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肯定回答的艺术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希望说服对方,也可以在交谈中尽量不让对方说“不”或不给对方机会说“不”,而让对方说“是”。这种务求得到他人肯定回答的方法,可以让对方否定事情的态度缓和下来,让对方放松警惕,当对方放松警惕或者对抗情绪不是那么强烈的时候,再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则较容易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
关于这一点,奥弗斯特有一个很好的论断,他说:“我们得到他人越多的‘是’,我们就越能为自己的意见争取主动权。推销商品也好,其他一切需要他人信服的事也罢,这一法则都很有效。初步了解他人的需求是这一方法的目的。”他还在他的一本畅销书《有影响的人类行为》中讲述了一则关于一个书商的故事来说明这种“获得肯定回答的艺术”。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书商走上一级台阶,穿过一扇半掩的门,看见了屋里的女主人。如果他不太聪明的话,他会直接问:“你想买一套美丽的故事书给孩子吗?”她肯定会说:“不需要!”然后就用力地把门关上。可是,聪明的推销员是不会以这种方式开始与他人谈话的。他说:“太太,你有一位少爷和一位小姐在学校读书吧?”“是啊。”女主人回答。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书商已经接近了女主人。虽然,他不一定能从太太这里拿到什么订单,可是,至少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其实,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当我们嘴上说“是”或者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实际上已经开始和对方靠拢了,我们的对抗情绪已不再那么强烈,甚至有时候会在心里帮助对方来说服自己,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或出于同情,或出于关心,或者是由于我们自己太善良的缘故。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觉得自己明白事理,当别人的建议或话语符合情理或逻辑时,人们通常不会去破坏自己的“形象”,而以肯定的答案来回复对方,而聪明的人则会让人们尽量回答“是”。
一个小女孩偶然间看到电视上的一个钢琴家在弹钢琴,她觉得那感觉简直美极了。回到家后,她告诉父母说她也想弹钢琴,父母认为女儿有这个兴趣,并主动要求学习,非常高兴。小女孩的爸爸就对小女孩说:“爸爸支持你学钢琴,但是你要答应爸爸要好好学,好吗?”小女孩开心地说:“嗯!我一定会好好学的。”但是,事情总是想象起来很美好,实际做起来却是很枯燥的,小女孩很快就厌烦了枯燥的练琴课。一次,小女孩的妈妈送小女孩去上课的时候,小女孩哭闹着说不想去了,她的爸爸过来对她说:“学钢琴很枯燥对不对?”小女孩点点头说:“嗯!”小女孩的爸爸接着说:“那你说钢琴老师弹得很好听是不是?”小女孩又点点头说:“是。”小女孩的爸爸接着说:“你想不想跟老师弹得一样好听啊?”小女孩又点点头说:“想。”然后又说:“爸爸,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学习的。”
小女孩的爸爸并没有采用直接斥责孩子的方式逼孩子去学钢琴,而是采用一步步诱导的方式,让小女孩在肯定的答复中,一步步想起自己最初想学钢琴的理由,并激发小女孩的自尊心,让她自己主动愿意去上钢琴课。
很多公司在培训销售人员的时候,培训师都会提到一种比较大胆的营销方法—“苏格拉底问答法”。这种方法,就是让销售人员在面对顾客的时候,从一开始便造成对方肯定、同意的心态,只问对方只能以“是”回答的问题,如此继续下去对方的心会朝着销售人员指引的方向前进,一旦方向确定了,对方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你走了。
有个电器公司的业务员碰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位购买电动机的顾客,不久前到公司来抗议说:“你们的电动机太烫了,连碰都不能碰!”跟着顾客到工厂一探究竟的业务员看过后说:“既然如此,我不能再要求你继续订购本公司的产品,你当然应该选购质量监督局所订的热度标准以下的电动机才是。”
“是的。”
“根据质量监督局的标准,电动机的温度可高过室温达华氏72度。”
“是的。”
“那么,工厂的室温是多少呢?”
“75度左右吧!”
“75度加72度等于147度喽!这么髙温的水,手放进之后,一定会感觉很烫对不对?”
“是的。”
“那么,使用电动机时必须注意,手不要去碰触电动机,否则一定会烫伤。”
顾客觉得业务员说得有道理,于是决定继续订购他们的产品。
当人们在采取拒绝的态度时,人的神经就会紧张起来,态度也会变得僵硬起来,一旦对方的问题能够让自己以正面的态度回应,也就是可以回答“是”时,人们紧绷的神经就会放松下来,此时人们通常会失去戒备心,当别人再提出请求时,人们就会比较容易被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