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道德经》“众妙之门-无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事物是美的,就显露了丑的东西。天下都知道善的事物是善的,就显露了恶的东西。所以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相互对立而充实,音和声相互对立而协调,前和后相互对立而追随。这是万物不变的规律。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去对待事物,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于天地施为却不施加自己的意志,功成业就而不以此自居。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损耗。作而弗始: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诗·大雅·緜》,始就是谋的意思这里我们分作两个部分来看呈象,析象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个是把客观的象呈现给我们看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个是进行分析和总结天下人知道美,就显现了丑的东西,知道善,就显露了不善的东西美丑,善恶,难易,长短,高下,前后,都是相对的也就是名万物之所以辨别不同而各自有名,成为“万物”,都是因为状态的不同而状态这个东西,是相对出现的它出现的前提,就是“自我意识”对它们的辨别所以有了善恶,难易,长短,高下,前后这些状态举个例子,“物”里的“男”,就是因为田和力的组合显示了男性的状态“石”这个名的出现,也是被认识到“硬”“地”的属性后诞生的所以三生万物,是“我”一朝逢天地,万物各有状态,形成了区别分明的“万物”在我没有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出这些东西的状态之前它们只能算“有”,也就是存在没有高下,软硬,冷热的状态概念这里要注意,道祖将善恶和高下,难易,长短,前后放在一起可以思考一下道家的善恶观,此处不赘述象已呈,析之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所以圣人“无为”思考一下,从前面的象,怎么得出要“无为”的所有“状态”都是相对产生的所以人“为”,一定会有“阻为”的诞生即使人做慈善,也会被一些人抨击质疑,这是常态所以隐名,不争,在“为”的时候顺应大势,而隐匿自己的意志这就是由前面“万态对立”的象,得出“无为”之法的联系再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众妙之门,既是众妙诞生的源头,也就是万物生发的源头也是我们窥见一切奥妙的门户具体理解,可以参照易经,进行对照思考这两章,第一个阐述道祖思想的根基;第二个提供道祖思想根基上衍生而出的独特视角“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三个阐明道祖以“众妙之门”观看世界以后得出的做法——“无为”也是道德经的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