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残酷进化史:适者生存,让我们都成了不完美的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并非进化最终端的物种

图3-2的系统树1与系统树2表示的是相同的系统关系,可给人的印象却相差甚远。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系统树1那样的排列,往往将人类放在最后,很容易给人一种“人类是最优秀的生物”的观感。

但是,要说适应陆地生活的话,或许系统树2的图示更简明易懂。从系统树2的图示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除了蜥蜴和鸡以外,人类也适应陆地生活。根据这个图示,鸡的进化排列在最后,也很容易给人一种“鸡是最优秀的生物”的印象。

当然,进化的最终物种既不是人类也不是鸡。鲤鱼、青蛙、人类、狗、蜥蜴、鸡都是现存物种,都是历经大约40亿年漫长岁月进化而来的物种。

从适应陆地生活这一点来看,系统树2中最为优秀的物种当属蜥蜴和鸡;然而从适应水中生活这一点来看,顺序就完全不一样了——最优秀的是鲤鱼,最差劲的反而是蜥蜴和鸡;但是,如果从奔跑速度快这一点来看的话,最优秀的物种却成了狗。

这是必然的,当我们根据不同的“优点”来考虑,每一种生物的排列顺序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不论任何时候,都不存在最优秀的物种。这种说法也同样适用于脑容量大的生物。

例如,脑袋大的生物很容易肚子饿,这是因为大脑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的器官。虽然我们人类的大脑重量仅占体重的2%,但消耗的能量却占整个身体消耗能量的20%到25%。

因为脑袋大,需要不断吸取能量,所以必须摄入很多食物。若是发生了饥荒,没有足够的农作物作为食物,那么脑袋大的人可能会因此饿死。所以,当处于缺乏食物的环境中时,脑袋小反而成了“优点”。

“因为条件A,所以才优秀”常常意味着“处于条件B的时候,反而落入下风”。理论上来说,不存在处于任何条件时都十分优秀的生物。虽然生物是为了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才进化的,但并非绝对是向着更优秀方面进步的,因为进化并不等于进步。

可是,人们总喜欢下意识地认为进化就是进步。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问世之前,大家都认为生物是在进步的。不仅是拉马克,就连英国的罗伯特·钱伯斯5和赫伯特·斯宾塞6也是这样认为的。这些人都认为进化就是进步。他们虽然不承认伟大的“存在之链”,但对从下至上的排列顺序还是认可的,认为生物是按着顺序,通过进化一步步向更先进的方向前进。

160多年前,达尔文明确指出,进化并非进步。尽管如此,现在的许多人仍然怀着和伟大的“存在之链”类似的人类至上观点。至今在出版的一些书中,其主旨依然把人类当作特权阶级,就是一个明证。

造成这种结论的理由之一,便是大多时候人类被画在系统树最顶端。但是,像图3-2的系统树1和系统树2,即便生物的顺序发生了变化,系统树所表示的系统关系也不会发生变化。


1 作者在这里指的是金鱼和鲤鱼的鳔,它们都是鲤形目的物种,它们的鳔通过一根鳔管连通食道,通过吞咽空气就可以给鳔充气,并且辅助呼吸。而鳔与肺在进化上是同源器官。

2 志留纪(Silurian Period,符号S)是地质时代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44亿年前,结束于4.19亿年前。

3 泥盆纪(Devonian Period,符号D)是地质时代古生代的第四个纪。

4 让-巴蒂斯特·拉马克: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他还是一个分类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é,1707—1778)的继承人。他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1809年发表了《动物哲学》(Philosophie zoologique,亦译作《动物学哲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理论,即通常所称的拉马克学说。书中提出了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两个法则,并认为这既是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又是适应环境的过程。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曾多次引用拉马克的著作。主要著作有《法国全境植物志》《无脊椎动物的系统》《动物哲学》等。

5 罗伯特·钱伯斯(Robert Chambers, 1802—1871):苏格兰出版商,以作品《创造物博物学的遗迹》闻名。

6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他是为人共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提出一套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斯宾塞把哲学视为具体科学的基本原理的总结,是取代中世纪“神学大全”的“科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