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岁月以文明:新石器时代,一万年前的科技飞跃

距今1万年前左右,既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也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阶段,人类各个群落的科技文明开始先后进化。最典型的是出现了农业,能制作比较精致的石器和陶器,这三项堪称新石器时代三大技能。
传说,农耕、农具、陶器统统都是炎帝神农氏一个人发明的。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农业活动。比如,7000年前到9000年前的河南郑州裴李岗、余姚河姆渡、河南舞阳贾湖等地,都是目前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农业文明遗址。

农耕遗址中发现了先民们使用的各种农具实物,主要是石头、木头、骨头制作的。比如,打磨得较为精细的石斧、石头铲子,还有用鹿角做成的耕田工具,大概是原始人的锄头。

自从人们开始刀耕火种、开荒种地,就再也不用只靠上蹿下跳、摘野果追野兽为生了。
神农氏的部落可能是最初擅长农耕的。人们都将其归功于一个人——神农氏。

顾名思义,神农氏就是农业之神。神农氏也是炎黄二帝中的炎帝。
炎,就是火。这位农业部落首领之所以能得到炎帝的称号,或许也与他的部落最先推广实施的刀耕火种有关系。

Tips
更多炎帝故事请看胖乐胖乐《漫画半小时中华上下五千年》。
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古代黄河流域的先民培育了粟,就是今天所说的谷子,黄河流域也成为世界粟种植的发源地。
长江流域培育了稻,是亚洲种植稻的起源地之一。根据裴李岗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早在8000年前,稻就传入了中原地区。
稻谷看似是一个词,但其实稻和谷是两个物种。

Tips
稻指水稻,脱壳去糠后即为大米。谷指谷子,去皮后俗称小米。
种植培育稻谷的行为,是对植物的驯化。
先民们还对动物进行驯化和人工养殖,比如,中原的大象。
中原作为华夏主要文明发源地,在上古时期气候非常温暖,大象很常见。

在4000年前到5000年前的尧舜禹时代,先民们就已经驯养大象了。山西曾经出土了金朝制作的大禹耕田砖雕,上面刻画大禹驾驭好几头大象而非耕牛为他耕田。
大象也是战争好伙伴。战马见了大象都得吓瘫。

Tips
传说大禹划分华夏为九州,河南为豫州,豫就是大象,代指这个有大象的地方。
除了大象,人们还饲养了牛羊马猪狗鸡,所谓的六畜兴旺,就是指这六种动物。
从新石器时代,经历了漫长的驯化,人类生活里才有了“萌宠”的存在,也发展出了早期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

制陶技术是新石器时代的黑科技。人们偶然发现,黏土经过火烧之后,不漏水,更坚硬,于是人们利用这项技术塑造出不同的造型,再加上另外一个高科技:颜料,上色、画上花纹,做成彩陶器皿。比如,仰韶文化出土的人面彩陶瓶子,不仅实用,而且具有艺术价值。这是人类有意识进行人工改变天然物质性质的第一步。


新石器时代的先民还开始养蚕、纺织,有真正的衣服穿了。
三皇五帝之一的尧,冬天穿皮草,夏天穿葛布衣服,根据考古证据推断,应该就在4000年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服饰和纺织的发展,都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Tips
人文历史角度解读,请看胖乐胖乐《漫画半小时中华上下五千年》。
先民们也脱离了洞穴生活,学会了盖房子、搞工程,包括大型水利工程。神话传说的大禹治水,应该是当时真实发生的大洪水背景下的大型水利工程。或许也和《圣经》里诺亚方舟处于同一时期。
这类工程极大地推动了先民的交通、测绘、运输等多种科技大发展。

上古时期的生产生活,也令中国成为最早拥有发达数学知识和十进制的地方。
传说中的伏羲八卦、河图洛书,虽然充满了玄学色彩,但八卦、河图、洛书确实是中国古代算术的重要起源。
这也同时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祭天、看天象成为一门重要而神秘的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