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技术前沿与探索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9 德国工业4.0的启示

“工业4.0”是德国从政府层面提出的战略,代表德国从国家层面对未来制造业走向和相关问题的战略布局和对策,以下启示值得包含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借鉴。

启示一:制造业智能化、互联网化是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大趋势,要抓紧制定相应的顶层战略设计,重视话语权建设。

德国工业4.0是德国政府为保持德国全球制造业领先地位而确定的国家战略。为推进该战略的落实,首先,德国资讯技术和通信新媒体协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以及德国电气和电子工业联合会等三大工业协会,共同建立了“工业4.0平台”这一跨界研究小组,以协调所有参与“工业4.0”战略计划的各种资源。这也是德国推进“工业4.0”的组织保障。其次,充分重视释放市场潜力的战略设计。为了执行“工业4.0”战略,德国采用了“领先的供应商战略”与“领先的市场战略”的双重战略来释放市场潜力。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强调德国装备制造供应商要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不断提供世界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借此成为“工业4.0”产品全球领先的开发商、生产商。领先的市场战略强调将德国国内制造业作为主导市场加以培育,率先在德国国内制造企业加快推行“工业4.0”与部署信息物理网络系统,以便加强德国装备制造产业。另外,重视在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中的话语权建设。为了充分发挥德国的传统优势,德国在吸收美国提出的CPS概念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工业4.0”战略,其目的就是要争夺话语权,为德国的新技术与产品出口创造机会。

其他国家应该向德国、美国学习,立足于充分发挥本国制造业的现有优势,在深刻认识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规律与特性的基础上,推进本国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顶层战略规划。同时,积极参与德国“工业4.0”战略研究,加强与德国工业界的合作,充分利用德国在全球制造业的领先优势和本国潜能,整合资源,力争在全球新的技术与产业革命中建立自身的话语权。

启示二:高度重视标准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标准的国际化建设。

德国“工业4.0”工作组把标准化排在为推进“工业4.0”需要在关键领域采取的8项行动首位,并建议在“工业4.0”平台下专门成立一个工作小组来处理标准化以及参考架构的问题。可以说,德国“工业4.0”中的标准化战略显示出“标准先行”的鲜明模式特征,即在研发先进技术的同时,标准化建设工作同步甚至超前进行,以便为产业发展勾勒出整体框架。

其他国家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时,不仅要重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及时出台标准化路线图,而且还要力争实现标准的国际化,使得本国设立的智能制造标准得到国际上的广泛采用,以夺取未来产业发展与竞争的全球制高点。

启示三:要重视关键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更应重视系统配套体系、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

“工业4.0”强调系统、集成以及社会资源的再配置,是对整个制造业体系发展的总体思考,而不仅仅把它作为一个新技术发展的问题。另外,在双重战略中,德国提出不仅要重视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更强调使中小企业能够应用“工业4.0”的成果来解决“产、学、研、用”互相结合和促进的问题,力图使中小企业不断成为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使用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供应者。可以说,从技术发展、创新生态到社会融合,“工业4.0”特别注重“工业系统的整体跃迁”的实现路径与配套体系建设。

其他国家在先进制造的实践中,不但要重视大企业的龙头作用,还应充分吸收中小企业参与,以推动跨学科、跨行业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同时,在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时,应该重点考虑如何为工业提供综合的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如何开发和管理工业大数据、如何保证工业IT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等课题。

启示四:在向智能制造的推进过程中,注重工作组织和工作设计、员工培训与可持续的职业发展。

“工业4.0”是建立在一个开放、虚拟化的工作平台之上,人机交互以及机器之间的对话将会越来越普遍,这就决定了员工在执行和消化技术创新成果中将发挥决定性作用。传统的由分工明确的劳动力所组成的生产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生产过程将更有组织及结构性特点,虚拟与真实环境之间的交互将更加频繁, ICT、自动化技术以及软件会被更广泛地应用。

其他国家也应高度重视适应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的制造业人才培育,倡导员工导向型的劳动用工政策以及培训政策,促进社会组织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建立一个可参与型的工作组织并倡导员工进行终身式学习,以增强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的学习能力,培养其数字化学习技能,这也是保障制造业转型升级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