句句中的,字字含刺,真是说者见智不见仁,听者沽名且钓誉。慷慨陈辞之中有隐喻,有引用,有伪饰,有托辞,思虑周密,论辩有力,足见樊哙反应之机敏,胸怀之韬略,头脑之机巧,语言之精彩。

综上所析,我们不难看出司马迁用少而又少的文字描绘了“樊哙闯帐”这一精彩片断,又用精而又精的笔墨描绘了武士樊哙的言行举止,然而,透过这些简洁精练的笔光墨影,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血肉丰满、神气活现的英雄形象,他竭尽忠智,威而有胆,勇而有谋,实在值得司马迁,也值得千秋万代的人们为之高歌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