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模拟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与实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8 放大器中的噪声

3.8.1 电路中的噪声

图3.51显示了共源放大器。如果假设噪声参数不相关,则可以直接添加噪声[2]。在这里,我们将输入设置为零,并计算输出的总噪声:

086-03
087-01

图3.51 共源放大器(图a)和包含噪声源的共源放大器(图b)

公式3.10是M1热噪声、M1闪烁噪声和RD热噪声的组合。该方程表示频率为f时,1 Hz的噪声。总输出噪声可通过在感兴趣的带宽上积分获得。

输入参考噪声是一个虚拟量(在输入端无法测量),可以在不同电路之间进行比较,见图3.52。在这种简单的情况下,输入参考噪声电压由输出噪声电压除以增益得出:

087-02
087-03

图3.52 确定输入参考噪声电压:噪声电路(图a)和无噪声电路(图b)

由于输入阻抗有限,仅通过电压源对输入参考噪声进行建模是不准确的。通过串联电压源和并联电流源对输入参考噪声进行建模将更加准确,参见图3.53。

088-01

图3.53 输入参考噪声电压和电流

可以将噪声源从漏源电流转换为任意ZS的栅极串联电压,参见公式3.11。

087-04

3.8.2 单级放大器中的噪声

图3.54显示了带有噪声表示的共源放大器:

088-02
088-03

图3.54 带有噪声表示的共源放大器

图3.55展示了共栅输入参考噪声,带有高输出阻抗ro的共栅放大器见图3.56。

089-01

图3.55 共栅输入参考噪声计算

089-02

图3.56 高输出阻抗的共栅级联

089-03

所以:

090-01

噪声和偏置如图3.57所示。为了降低噪声,我们必须最小化gm2,但这会降低有源区的电压摆幅。共栅级联的闪烁噪声影响如图3.58所示。

090-02
090-03

图3.57 带偏置的共栅级联

090-04

图3.58 共栅级联的闪烁噪声

090-05

图3.59展示了源极跟随器。

090-06
091-01

图3.59 源极跟随器噪声

通过公式3.11,源极跟随器的输入参考噪声电压为:

090-07

图3.60展示了共源共栅结构噪声电路,输入参考噪声电压为:

091-03
091-02

图3.60 共源共栅放大器噪声

3.8.3 差分对的噪声

图3.61a显示了差分对,图3.61b显示了噪声源。对于低频,电流噪声可以忽略不计。图3.62显示了计算输入参考噪声的方法。单晶体管噪声为:

091-04

输入参考噪声电压为:

091-05
092-01

图3.61 差分对(图a)和带有噪声源的差分对(图b)

092-02

图3.62 计算输入参考噪声的方法

3.8.4 带电阻反馈的放大器的噪声

带电阻反馈的放大器和噪声源见图3.63。

093-04

图3.63 带电阻反馈的运算放大器(图a)和带电阻反馈的噪声源(图b)

  • 总输出噪声(假设增益很大)为:
093-01
  • 来自源的总输出噪声(假设增益很大)为:
093-02
  • 噪声因子为:
093-03

3.8.5 噪声带宽

图3.64显示了电路的输出噪声频谱和噪声带宽的概念。将噪声表示为:

093-05

选择带宽Bn使得:

093-06
093-07

图3.64 噪声带宽1(图a)和噪声带宽2(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