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安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警务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实现路径

为确保警务现代化由理论构思变成实践行动,苏州市公安局制定、实施、监测和完善了包含6大类、23个大项、50个子项的警务现代化指标体系,明晰了警务现代化的标准要求、责任分工、实施步骤以及实现路径,初步形成了警务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一)坚持服务管理人本化

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民满意,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警务现代化同样如此。尤其在服务管理中要更加突出人本化导向,主要表现在警民沟通、警务公开、为民服务、案件防范等多个方面。考虑到当前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在指标选取上重点突出网上服务。在苏州警务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综合选取群众对社区民警的知晓率、警民恳谈的社区覆盖率、官方微博“粉丝”总量占全市网民数的比重、民意及时处理反馈率等指标来衡量警民沟通能力;选取公安政务网上公开率、执法办案流程网上告知率等指标来衡量警务公开能力;选取行政许可服务网上办理项目数占行政许可服务事项总数的比重、网上全流程办事项目数占可全流程办理项目数的比重、居住证社会应用相关部门信息关联率等指标来衡量服务民生能力;选取可防性案件万人发案数、污染环境及危害食药品安全犯罪查处率等指标来衡量保障民生能力;选取执法服务群众满意率、执法办案网上告知率、轻微刑事犯罪案件侦查阶段刑事和解成功办理率等指标来衡量执法为民能力。

在实现路径上,以“五度”考核体系为抓手,深入推进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机制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进一步完善警民恳谈机制,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面对面”恳谈,又不断创新形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新型平台载体,开展“键对键”恳谈,扩大恳谈群体,并将每月“警民恳谈日”所在周定为“警营开放周”,把社会各界请进警营,展示公安、宣传公安,深入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启动运行新闻中心,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满足百姓需求。进一步健全民意处理反馈工作机制,依托信息化优势,建立民意处理反馈网上平台,统一将民情民意进行整合汇总,实行网上受理、网上登记、网上流转、网上反馈、网上监督,保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进一步加强网上公安建设,不断提升网上办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逐步加大网上全流程办事项目的比重,着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进一步深化警务公开,办事项目网上公开,执法办案网上告知,保障群众知情权,增强公安执法公信力。进一步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进一步关注民生案件,将工作着力点放在群众少受不法侵害上,花大力气控制可防性案件,提升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完成居住证换发任务,会同政府相关部门强化居住证社会功能的开发应用,提升流动人口市民化服务水平。

(二)坚持警务运作集约化

警务运作集约化,更多强调的是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机制建设为主导,通过信息战、合成战、专业战,努力提升警务运作效能,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改变传统警务对人力、物力的过度依赖,转变原来拼体力、拼消耗的粗放模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情报主导警务,精确制导、合成作战,推动警务工作深度转型发展。警务运作集约化主要表现在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水平、专业队实战水平、快速反应机制建设水平以及合成作战水平等方面。在苏州警务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综合选取群体性事件的预警率、钝化率、研判指令及时办结率等指标来反映情报主导警务水平;选取专业队破案的占比、合成侦查破案占比等指标来反映专业战、合成战水平;选取联合指挥应急响应有效处置率指标来反映应急反应机制建设水平。

在实现路径上,以深化“四做”警务策略为着力点,充分发挥信息化引擎作用,推进警务工作集约化、精细化、高效化。深化“大平台”、警用地理信息(PGIS)、监控图像联网应用等系统建设,着力推动基础平台、情报平台与各警种专业系统的有机对接,实现情报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一体应用,为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夯实基础。加快健全完善情报研判联动处置机制,规范情报研判与行动处置联动运作流程,进一步明确细化情报中心、合成侦查队、专业警种和基层派出所的职责任务,加强不同警种部门之间协作联动,做到研判预警准确、处置管控到位、侦查布控有力。健全完善联合指挥机制建设,各相关专业警种进驻指挥中心,集中办公、常态化运作,实现扁平化、点对点指挥,提高应急指挥、联动处置的效能。健全完善合成作战机制。依托联合指挥机制,在现有合成侦查、合成反恐等基础上,打破各警种各自为战的传统,探索实行全天候合成运作机制,提高对大要案、重大警情事件的合成处置、快速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专业队建设,充分发挥维稳处突、侦查破案的主体作用,提升公安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三)坚持警务执法规范化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全面部署,公安机关是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警务现代化中必然要把法治作为重要内容。同时,在省市两级现代化指标体系中,也都专门设置了法治建设满意度指标,这表明了法治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对警务现代化而言,法治建设重点就是要严格规范执法,严格依法履职。警务执法规范化建设主要体现在规范警务流程、改善执法环境以及提升民警执法水平等方面。在苏州警务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综合选取警务流程再造工程覆盖率、警情与案件网上规范流转率等指标反映警务执法流程规范情况;选取执法单位标准化建设覆盖率指标反映执法环境改善;选取行政案件处理结果改变率、国家赔偿发生率以及涉法信访有效投诉率等指标来反映警务执法质量。

在实现路径上,以警务流程再造为依托,不断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对警务工作的操作过程和警务活动的组织管理过程进行优化改进,全面推进信息网上录入、业务网上流转、监督网上实施以及考核结果网上生成,实现业务流、信息流、管理流“三流融合”,通过强化对关键节点的控制和考核,确保警务执法活动严格规范,提升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加强执法主体建设,以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和信息化考试为牵引,不断强化全警执法教育培训,加快探索执法实战培训、网上在线指导、出庭作证应诉等教育培训新模式,健全网上学法积分管理,鼓励民警参加司法考试,严格落实奖励制度,激励民警不断提升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先后出台《苏州市公安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苏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办案单位主办民警工作的意见》,确保有章可循。严格落实上级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深入推进执法办案场所硬件建设和亲民便民服务软环境建设,改善执法环境。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坚持专业人员监督与依靠网络技术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专业执法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并建立两层四级、覆盖全市执法所队的法制员队伍,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堵塞执法漏洞。全面推广网上执法告知,以公开促公正。健全执法岗位责任制、执法过错追究制和执法质量终身负责制,切实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倒逼民警规范执法。完善执法办案咨询组议事规则,充分发挥执法办案咨询组作用,协助解决执法办案中的疑难问题,带动和促进全局执法办案水平的提升。

(四)坚持警务手段科技化

科技化是警务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特征。离开科技,现代化就无从谈起。必须把科技建设与应用摆到重要位置,通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和联合研发能力,加快推进警务手段科技化进程,为公安工作深度转型提供支撑。特别是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警务手段科技化尤其要突出表现在对海量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对公安数据的质量监管以及智能警务的广泛应用等方面。为此,综合选取科技经费投入占当年公安固定资产投入的比重指标反映科技投入建设水平;选取基础信息采集率、平台数据合格率、智能警务覆盖率等指标来反映公安大数据建设水平;用刑事技术直接破获本地案件占比指标来反映科技手段的实战应用水平。

在实现路径上,以新一轮科技强警建设为切入点,在积极争取更多公安建设经费的同时,切实加大倾斜力度,不断提高科技经费在公安经费支出中的比重。紧紧围绕实战需要,按照业务流、信息流、管理流“三流融合”的思路,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实现科技应用的系统集成、信息集成、手段集成。积极研究和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在公安领域的实践应用,把“云警务”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同时,研发相应智能模型,强化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智能化分析,积极抢占大数据时代的制高点。比如,全面收集各类基础数据、专业数据,为公安大数据建设夯实基础;努力提升各类平台数据质量,确保科技信息化手段高效、精确运行;积极稳步推进智能指挥、智能交通、智能消防等科技建设,为公共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围绕刑侦、网侦等“四大技术支柱”建设,充实完善侦查技术队伍,加大对现实斗争亟需的技术装备和专业人才投入,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在打击犯罪中的巨大威力。

(五)坚持警务工作社会化

警务工作社会化是群众路线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也是解决当前公安机关人少事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警务发展规律看,曾经历了从“专业化”“机械化”向“社会化”转变的发展过程。警务工作社会化强调的是要加强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协作,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多赢共赢。当前,警务工作社会化主要体现在社会信息整合、行业协会建设、联动单位建设以及群防群治建设等方面。为此,选取社会面监控资源利用率指标反映社会信息整合水平;选取社会面监控资源建设联网率指标反映社会资源整合水平;选取公安主管行业协会成员单位占工商注册单位比重指标反映行业协作自治作用发挥情况;选取110警情社会联动单位有效响应率、突出问题联合整治机制作用率以及矛盾纠纷联合调解成功率等指标反映联动机制建设水平;选取万人群防群治力量数、见义勇为表彰人数在实有人口中的占比等指标反映群防群治建设水平;选取重点单位安全防范达标率指标反映单位内部防控水平。

在实现路径上,以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大力加强社会资源整合,不断提升警务工作社会化水平。整合社会人力资源,不断完善社区警务“六联”工作法,充分调动社区综治力量参与社区管理,夯实社会平安稳定的基石。不断完善110警情社会联动机制,把更多单位吸纳至联动范畴,形成处置合力。不断优化突出问题联合整治机制,整合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共同加强社会治理。整合社会监控资源,加快完善科技信息化项目建设归口管理机制,实现统筹规划、系统整合和错位建设,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实施、统一管理维护,实现资源共享、一体应用。依托苏州市人口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应用,不断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健全完善与社保、金融、税务、计生、电信等部门的信息定期交换和安全接入机制,将信息采集触角延伸到更多领域,最大限度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大力发展义警队伍,不断创新群防群治新形式,依靠社会力量解决警力不足的矛盾。加强单位内部防控网建设,提高安全监管力度,确保重点单位、重点目标的安全。

(六)坚持警队管理科学化

“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关键是实现队伍管理科学化,为警务现代化提供人力保障。概括而言,警队管理科学化主要体现在科学用警、科学育警以及科学励警等方面。为此,综合选取“五度”绩效考核覆盖率、“一网考”覆盖率等指标来反映科学评警水平;选取民警教育经费投入占公安公用经费支出的比重、民警年度人均受教育培训天数以及千名民警获得国家认可专业技术资格数等指标衡量科学育警水平;选取警务辅助人员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警营内部意见建议及时处理反馈率、警营和谐度以及民警违法违纪率等指标衡量科学用警水平;选取千名民警创意成果应用数指标反映科学励警。

在实现路径上,按照队伍正规化的要求,围绕打造实战化职业警队的目标,制定完善《苏州公安警营生态建设评估达标体系》,推进以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警营生态体系建设,努力为警务现代化提供队伍保障。进一步推进实施人才工程,建立健全入库人才分级管理、评审定级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警苦练本领、自学成才,力争培育出更多专家能手和岗位标兵,为苏州警务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进一步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在职数不减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警种部门职能归并、机构精简、资源整合,提升警务效能。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完善干部选拔制度,优化选拔任用方式和程序,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监督问责机制,提升队伍执行力。进一步完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把教育训练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着力构建符合实战要求的教育训练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意警务工作机制,尊重和激发民警的首创精神,更加注重创意成果的转化,使创意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战斗力。进一步完善“五度”考核体系,全面推进民警绩效“一网考”工作,不断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形成正确导向,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完善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立法,在法律层面解决制约警辅队伍发展的瓶颈问题,壮大警务现代化建设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