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倍速培养:让中层管理团队快速强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才培养速度决定企业成长速度

自2020年初的“黑天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发现原本可以赚得少许利润的企业勒紧裤腰带过上了苦日子,原本可以按部就班平稳发展的企业一夜之间悄然倒下,市场竞争的红海正在以比想象中更快、更加凶猛的速度席卷而来。普华永道2021年2月发布的《全球并购行业趋势》揭示,后疫情时代的并购活动正在加速,未来6~12个月可能是并购活动的密集期。产业交融,万物互联,在无数企业都生存于一个共同体的情况下,有谁敢说自己能够独善其身。未来的企业如果不能始终保持快速成长的竞争力,就难以抵抗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在信息流动更加迅捷、充分的时代,创新的商业模式很容易被模仿与复制,也因此越来越难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站在“十四五”发展的起点,当时代要求发展速度向发展质量让步的时候,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已演变为对优秀人才管理能力的竞争,正如华为任正非所言:“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的有效管理能力才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不言自明的是,人才培养已然成为新时代企业人才管理的题中之义,人才培养的方向决定了企业成长的质量,人才培养的速度决定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速度,进而成为支持企业跑赢竞争对手的强大、持久动力。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说:“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企业作为整合各类要素的营利性组织,对比普通人,其时间价值应是倍数甚至指数级放大。那么,如何让企业压缩人才培养的时间成本,获得3倍于同行的培养速度,甚至3倍于同行的发展速度呢?基于近20年的咨询经历,我们发现企业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真正做到以人才培养的速度构建企业成长的速度优势。

·在原则上,遵循3倍速人才培养模型,深刻理解“培养谁”“谁来培养”“培养什么”和“如何培养”这四个关键命题,让人才培养工作事半功倍。

·在时间上,敢于以超前于业务发展的模式培养人才,而不是等业务发展遇到困难时才想起来培养。

·在数量上,敢于在中层岗位上做到“饱和配置”、良将如潮,而不是捉襟见肘。

·在投入上,无论是经费预算还是包容试错的机会,都能以几近浪费的魄力大胆尝试。

·在起点上,选拔高潜的优秀种子人才,以培养中层为基础要求,以发展高管为深层目标,为企业建立起强大的人才供应链。

坚持“招聘基层,培养中层,选拔高层”的人才供应逻辑,系统而快速地培养中层队伍,企业内部运行的“造血机制”就能够真正形成,未来成功复制、并购就有了充足的底气和保障,最终企业将因人才培养而获得更高的员工敬业度、更持久的竞争力、更快于同行的发展速度和更高于同行的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