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 Designer 20电路设计完全实战一本通](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80/41807380/b_41807380.jpg)
2.3 绘制工具
原理图绘制过程中,除了绘制元件外,还需要用多种绘制工具进行电气连接、电气注释等,绘制工具是电路原理图中最重要也是用得最多的工具。
2.3.1 绘制原理图的工具
绘制电路原理图主要通过电路图绘制工具来完成,因此,必须熟练使用电路图绘制工具。
▲ 菜单栏:选择“视图”→“工具栏”→“布线”命令。
▲ 工具栏:“布线”工具栏如图2-23所示(选择“视图”→“工具栏”→“布线”命令,如图2-24所示,打开工具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67.jpg?sign=1739315574-aklQO9Sa14anjcrDTmFTvBMQ7wHAr0fq-0-df84e936ea00fe31064f62254452e0b4)
图2-23 “布线”工具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68.jpg?sign=1739315574-fVCSINfv443mtG5CD4mMnCs3PjSDSOw5-0-4e5dc5eef9110cd8720cadcad73a7cf7)
图2-24 启动布线工具栏的菜单命令
▲ 快捷工具栏:快捷工具栏如图2-25所示,位于工作窗口顶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69.jpg?sign=1739315574-4538Sv9KgtGHROoe0wHxZBGf2EA1XLjA-0-a4b6ec0b24dac6af21a00ed7ae391ebc)
图2-25 快捷工具栏
▲ 右键命令:右击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命令。
执行以上命令,即可打开如图2-26所示的“放置”子菜单。这些菜单命令与“布线”工具栏的各个按钮相互对应,功能完全相同。具体功能将在后面章节讲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70.jpg?sign=1739315574-a3DcOiF4ioECAnp2fSSMeWAVPR2CFNKj-0-a2afc36dfb9e13bb4279f33a76801b2a)
图2-26 “放置”菜单命令
2.3.2 绘制导线
导线是电路原理图中最基本的电气组件之一,原理图中的导线具有电气连接意义。下面介绍绘制导线的具体步骤和导线的属性设置。
▲ 菜单栏:选择“放置”→“线”命令。
▲ 工具栏:“布线”工具栏中的“放置线”按钮。
▲ 快捷工具栏:工具栏中的“线”按钮。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线”命令。
▲ 快捷键:〈P+W〉键。
① 执行菜单命令,进入绘制导线状态。光标变成十字形,系统处于绘制导线状态。
② 将光标移到要绘制导线的起点,若导线的起点是元件的引脚,当光标靠近元件引脚时,会自动移动到元件的引脚上,同时出现一个红色的“×”表示电气连接的意义,单击确定导线起点。
③ 移动光标到导线折点或终点,在导线折点处或终点处单击确定导线的位置,每转折一次都要单击一次。导线转折时,可以通过按〈Shift+Space〉键来切换导线转折的模式。共有3种模式,分别是直角、45°角和任意角,如图2-2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71.jpg?sign=1739315574-cNbn1lb8cKxXt0qpEyqh29V2aTKR3yNv-0-d20097ea6c92a7016c75316c58edcaf8)
图2-27 直角、45°角和任意角转折
④ 绘制完第一条导线后,右击退出绘制第一条导线。此时系统仍处于绘制导线状态,将鼠标移动到新的导线的起点,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绘制其他导线。
⑤ 绘制完所有的导线后,右击退出绘制导线状态,光标由十字形变成箭头状。
选择菜单栏中的“编辑”→“打破线”命令,则切割绘制的完整导线,将一条导线打断分为两条,并添加间隔,过程如图2-2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72.jpg?sign=1739315574-6pDFcwdJqBoz6Bzhw6m83GupN26J7XsG-0-6247b0bbdc62b8d50b58c820fd13be5e)
图2-28 打破前、执行打破和打破后
在绘制导线状态下,按〈Tab〉键,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如图2-29所示;或者在导线绘制完成后双击导线,同样会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73.jpg?sign=1739315574-6zLUOJ63jARydX1L4tEHLKjwrtbRHdow-0-154b0a50c7cfb300bf8aafab1e0a243a)
图2-29 “Properties(属性)”面板
① 在“Properties(属性)”面板中,主要对导线的颜色和宽度进行设置。单击“Width(线宽)”右边的颜色框,弹出下拉对话框,如图2-30所示。选中合适的颜色作为导线的颜色即可。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75.jpg?sign=1739315574-L3wVAjdpGULhcY5GCEfJPrgijaXQc8Xh-0-c75276d71a7624bd73a5784393c91482)
图2-30 “选择颜色”对话框
② 导线的宽度设置是通过“Width(线宽)”右边的下拉按钮来实现的。有4种选择:“Smallest(最细)”“Small(细)”“Medium(中等)”和“Large(粗)”。一般不需要设置导线属性,采用默认设置即可。
2.3.3 操作实例——集成频率合成器电路导线连接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670.jpg?sign=1739315574-C8O7GDaDJyfBQiyQkZrzukUiTYybB0by-0-fd44697487a849ee942b2123fbdc350a)
扫一扫 看视频
电路指南——导线布置
在集成频率合成器电路原理图中,主要绘制两部分导线。分别为第26、27引脚与电容、晶振及电源地等的连接以及第28引脚LDE与电阻、发光二极管及电源地的连接。其他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可以连接一小段导线,以便后面网络标号的放置。
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放置线”按钮,光标变成十字形。将光标移动到MC145151的第28引脚LDE处,在LDE引脚上出现一个红色的×,单击确定起点。拖动鼠标到下方电阻引脚端再次单击,第一条导线绘制完成,如图2-31所示。此时光标仍为十字形,采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其他导线连接元件,结果如图2-3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76.jpg?sign=1739315574-d2VFc59kY4IV5z5tt14nexYwPpSdC3aP-0-1b076e7e4918271274c6b570c3ac58ec)
图2-31 绘制第一条导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77.jpg?sign=1739315574-k6kXcGvZ6UPxUQlZ0V5kJ31vMFOOrV0A-0-83571c4013547c7da0b87e91a4453fad)
图2-32 导线连接元件
技巧与提示——导线绘制
只要光标为十字形状,就表明处于绘制导线命令状态下。若想退出绘制导线状态,右击即可。光标变成箭头状后,才表示退出该命令状态。
导线除了完成元件连接外,还有其他功能。为了便于后面网络标签的放置,在芯片对应引脚上绘制适当长度的导线。导线绘制完成后的集成频率合成器电路原理图如图2-3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78.jpg?sign=1739315574-kPNeyurB4K5P3t286kMnslBbhEwek4CB-0-f60189733a16de6c1a7ebb41155ccdd6)
图2-33 绘制的集成频率合成器电路原理图
提示
在Altium Designer 20中,默认情况下,系统会在导线的T形交叉点处自动放置电气节点(Manual Junction),表示所画线路在电气意义上是连接的。但在其他情况下,如十字交叉点处,由于系统无法判断导线是否连接,因此不会自动放置电气节点。如果导线确实是相互连接的,就需要将十字交叉点按T形交叉点处理。Altium Designer 20删除放置电气节点功能,无法手动来放置。
2.3.4 绘制总线
总线就是用一条线来表达数条并行的导线,如常说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等。总线本身没有实际的电气连接意义,必须由总线接出的各条单一导线上的网络名称来完成电气意义上的连接。采用总线主要是为了简化原理图,便于读图。由总线接出的各单一导线上必须放置网络名称,具有相同网络名称的导线表示实际电气意义上的连接。
▲ 菜单栏:选择“放置”→“总线”命令。
▲ 工具栏: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放置总线”按钮。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总线”命令。
▲ 快捷键:〈P+B〉键。
启动绘制总线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形,在合适的位置单击确定总线的起点,然后拖动鼠标,在转折处单击或在总线的末端单击确定,绘制总线的方法与绘制导线的方法基本相同。
在绘制总线状态下,按〈Tab〉键,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如图2-34所示。在总线绘制完成后,如果想要修改总线属性,双击总线,同样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79.jpg?sign=1739315574-XdxUDIXLCL5tQ2CSmihvcDlXQkG2jlA7-0-35f23f299af1b339b696faddce518a46)
图2-34 “Properties(属性)”面板
“Properties(属性)”面板“总线”属性设置与导线设置相同,都是对颜色和宽度的设置,在此不再重复讲述。一般情况下采用默认设置即可。
2.3.5 操作实例——集成频率合成器电路总线连接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798.jpg?sign=1739315574-KTboCyiD6UKMdP3vEXjwu9HSYiXqhxHT-0-7e0bdca894596450212ef861be8624af)
扫一扫 看视频
① 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总线”按钮,光标变成十字形,进入绘制总线状态后,在恰当的位置(N13处即23引脚处)空一格的空间(空的位置是为了绘制总线分支),单击确认总线的起点,最后在总线的末端再次单击,完成第一条总线的绘制,结果如图2-3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80.jpg?sign=1739315574-nwiaY3FH4CcMW41adI8T5CUS7xU5eOGT-0-c8e8a78c0905b45a15e4d80953c007f4)
图2-35 绘制第一条总线
② 采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剩余的总线。然后在总线转折处单击,绘制总线后的原理图如图2-36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81.jpg?sign=1739315574-wJEBtsFmHpeirOhZVkfIdefBU9zJG8gx-0-c228667dd9371ef7724b6715ff61d2f3)
图2-36 绘制总线后的原理图
知识链接——总线命令
绘制总线的方法与绘制导线基本相同。由于中间有总线分支需要连接,因此在绘制过程中总线与要连接的对应引脚不对齐,需向总线绘制方向错开一格。以此类推,结束端向后多绘制一格。
2.3.6 绘制总线分支
总线分支是单一导线进出总线的端点。导线与总线连接时必须使用总线分支,总线和总线分支没有任何电气连接意义,只是让电路图看上去更专业,因此电气连接功能要由网络标号来完成。
▲ 菜单栏:选择“放置”→“总线入口”命令。
▲ 工具栏: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放置总线入口”按钮。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总线入口”命令。
▲ 快捷键:〈P+U〉键。
① 执行绘制总线分支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形,并有分支线“/”悬浮在游标上。如果需要改变分支线的方向,按〈Space〉键即可。
② 移动光标到所要放置总线分支的位置,光标上出现两个红色的十字叉,单击即完成第一个总线分支的放置。可以依次放置所有的总线分支。
③ 绘制完所有的总线分支后,右击或按〈Esc〉键退出绘制总线分支状态,光标由十字形变成箭头状。
在绘制总线分支状态下,按〈Tab〉键,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如图2-37所示;或者在退出绘制总线分支状态后双击总线分支,同样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82.jpg?sign=1739315574-Vep8rDoXXV8xrR2tyYXaAvTKfUkdr8qg-0-55a54bcbcce36d1bdd1d6e44559fef0a)
图2-37 总线分支线属性
在“Properties(属性)”面板中,可以设置总线分支的颜色和线宽。“Size(X/Y)”一般不需要设置,采用默认设置即可。
2.3.7 操作实例——集成频率合成器电路总线分支连接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jpg?sign=1739315574-QoRwdO4S0SUAspY1P59ZceyVNY7gFXN3-0-cb8911134dfc23737af493009ea91960)
扫一扫 看视频
① 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总线入口”按钮,十字光标上出现分支线
或
。由于在MC145151P2原理图中采用
分支线,所以通过按〈Space〉键调整分支线的方向。绘制分支线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十字光标上的分支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单击鼠标就可以了。
知识链接——总线分支命令
完成了总线分支的绘制后,右击退出总线分支绘制状态。这一点与绘制导线和总线不同,当绘制导线和总线时,双击鼠标右键退出导线和总线绘制状态。
② 在当前导线或总线绘制完成后右击,开始下一段导线或总线的绘制。绘制完总线分支后的原理图如图2-3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83.jpg?sign=1739315574-iV6ITTXPmSBTj4FMNQfruYpbS0HeWbsd-0-d43d5b0eda11184b6770174c9fdb6cc6)
图2-38 绘制完总线分支后的原理图
提示
在放置总线分支的时候,总线分支的朝向有时是不一样的,左边的总线分支向右倾斜,而右边的总线分支向左倾斜。在放置的时候,只需要按〈Space〉键就可以改变总线分支的朝向。
2.3.8 设置网络标签
在原理图绘制过程中,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除了使用导线外,还可以通过设置网络标签来实现。网络标签实际上是一个电气连接点,具有相同网络标签的电气连接表明是连在一起的。网络标签主要用于层次原理图电路和多重式电路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也就是说,定义网络标签的用途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没有相互连接的网络命名相同的网络标签,使它们在电气含义上属于同一网络,这在印制电路板布线时是非常重要。在连接线路比较远或线路走线复杂时,使用网络标签代替实际走线会使电路图简化。
▲ 菜单栏:选择“放置”→“网络标签”命令。
▲ 工具栏: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放置网络标签”按钮。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网络标签”命令。
▲ 快捷键:〈P+N〉键。
① 启动放置网络标签命令后,光标将变成十字形,并出现一个虚线方框悬浮在光标上。此方框的大小、长度和内容由上一次使用的网络标签决定。
② 将光标移动到放置网络名称的位置(导线或总线),光标上出现红色的×,单击鼠标就可以放置一个网络标签了。但是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以后修改网络标签的麻烦,在放置网络标签前,按〈Tab〉键设置网络标签的属性。
③ 移动鼠标到其他位置继续放置网络标签(放置完第一个网路标签后不右击)。如果在放置网络标签的过程中网络标签的末尾为数字,那么这些数字会自动增加。
④ 右击或按〈Esc〉键退出放置网络标签状态。
启动放置网络名称命令后,按〈Tab〉键打开“Properties(属性)”面板;或者在放置网络标签完成后,双击网络标签也会打开“Properties(属性)”面板,如图2-39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84.jpg?sign=1739315574-9gLS9w0iHjMlXMf6sAKoL6er67x7FyWL-0-cb0fd04659e50e0c74426b60230186f8)
图2-39 “Properties(属性)”面板
▲ Net Name(网络名称):定义网络标签。可以在文本框中直接输入想要放置的网络标签,也可以单击后面的下拉按钮选取使用过的网络标签。
▲ 颜色块:单击 颜色块,弹出选择颜色下拉列表,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 (X/Y) (位置):选项中的X、Y表明网络标签在电路原理图上的水平和垂直坐标。
▲ Rotation(定位):用来设置网络标签在原理图中的放置方向。单击该选项中“0 Degrees”可以选择网络标签的方向。也可以用〈Space〉键实现方向的调整,每按一次〈Space〉键旋转90°。
▲ Font(字体):单击字体名称,弹出“字体”下拉列表,如图2-40所示。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86.jpg?sign=1739315574-Z3ep0e8Zc1jc7e30zeEZjLoCcaoqNOcm-0-6377763f32504836157c519981465160)
图2-40 “字体”下拉列表
2.3.9 操作实例——集成频率合成器电路放置网络标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7.jpg?sign=1739315574-zI4OGLzP6jHoZXu6BzRhU4d3jgKTxz7d-0-330a74bc29401a18cded20dad5fec3d7)
扫一扫 看视频
知识链接——网络标签命令
对于难以用导线连接的元件,应该采用设置网络标签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原理图结构清晰,易读易修改。
① 选择“放置”→“网络标签”命令,或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网络标签”按钮,这时鼠标变成十字形状,并带有一个初始标号“Net Label1”。 按〈Tab〉键将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在“Net Name(网络名称)”文本框中输入“D0”,其他采用默认设置即可,如图2-4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87.jpg?sign=1739315574-pB4lTIqqIcOprZ0wXi6tOLjMg68vPPBn-0-e92f89a862ef06ea05816ca677afe975)
图2-41 “Properties(属性)”面板
② 移动鼠标到MC145151P2芯片的N13引脚,游标出现红色的×符号后单击,网络标签D0设置完成。依次移动鼠标到D1~D7,会发现网络标签的末位数字自动增加。
③ 单击完成D0~D7的网络标签的放置。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其他网络标签的放置,右击退出放置网络标签状态。完成网络标签设置后的原理图如图2-4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88.jpg?sign=1739315574-0tS38sn8TrzcTLo8GbrIOhVnTThhra7R-0-805e72e0b387cbf4110b36069a576b1a)
图2-42 绘制完网络标签后的原理图
电路指南——网络标签放置
在原理图中,主要放置数据总线(D0~D7)和地址总线(A0~A7)的网络标签。
2.3.10 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
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除了采用“布线”工具栏中的放置电源和接地菜单命令,还可以利用电源和接地符号工具栏完成。下面首先介绍“电源”工具栏,然后介绍“布线”工具栏中的电源和接地菜单命令。
(1)“电源”工具栏方式
▲ 菜单栏:选择“视图”→“工具栏”命令。
▲ 工具栏:打开“应用工具”工具栏,如图2-4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89.jpg?sign=1739315574-4PAOd1cgcIEHFgUPIJ8Mt87YM6bDgMB8-0-20668672c9525faf5bd65f35df216407)
图2-43 打开“应用工具”工具栏
执行以上命令,弹出“电源”工具栏,如图2-4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90.jpg?sign=1739315574-wO4Y5bNBtuOzAXdlLPoh72u8TWIms6BP-0-adf5d316871fd1fd8408715fe5422c2e)
图2-44 “电源”工具栏
在“电源”工具栏中单击各选项,可以得到相应的电源和接地符号,方便易用。
(2)“布线”工具栏方式
▲ 菜单栏:选择“放置”→“电源端口”命令。
▲ 工具栏: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GND端口”或“VCC电源端口”按钮
。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电源端口”命令。
▲ 快捷键:〈P+O〉键。
① 启动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形,同时,一个电源或接地符号悬浮在光标上。
② 在适合的位置单击或按〈Enter〉键,即可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
③ 右击或按〈Esc〉键退出电源和接地符号放置状态。
启动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命令后按〈Tab〉键,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或者完成电源和接地符号的放置后双击需要设置的电源符号或接地符号,也可以打开“Properties(属性)”面板,如图2-4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91.jpg?sign=1739315574-4a3JxbvnkPMfmabJJoUdPOjGzvZK2aWK-0-3a668f13324ad50d6671605c833e3376)
图2-45 “Properties(属性)”面板
▲ Rotation(旋转):用于设置端口放置的角度,有0 Degrees、90 Degrees、180 Degrees、270 Degrees 4种选择。
▲ Name(电源名称):用于设置电源与接地端口的名称。
▲ Style(风格):用于设置端口的电气类型,包括11种类型,如图2-46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92.jpg?sign=1739315574-paUTu12CV2aFGsTsj0r2rJdNfgzWKIBj-0-26b0aa244c0e5ed322e85a2815da0b5c)
图2-46 端口的电气类型
▲ Font(字体):用于设置端口名称的字体类型、字体大小、字体颜色,同时设置字体加粗、斜体、下划线、横线等效果。
2.3.11 操作实例——集成频率合成器电路放置原理图符号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556.jpg?sign=1739315574-ptT4FkREgqarhgB45iHR1fya692TE6Cz-0-3176782cd093f2eb37e627dab2a3dc8b)
扫一扫 看视频
电路指南——导线布置
在集成频率合成器电路原理图中,主要有电容与电源地的连接和电阻与电源VCC的连接。利用“布线”工具栏和“应用工具”工具栏中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的命令分别完成电源和接地符号的放置,并比较两者优劣。
(1)利用“布线”工具栏绘制电源和接地符号
① 单击“布线”工具栏的“GND”按钮,光标变成十字形,同时,有GND按钮悬浮在光标上,设置符号属性,移动光标到合适的位置后单击,完成GND按钮的放置。如图2-4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93.jpg?sign=1739315574-NKqsc7SqSgmMr9dH8RQSHYxQWhjf9OD9-0-b01d07068a1cabe3b8c0274e58347c54)
图2-47 放置原理图符号
② 单击“布线”工具栏的“VCC”按钮,光标变成十字形,同时,有VCC按钮悬浮在光标上,按〈Tab〉键,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单击“Name(名称)”后面取消显示按钮
,如图2-48所示,其余选项保持默认设置,移动光标到合适的位置后单击,完成VCC按钮的放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94.jpg?sign=1739315574-sYiTPQpihNWgW8BedW07Tokw81P6QbVH-0-b7e0ac5e4a0abf3ec1d70d74b54d061d)
图2-48 “Properties(属性)”面板
(2)利用“应用工具”工具栏的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菜单
单击“应用工具”工具栏的“电源”按钮右侧的下拉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放置电源VCC端口”和“放置GND接地”符号按钮,光标变成十字形,同时,一个电源按钮悬浮在光标上,效果与第一种方式的执行结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2.3.12 放置输入/输出端口
在设计电路原理图时,两个电路网络之间的电气连接有3种形式:直接通过导线连接;通过设置相同的网络标签来实现两个网络之间的电气连接;通过设置相同网络标签的输入/输出端口。输入/输出端口是层次原理图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件。
▲ 菜单栏:选择“放置”→“端口”命令。
▲ 工具栏: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端口”按钮。
▲ 快捷工具栏:单击快捷工具栏中的“端口”按钮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端口”命令。
▲ 快捷键:〈P+R〉键。
① 启动放置输入/输出端口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形,同时,一个输入/输出端口按钮悬浮在光标上。
② 移动光标到原理图中合适的位置,在光标与导线相交处会出现红色的×符号,这表明实现了电气连接。单击即可定位输入/输出端口的一端,移动鼠标使输入/输出端口大小合适,单击完成一个输入/输出端口的放置。
③ 右击即可退出放置输入/输出端口状态。
在放置输入/输出端口状态下,按〈Tab〉键,或者在退出放置输入/输出端口状态后,双击放置的输入/输出端口符号,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如图2-49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95.jpg?sign=1739315574-fLeBsKe48414w5JH8GK3hQnozG0tgEt1-0-fdfd43eb5fadc7e175f1e80be6dfd915)
图2-49 “Properties(属性)”面板
▲ Name(名称):用于设置端口名称。这是端口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具有相同名称的端口在电气上是连通的。
▲ I/O Type(输入/输出端口的类型):用于设置端口的电气特性,对后面的电气规则检查提供一定的依据。有Unspecified(未指明或不确定)、Output(输出)、Input(输入)和Bidirectional(双向型)4种类型。
▲ Harness Type(线束类型):设置线束的类型。
▲ Font(字体):用于设置端口名称的字体类型、字体大小、字体颜色,同时设置字体加粗、斜体、下划线、横线等效果。
▲ Border(边界):用于设置端口边界的线宽、颜色。
▲ Fill(填充颜色):用于设置端口内填充颜色。
2.3.13 操作实例——集成频率合成器电路放置输入/输出端口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624.jpg?sign=1739315574-QBqyL9m0jsnPADU9dPb3STU4ltN9bOQb-0-b6614758e8b6abce10c9befec1504e36)
扫一扫 看视频
① 选择“放置”→“端口”命令,或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端口”按钮,光标变成十字形,同时,输入/输出端口按钮悬浮在光标上。移动光标到MC145151P2芯片的总线的终点,按〈Tab〉键,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在“Name(名称)”下拉列表框中输入“D0-D7”,其他选项采用默认设置即可,如图2-50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97.jpg?sign=1739315574-0WfV5TvFSUDgA32FVHVuvVNsQK7zmXoM-0-a644d385f07aa078c504b47a40930395)
图2-50 “Properties(属性)”面板
② 单击确定输入/输出端口的一端,移动光标到输入/输出端口大小合适的位置再次单击确认,右击退出放置输入/输出端口状态。放置输入/输出端口后的原理图如图2-5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98.jpg?sign=1739315574-K53g7WheyDFjInXV669OWsK4CNmubBAg-0-cce5e590d427fb458901a6ab0baebb30)
图2-51 放置输入/输出端口后的原理图
2.3.14 放置通用No ERC测试点
放置通用No ERC测试点的主要目的是让系统在进行电气规则检查(ERC)时,忽略对某些节点的检查。例如,系统默认输入型引脚必须连接,但实际上某些输入型引脚不连接也是常事,如果不放置通用No ERC测试点,那么系统在编译时就会生成错误信息,并在引脚上放置错误标记。
▲ 菜单栏:选择“放置”→“指示”→“通用No ERC标号”命令。
▲ 工具栏: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通用No ERC标号”按钮。
▲ 快捷工具栏:单击快捷工具栏中的“通用No ERC标号”按钮。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指示”→“通用No ERC标号”命令。
▲ 快捷键:〈P+I+N〉键。
启动放置通用No ERC测试点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形,并且在光标上悬浮一个红色×,将光标移动到需要放置No ERC测试点的节点上,单击完成一个通用No ERC测试点的放置。右击或按〈Esc〉键退出放置通用No ERC测试点状态。
在放置通用No ERC测试点状态下按〈Tab〉键,或在通用No ERC测试点完成后,双击需要设置属性的No ERC测试点符号,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如图2-5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299.jpg?sign=1739315574-P8C0ZaQCoQaqjUGZHj3kpNJhIGXtV07n-0-69b99bddfa39825bc2b51affbffafe2e)
图2-52 “Properties(属性)”面板
该面板主要用来设置No ERC测试点的颜色和坐标位置,采用默认设置即可。
2.3.15 设置PCB布线标志
Altium Designer 20允许用户在原理图设计阶段规划指定网络的铜膜宽度、过孔直径、布线策略、布线优先权和布线板层属性。如果用户在原理图中对某些特殊要求的网络设置PCB布线指示,在创建PCB的过程中就会自动在PCB中引入这些设计规则。
▲ 菜单栏:选择“放置”→“指示”→“参数设置”命令。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指示”→“参数设置”命令。
启动放置PCB布线参数设置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形,“Parameter Set”图标悬浮在光标上,将光标移动到放置PCB布线标志的位置后单击,即完成PCB布线标志的放置。右击退出 PCB 布线标志状态。
在放置PCB布线标志状态下按〈Tab〉键,或者在已放置的 PCB 布线标志上双击,弹出“Properties(属性)”面板,如图2-5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00.jpg?sign=1739315574-6vKcaoUJoVIjfNpsVofvBCuBRAXnk7kN-0-5eaf3d3774f0c668a8cb99500872ba72)
图2-53 “Properties(属性)”面板
▲ “(X/Y)(位置X轴、Y轴)”文本框:用于设定PCB布线指示符号在原理图上的X轴和Y轴坐标。
▲ “Rotation(旋转)”文本框:用于设定PCB布线指示符号在原理图上的放置方向。有“0 Degrees”(0°)、“90 Degrees”(90°)、“180 Degrees”(180°)、“270 Degrees”(270°)4个选项。
▲ “Label(名称)”文本框:用于输入PCB布线指示符号的名称。
▲ “Style(类型)”文本框:用于设定PCB布线指示符号在原理图上的类型,包括“Large(大的)”“Tiny(极小的)”。
▲ Rules(规则)、Classes(级别):表中列出了选中PCB布线标志所定义的相关参数,包括名称、数值及类型等。单击“Add(添加)”按钮,弹出“选择设计规则类型”对话框,如图2-54所示。该对话框中列出了PCB布线时用到的所有规则类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01.jpg?sign=1739315574-uiL6cEWzdoIeGv60eQ2bZumhO8UxePj5-0-728e5a330a9f6c1d5bb33bbbc9ac730f)
图2-54 “选择设计规则类型”对话框
选择某一参数,单击“编辑”按钮,则弹出相应的导线宽度设置对话框,如图2-55所示。该对话框分为两部分,上面是图形显示部分,下面是列表显示部分,均可用于设置导线的宽度。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02.jpg?sign=1739315574-4cTTCx9HV5GE7PPvuUVzVSuT2CylBIgN-0-13c8e8a032876b48a0278c84f1cda3a3)
图2-55 设置导线宽度
属性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关闭该对话框。
2.3.16 放置离图连接器
在原理图编辑环境下,离图连接器的作用其实和网络标签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网络标签用在了同一张原理图中,而离图连接器用在同一工程文件下不同的原理图中。
▲ 菜单栏:选择“放置”→“离图连接器”。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离图连接器”命令。
▲ 快捷键:〈P+C〉键。
① 启动放置离图连接器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形,并且在光标上悬浮一个连接符,此时光标变成十字形状,并带有一个离页连接符符号。
② 移动光标到需要放置离图连接器的元件引脚末端或导线上,当出现红色交叉标志时,单击确定离页连接符的位置,即可完成离图连接器的一次放置。此时光标仍处于放置离图连接器的状态,如图2-56所示,重复操作即可放置其他的离图连接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03.jpg?sign=1739315574-maG7ScQm2R1s23aXVmHNV4Owy4fkhl03-0-7d43b7ae20f82ef87a4c09335e489bad)
图2-56 离图连接器符号
在放置离图连接器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对离图连接器的属性进行设置。双击离图连接器或者在光标处于放置状态时按Tab键,弹出如图2-57所示的“Properties(属性)”面板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04.jpg?sign=1739315574-XBWUHR6Av0vo3XvdseovbV1JxjlmMc8e-0-fb1be5c5fbd0109c0851b45a6fe3230d)
图2-57 离图连接器设置
▲ Rotation(旋转):用于设置离图连接器放置的角度,有0 Degrees、90 Degrees、180 Degrees、270 Degrees 4种选择。
▲ Net Name(网络名称):用于设置离图连接器的名称。这是离图连接器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具有相同名称的网络在电气上是连通的。
▲ 颜色:用于设置离图连接器颜色。
▲ Style(类型):用于设置外观风格,包括Left(左)、Right(右)这两种选择。
2.3.17 线束连接器
线束连接器是端子的一种,连接器又称插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连接器是电路中线束的中继站。线束与线束、线束与电器部件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连接器。线束连接器是连接各个电器与电子设备的重要部件,为了防止连接器脱开,所有的连接器均采用了闭锁装置。
▲ 菜单栏:选择“放置”→“线束”→“线束连接器”命令。
▲ 工具栏: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线束连接器”按钮。
▲ 快捷工具栏:单击快捷工具栏中的“线束连接器”按钮。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线束”→“线束连接器”命令。
▲ 快捷键:〈P+H+C〉键。
① 启动线束连接器命令后,此时光标变成十字形状,并带有一个线束连接器符号。
② 将光标移动到想要放置线束连接器的起点位置,单击确定线束连接器的起点,然后拖动光标,单击确定终点,如图2-58所示。此时系统仍处于绘制线束连接器状态,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另一个线束连接器。绘制完成后,单击鼠标右键退出绘制状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05.jpg?sign=1739315574-SojilMO3c9LUg9sEmuOItb5LgwWKM96l-0-3fc27e2e9c06f9736ae888559e0ada8b)
图2-58 放置线束连接器
双击线束连接器或在光标处于放置线束连接器的状态时按〈Tab〉键,弹出如图2-59所示的“Properties(属性)”面板,在该面板中可以对线束连接器的属性进行设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06.jpg?sign=1739315574-ZWSNUMHaQdhzC3T6Duac0jwNSHtezm20-0-53544c487e2ba826cd46ac6b5497e884)
图2-59 “Properties(属性)”面板
该面板包括3个选项组:
① Location(位置)选项组
▲ (X/Y):用于表示线束连接器左上角顶点的位置坐标,用户可以输入设置。
▲ Rotation(旋转):用于表示线束连接器在原理图上的放置方向,有“0 Degrees”(0°)、“90 Degrees”(90°)、“180 Degrees”(180°)、“270 Degrees”(270°)4个选项。
② Properties(属性)选项组
▲ Harness Type(线束类型):用于设置线束连接器中线束的类型。
▲ Bus Text Style(总线文本类型):用于设置线束连接器中文本显示类型。单击后面的下三角按钮,有2个选项供选择:Full(全程)、Prefix(前缀)。
▲ Width(宽度)、Height(高度):用于设置线束连接器的宽度和高度。
▲ Primary Position(主要位置):用于设置线束连接器的宽度。
▲ Border(边框):用于设置边框线宽、颜色。单击后面的颜色块,可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颜色。
▲ Fill(填充色):用于设置线束连接器内部的填充颜色。单击后面的颜色块,可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颜色。
③ Entries(线束入口)选项组 如图2-60所示,在该选项组中可以为连接器添加、删除和编辑与其余元件连接的入口。单击“Add(添加)”按钮,在该面板中自动添加线束入口,如图2-6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08.jpg?sign=1739315574-VJD7kZFDviVRa1tdRM2dAPUmobNhJc3e-0-5fc30d9a2ad44631b8075017103622a3)
图2-60 Entries(线束入口)选项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09.jpg?sign=1739315574-f71GkDoNw0RuO2lrdpVgmZDOBnZ97kcX-0-73567b5d8c180dccf871f87ada8d5ca1)
图2-61 添加入口
2.3.18 预定义的线束连接器
▲ 菜单栏:选择“放置”→“线束”→“预定义的线束连接器”命令。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线束”→“预定义的线束连接器”命令。
▲ 快捷键:〈P+H+P〉键。
启动放置预定义的线束连接器命令后,弹出如图2-62所示的“放置预定义的线束连接器”对话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10.jpg?sign=1739315574-LYzJ78F7wKsiyVfpdTWOmY8aLUB971Rn-0-d01c3a7d26968e3ab6758d985ad1f07a)
图2-62 “放置预定义的线束连接器”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可精确定义线束连接器的名称、端口、线束入口等。
2.3.19 线束入口
线束通过“线束入口”的名称来识别每个网络或总线。Altium Designer正是使用这些名称而非线束入口顺序来建立整个设计中的连接。除非命名的是线束连接器,网络命名一般不使用线束入口的名称。
▲ 菜单栏:选择“放置”→“线束”→“线束入口”命令。
▲ 工具栏: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线束入口”按钮。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线束”→“线束入口”命令。
▲ 快捷键:〈P+H+E〉键。
① 启动放置线束入口命令后,此时光标变成十字形状,出现一个线束入口随鼠标移动而移动。
② 移动鼠标到线束连接器内部,单击鼠标左键选择要放置的位置,只能在线束连接器左侧的边框上移动,如图2-6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11.jpg?sign=1739315574-ALif1fMW50qt79QdYLObA6PYhClkcOU7-0-f41f9c2234c082bad9be3ca0e0aee70a)
图2-63 调整总线入口分支线的方向
在放置线束入口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对线束入口的属性进行设置。双击线束入口或在光标处于放置线束入口的状态时按〈Tab〉键,弹出如图2-64所示的“Properties(属性)”面板,在面板中可以对线束入口的属性进行设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12.jpg?sign=1739315574-M1u0qdoZ0toQEP2280VCyGYV0JH9buWJ-0-1a8a36d1f7f527115c3b2a94fd865e37)
图2-64 “Properties(属性)”面板
▲ 文本颜色:用于设置图纸入口名称文字的颜色。单击颜色块,在弹出的下拉颜色框中设置颜色。
▲ Harness Name(名称):用于设置线束入口的名称。
▲ Font(文本字体):用于设置线束入口的文本字体。单击右侧的按钮,弹出如图2-65所示的下拉列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13.jpg?sign=1739315574-gvS7xw91erJfc2u18KCPczoiqoZ2WTuv-0-36cf85670a66d15feb8ffce0db69915d)
图2-65 下拉列表
2.3.20 信号线束
信号线束是一组具有相同性质的并行信号线的组合,通过信号线束线路连接到同一电路图上另一个线束接头,或连接到电路图入口或端口,以使信号连接到另一张原理图。
▲ 菜单栏:选择“放置”→“线束”→“信号线束”命令。
▲ 工具栏: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信号线束”按钮。
▲ 右键命令: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放置”→“线束”→“信号线束”命令。
▲ 快捷键:〈P+H〉键。
启动放置信号线束命令后,此时光标变成十字形状,将光标移动到想要完成电气连接的元件的引脚上,单击放置信号线束的起点,出现红色的符号表示电气连接成功。移动光标,多次单击可以确定多个固定点,最后放置信号线束的终点。如图2-66所示,此时光标仍处于放置信号线束的状态,重复上述操作可以继续放置其他的信号线束。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14.jpg?sign=1739315574-v87TjCbiLCnevjDx5Mg48LXUCEnzAyEA-0-c5b237be9c8f7cda6d4f8d88fdc0d443)
图2-66 放置信号线束
在放置信号线束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对信号线束的属性进行设置。双击信号线束或在光标处于放置信号线束的状态时按〈Tab〉键,弹出如图2-67所示的“Properties(属性)”面板,在该面板中可以对信号线束的属性进行设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47856/21838947301771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15.jpg?sign=1739315574-lv0NH0U8gWuzbc5pURTcsJYF724k1qsK-0-8e63ad065f5e7e6fb993c4bbb75977b9)
图2-67 “Properties(属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