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与民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宗教的社会影响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是人们的一种思想信仰,从广义上说,当然它也是一种风俗习惯。它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从最初的原始图腾崇拜、万物有灵等原始宗教的形式,到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宗教,无不包含着迷信思想,对人们有着腐蚀和麻醉作用。因此,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今天,印度绝大多数人还深受宗教思想的束缚,从生产到生活,从家庭到社会,都受宗教思想的支配,如前所述,有的民族至今耕地不用犁,因为怕伤了“地神母亲”,不少人坚信“儿子是父母升天的阶梯”,父母无儿则死后不能升天,故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种姓制度森严,高级种姓的人认为低级种姓的人不可接触,否则会玷污了自己,死后不能“解脱”,等等。这样,由于种种宗教思想作祟,他们把自己的手脚紧紧束捆了起来。

列宁说过:“宗教偏见的最深根源是贫穷和愚昧。”印度在历史上历尽沧桑,屡遭异族入侵,印度人民遭受了极大牺牲和苦难,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今天印度宗教气氛很浓,与此不无关系。印度人民要想从宗教思想中“解脱”出来,恐怕首先要考虑如何进一步解决“贫穷和愚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得靠发展生产,改变经济状况,提高科学和文化水平,而不能依靠什么宗教信仰。从印度的实际情况看,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宗教思想一般较轻,城市比农村较轻,文化单位比其他单位要轻。这就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总有一天会走向消亡,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过,我们知道,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产物,它也只能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才能消灭。这一阶段的到来,当然是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不同于一般腐败的社会风俗,强迫命令,无济于事,操之过急,徒费力气。今天,宗教所以在印度存在,除了思想认识的原因外,还有它很深的阶级土壤和社会土壤,看不到它的顽固性和巨大的社会影响是不对的。

印度独立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与文化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宗教思想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消除。印度具有悠久历史和古代文明,旧的影响自然也深,就连一些自称无神论者们在一定的时候,一些宗教思想有时也会反映到头脑中来,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尤其在遇到困难或遭到挫折时也认为神仙有灵,信神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国际影响,信教的人正在逐渐减少,尤其表现在青年身上。这也是个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