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我国各地正积极开展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这是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城乡统筹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一些地方的实践工作已经卓有成效,激发了许多正在衰败和即将自然消亡的历史文化村镇的发展活力,使其得到了保护和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我国尚有一些历史文化村镇仍然正遭遇自然破坏甚至人为损坏,出现了村镇物质空间环境衰败、自然环境与居民生活割裂以及文化传承缺失的现象,一些历史文化村镇正逐渐走向自然衰败和消亡。由于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传承在理论认知、规划方法及管理方面尚缺乏相应的指导,导致具体实践中仅注重经济发展,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而缺乏对历史文脉的科学保护和延续,造成“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的尴尬局面。在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下,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预警、传承和再生发展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1)生产力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产生压力
在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的快速变迁,反映在乡村地区,主要是城镇化进程日益加速。村镇作为城市的辐射地带,原有的人居环境、生态观念、历史风貌、传统价值观、民俗风情及文化等均受到城镇化的深刻影响,逐渐被城镇化渗透,面临着被破坏和异化的局面。
靠近大城市边缘的村镇往往拥有更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更多的区域优势,在交通、产业、经济方面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原来的乡村人口也更容易转移到城市区域去求学、工作、生活,其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由此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村镇的很多年轻人,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生活条件,离开自己的乡村到城市打工、生活,造成历史文化村镇的原住人口减少。原住人口的流失以及外来人口及文化的冲击,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造成不利影响。
很多靠近大城市的历史文化村镇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大都进行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改造,原有的农业生产功能减少,生产空间大大缩小,同时出现了一些工业园区或者乡镇企业。部分乡镇企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影响着自然环境及生态空间。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很多历史文化村镇面临着历史文化风貌丧失、生态功能退化、传统公共空间和功能衰败,逐渐被不断扩张的城市蚕食甚至吞并消亡。
(2)社会变迁中家庭结构的改变使历史文化村镇的建筑空间组合和物质空间形态发生变化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所处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和当时的生产关系,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关系,进而对村镇的聚落形态、建筑空间组合及形态有着深刻的影响。过去以血缘和亲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以及封建社会所讲究的“孝道”“父为子纲”的等级关系,都影响着建筑空间的组合形式和序列特征,例如我国各地历史文化村镇的建筑和院落空间要素所构成的轴线关系,以及“三合院”“四合院”等合院式建筑形式均反映出当时社会关系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家庭结构均发生了变化,过去传统大家庭结构逐渐瓦解,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大多数家庭是由一对夫妻和其子女组成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四口之家的核心家庭,传统社会中的几代人组成的大家庭几乎已经见不到了。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和村镇的空间结构特点可以反映当时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同样,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住宅建筑与院落空间的组合结构也有深刻的影响。随着过去传统大家庭结构的逐渐瓦解,承载着过去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结构的住宅建筑、院落及整个村镇的空间结构也逐渐衰败,空间功能逐渐丧失。比如散落在村镇中的寺庙、祠堂、戏台以及民俗节庆广场等很多公共空间已丧失原有的功能,年久失修,逐渐荒废。承载着过去传统农耕时代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文化、技术水平的物质空间环境,难以适应当今生产力水平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需求。如何在现在新的生产力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使历史文化村镇中传统的物质空间环境得到功能的更新、活化与提升,使历史文化村镇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3)现代乡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改变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需求
在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历史文化村镇的选址、空间结构形态和布局,受自然条件和当时工程技术条件的制约较大。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对当地土壤、土地区位、温度、降水、日照、地貌和水源等自然条件依赖性强。当时的工程技术水平有限,对地形地貌也难以进行较大的改造,在建筑、村镇的选址、布局和建设中深刻地体现了“天人合一”及因地制宜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并且在建筑建造时,往往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自然地貌和气候特点,就地取材,巧妙地利用当地的土、石、木、竹等材料。因此,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形态有丰富的多样性和独特的地域性。但是其建筑质量及相关配套建设的水平相对不高,缺乏卫生、供水、供热、排污、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等。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交通、居住环境等的要求变高。为了满足生活的舒适和便利,人们在采光、隔热、防水、室内环境、厨卫设施等方面追求城市标准,比如需要方便的供暖、洗浴和卫生设施,排水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村镇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更趋城市化、互联网化。很多村镇家庭也拥有了小汽车,这就要求村镇有更便利的道路和交通设施。许多村镇在建筑设计和规划布局上出现了追求城市化的审美取向,甚至出现了“建设性的破坏”,没有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和文化特色。
(4)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认识不足,保护乏力
长期以来,有些地方没有充分意识到历史文化村镇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缺乏对历史文化村镇宝贵价值的全面而充分的认识,只片面地以旅游开发的方式挖掘、利用历史文化村镇的经济价值,缺乏对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社会和艺术等方面价值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许多历史文化村镇的乡土景观、街巷空间、格局风貌、自然生态环境因不断受到风雨侵蚀等,且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和保护,而出现了“自然性破坏”的状态。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人口的流失,不少历史文化村落逐渐现出“老龄化”和“空心化”的现象。而且有些无人居住、使用的传统建筑、院落开始倒塌,公共空间开始荒芜并丧失原有功能,街巷呈现出破败萧条的景象。还有一些特有的民俗礼仪濒临消亡,不少传统手工艺、技能和民间艺术的传承后继乏人,面临失传风险。整体上看,不少地方由于忽视对历史文化村镇宝贵价值的认识、挖掘和重塑,未能激发其发展活力,错失历史文化村镇的更新发展的良机。
(5)村镇规划的无序和保护政策的缺失,以及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误区导致“建设性破坏”
近年来,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地方政府以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调整土地资源为名,进行大量的迁村并点,或在建设中产生误区,甚至出现了整村推倒重建的现象,致使一些历史文化村镇被破坏甚至衰败、消失。同时,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尚不完善,一些村镇简单照搬城市规划的模式,随意“拆旧建新”。有的地方不考虑对历史文化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大拆大建,将原有的历史建筑和街巷被拆除,取而代之是整齐划一的城市住宅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地方为追求政绩搞“千村一面”的形象工程,进行大规模的旧村改造,使一些传统建筑难逃被拆毁或迁移的命运,使得村落乡土建筑、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及历史文化风貌遭受“建设性破坏”,很多村镇的乡土文化资源也被破坏。此外,历史文化村镇里的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由于追求现代生活方式和品质,同时缺乏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意识和政策引导,出现无序翻建和新建的现象,导致历史文化村镇“自主性破坏”。
(6)有些地方政府重开发、轻保护,缺乏保护资金及相关人才
有些地方政府重开发利用,片面谋求历史文化村镇的经济价值,由于管理不善,使得一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未得到妥善保护而遭到损毁,致使历史文化村镇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遗失;或者仅仅把历史文化村镇视为旅游开发的赚钱工具,无序开发利用传统建筑,建设质量低劣,同时新建仿古街、假古董,且往往与村镇的原有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原有的美感和意境,改变了其原真性文化特征和原生态自然环境。
地方财政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投入十分有限,许多历史文化村镇的乡土建筑缺乏维修费用。同时,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技术力量十分缺乏,熟知乡土建筑形制样式和特色工艺的建造工匠大都后继无人,许多乡土建筑得不到妥善的维护,其历史风貌遭到了破坏,严重制约了历史文化村镇乡土建筑的保护、历史风貌的延续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制约了历史文化村镇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