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神炮

荆州府城,新火器坊。

这处火器坊没有建在外城区,而是在东城区(原满城)里就地开辟了一处空宅,实际就是之前发现的萨满堂子。

聂宇也不乱来,只是把里面的萨满巫师都移了出来,也不要他们做民,全都一股脑丢给了惠龄带走。其余杂七杂八的法器供奉,用金银做的就融了变钱,没有金银的就卖了,实在卖不动就扔了。

而后又专门找了和尚道士,在里头又是做法事,又是撒黑狗血,才算变成了现在的汉军火器坊。

不是聂宇迷信,而是城里的工匠害怕,不做法事,他们死活不愿意过来。

很快带着人来至火器坊,果然已经有学徒在门口等候,见到聂宇穿着常服过来,连忙躬身迎道:“拜见大将军……”

聂宇懒得费口舌,直接道:“快带我过去,我看看新大炮铸的怎么样了?”

“请大将军随我来。”那学徒不敢怠慢,引着聂宇往里走。

不多时,就来到一处空院。

这座新火器坊的占地面积很大,连带原来就宽阔的萨满堂子,又把左右两边的围墙砸了,全部合并扩建在了一块。

聂宇一眼便看到,在院子的中央摆放有一尊巨大火炮,当下鼓掌赞道。

“好!好!好啊!”

冯修永也是一脸惊诧:“这便是火器坊最新铸的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是什么,以他原来的身份自然有见过,主要都是从外省调运来,送往湖南战场的火炮。

可在冯修永的印象里,清军用的红衣大炮,那吨位确实够大,但却十分粗糙,或者说他现在才感到清军的火炮很粗糙。

清军的红衣大炮,在他印象中那表面都是坑坑洼洼,布满了细小漏洞,炮管外围为了防止炸膛,还套上了一圈又一圈的铁箍。

然而,现在眼前这门新铸的大炮却是完全不同,不仅炮管长的离谱,表面光滑宛如工艺品,也没有防止炸膛用的铁箍,就连合模缝都找不到。

凑近一看,炮管的管壁也薄的夸张,远比清军红衣大炮的管壁更窄。

按照常规铸炮,管壁越窄,越容易炸膛,因为古代的炼钢技术不过关,铸的炮越大,口径越窄,否则很容易承受不住膛压,导致炸膛。

冯修永忍不住道:“大将军,这炮……”

聂宇却是一摆手:“走,现在拉出城外试试!”

他当然能猜到冯修永想说什么,无非是这门炮完全不满足“红衣大炮”该有的特点,没有铁箍,口径更大,炮管更窄,还光滑无合模缝。

这是当然的,现代工艺出产无缝钢管,就是造一战大炮都完全合格了,更何况是红衣大炮。

而且,这也不是红衣大炮,只是他习惯性取了这个名,真正肯定不是红衣大炮,而是另外一个更耳熟的名字——加农炮。

有特么无缝合金钢管,不整点花活怎么行?

图纸是聂宇提供的,他当然弄不到最新型号的加农炮图纸,但原始加农炮还是能够办到的。

这玩意儿炮管长,射程远,威力和破坏力比红衣大炮大多了,几炮下去就能把城墙干塌了。

唯一缺陷,大概就是只能攻击局部敌人,没法像红衣大炮那样弹跳杀伤。

一群人费力用骡车,把这门长管大炮一路从东城区,挪到了城外空地,又找来两个学徒工充当临时炮手。

炮弹也是特制,用的实心弹,因为开花弹暂时不好解决,炮管不怕炸膛,但炮弹承受不住膛压,该炸还得炸,得用更好的材料。

“传令下去,可以准备开炮了。”

聂宇站在城墙上,手里多出来一副望远镜,正观看不远处操作大炮的学徒工。

“是。”

传令兵快步奔去传令。

身边站了一大票人,有汉军将领,也有大将军府官员,全都对这新大炮颇为好奇,或者说期待。

都已经上了贼船,人均反贼发型,肯定也是希望,汉军能越来越强,哪怕可能还是得被灭,但至少走的远一些,占个一省半省之地,死的没那么籍籍无名也是好的。

彼时的城外。

“大将军有令,可以准备开炮了!”

“好……好的。”

两个学徒工连忙点头,接着慌而不乱,开始给火炮清理弹室,又十分小心往里填装火药,再将最后的特制炮弹塞进去。

留出引信,用于点火。

“预备!”

“再对准点,算了,应该是这个方向。”

“点火!跑!”

两个学徒工费劲摆弄瞄准,实在搬不动,才算作罢,把长引信一点。

而后,撒腿就跑。

这一跑,几乎用尽了这一生最快的速度。

“轰!”

巨大的轰鸣,宛如打雷一般,一发炮弹射出去,连带火炮自身位置都向后退了几步,地面临时挖出的炮台满是龟裂。

远处设下的标靶,是一块不知什么时候就在江边的巨石。

运气很不错,炮弹打的很准,可以说一发入魂。

巨石轰然炸开,带起剧烈的响动,明明站在城墙上,众人都仿佛能感受到那惊天彻地的威力(心理作用)。

冯修永反应迅速,当下跪地伏身山呼。

“臣冯修永恭贺大将军,这红衣大炮铸成,威力比之伪清大炮,有过之而无不及,必能助我汉军今后克城复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

“恭贺大将军,铸得神炮!”

其余人等后知后觉,匆忙跪地伏身拜道。

这次,他们跪地心甘情愿,有了如此大威力的火炮,清军算什么,这天下都未尝不能有着指望。

今日他们是反贼,明日或许就是登阁拜相,开国从龙!

聂宇面无表情放下望远镜,他对这威力不太满意:“果然,还是得要爆炸才行啊……”

“大将军,您说什么?”冯修永一时没听清。

聂宇摇头:“没事,你们先起来吧!这火炮既然能铸了,今后火器坊就开始全力铸新炮吧!炮管的问题不用担心,就让他们按照现在这门炮怎么合铸的来就行,务必要先铸够20门出来,还有火铳的量产也要开始提上日程了。”

有了火炮,自然还要有火铳,必须搞出一支完备的火器化部队出来,才能真正对抗清军,还有未来的列强外国。

聂宇又说:“新军操练,也要开始编入火铳、火炮的操练了,凡是操练火铳、火炮的新兵,待遇可以适当提高,我这里有本书,可以让他们先看着怎么操练,具体待遇细节秘书阁尽快拿出方案来。”

冯修永连忙拱手应道:“秘书阁一定办妥。”

聂宇转而看着军将吩咐道:“何顺安、白楠、陈有年、徐三郎,你们几个这段时日也好生操练,尤其是陈有年、徐三郎,你们俩如今已经做了指挥使,也算军中大将,按照伪清那边的规矩,也算有着官身了。原来你们不识字我不管,但现在不行,正好趁现在不打仗,先跟着白楠、何顺安两个边操练边识字吧!”

陈有年、徐三郎这俩本以为大将军叫自己也有事吩咐,结果没想到吩咐的居然是让他们去学识字。

“大将军,我们俩识不来字啊!”

二人顿时叫苦不跌。

说起来,如今汉军四将里,能识字的居然就两个,其中一个何顺安,识字识的非常勉强,因为他没正儿八经读过书,只是当做伪清的绿营军官,能看懂一些军队常用字。

聂宇笑道:“也不用你们俩完全认识所有,能跟何指挥使一样,都认得一些军队常用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

陈有年依旧不太想学:“大将军,俺老陈……”

“这是军令!”聂宇瞬间严肃道。

得,本来想说话的徐三郎,也不说了。

聂宇又恢复笑容:“呵呵,放心,不要你们白学,只要你们能一个月内,学会军队的常用字,本将军这里有几样神兵送给你们。”

“啊?神兵?”

“也说不上神兵吧!但你们肯定中意。”

这下子,总算把陈有年的话茬子堵住了。

见到何顺安、白楠在偷看自己,聂宇笑道:“你俩帮他们两个认字,神兵也有你们的份。”

“末将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