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探寻迷人海面之下的历史发展洪流
巴曙松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
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似乎处于巨大的动荡之中,持续的疫情,局部的战争,贸易摩擦与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不断老龄化的人口,徘徊不前的技术,叠加上经济滞胀的悲观预期,使得全球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息。进一步探究这种动荡背后的导火索,可以说,财富与收入不平等在其中影响深远。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处于历史高位的收入不平等水平,直接导致了其社会撕裂;新兴经济体同样面临着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压力;就全球范围看,不同经济体从全球化中获得的利益存在明显的差距,是导致不同经济体对全球化抱持显著分化态度的重要原因,也是形成当前贸易摩擦与冲突的直接原因。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种财富与收入不平等的挑战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因此,要想更好地理解当前面临的这种挑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寻求启发,应当是一条有效率的途径。
奥戴德·盖勒的《人类之旅:财富与不平等的起源》,就是这样一本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寻求应对财富与不平等挑战的智慧之作。在当前动荡的环境下,读来不仅饶有趣味,而且引发我们穿透当前的迷雾,探索历史发展洪流的趋势。
作者在书中的一段话可以简练地总结这本书的着力点:
人类的发展旅程充满了令人着迷的故事。我们很容易淹没在细节的海洋中,随波逐流,忘记表面之下的洪流。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有趣故事,作者以这些故事为切入点,与我们一道探寻这些表面故事之下的历史洪流的趋势。
作者在分析人类文明虽面临种种挑战但依然不断前行的趋势时,也点出:“着眼未来、立足长远的心态是实现经济繁荣最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影响着我们对储蓄、教育、开发和采纳新技术的态度。”
其实,不仅对人类社会发展是这样,对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也是这样,着眼未来、立足长远的基调,让一本书读来更富有历史的洞察力。
本书可以说是由历史故事和事实串联起来的故事版经济发展史和人类应对收入不平等的经验史。在经济史和经济学教科书中,讨论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连篇累牍的内容往往是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增长模型、IS - LM和AD - AS模型、内生增长理论中的拉姆齐模型和世代交叠模型,又或者是时兴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包含“合意储蓄率”“马尔萨斯极限”以及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推导。不同于充斥着数学公式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书籍,《人类之旅》充满趣味地介绍了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涵盖了从“智人”到“人工智能”的历史长河,蕴含了从“技术创新”到“可持续发展”的广袤领域,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增长与发展领域的“人类简史”。
《人类之旅》从数百万年前的人类始祖写起,探寻了人类独有成就的生物学起源——强势的大脑。无论是生态假说、社会假说或是文化假说,不可否认的是,强势的大脑是人类开发工具和实现技术进步的根本原因。技术进步带来了物种竞争优势和人口增长,而竞争优势和人口规模扩张又对技术进步产生了正反馈。由此,人类发展旅程进入了良性循环,经济发展的宏伟画卷徐徐铺开。
在描绘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宏伟画卷时,本书深入浅出地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落脚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例如,解释和理解“地理决定论”往往需要涉及较多的背景知识,正如《枪炮、病菌与钢铁》一般,可能涉及山脉、河流、海洋暖流甚至是太阳黑子的活跃期,而本书则另辟蹊径,从非洲中部的苍蝇这一有趣的故事破题,解释了采采蝇如何影响牲畜,进而影响耕种并最终塑造当地经济发展现实。
不同于伊斯特利在《经济增长的迷雾》(也是“比较译丛”系列之一)中强调的“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类之旅》侧重于阐述引起人们反应的激励因素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本书尝试提出“变革之轮”等统一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论述了技术进步与人口规模及人口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口规模及其结构与技术变革相互促进,直至推动创新率达到临界点并最终产生爆发式突破。同时,本书还提出了若干助推当下经济发展的政策切入点,如教育、合作与信任、性别平等。总之,在梳理了历史发展的脉络之后,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美好而乐观的未来:“利用技术进步从事创造、促进机会平等、减少人间疾苦和建设更美好世界的因素占据了主流”。
当然,不容忽视的是,《人类之旅》一书希望努力探讨的主题依然需要面对十分沉重的现实:一方面,在国际社会持续的巨额援助之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以美国为代表,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也处于历史高位,进而分化出不同的群体,社会撕裂导致的冲突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之下,本书自然而然地关注到“人类被困在贫困陷阱之中”,提醒我们“技术进步的惊人成就与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并未在全球得到平等分享”。为此,本书还尝试讨论了导致不平等的潜在原因,列举了贸易剪刀差、经济和金融制度以及导致这些制度的更深层原因(如文化、地理和社会因素),并讨论了西方国家给贫困国家提供的发展建议为何与“重生祈祷仪式”一般。例如,“华盛顿共识”建议发展中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包括贸易自由化、国企私有化、产权保护、市场化、降税等,却往往因“治标不治本”而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正是在于发达经济体开出的“灵丹妙药”看到的是“不平等根源的外层”,即“全球化与殖民化的不对称效应”,而往往忽略了“不平等根源的内层”,即“根植于地理……的文化特征和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多样性和凝聚力等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人类之旅》中的许多分析,即使单独阅读,也同样不乏理论和现实的洞察力。例如,本书提及资本的深化与广化,并由此探讨了其背后的生育选择问题,即“子女质与量的平衡点”。影响这一决策的因素之一在于收入与生育之间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一方面,工业革命“增加了父母的收入”,使得夫妻在子女数量问题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也正是收入增加“放大了养育子女的机会成本”,不仅使得夫妻在是否生育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也使得夫妻在子女数量和质量的选择上倾向于质量。此外,影响生育率的因素还包括预期寿命、儿童存活率、实际生育成本等。经济政策如何更好地把握这些影响因素,从生育率源头上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正是当下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再如,在产业结构方面,本书也同样指出“低技能产业……走向衰落……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把资源用于人力资本培育和技能密集型产业……或许更为有利”。同时,本书进一步指出“国际贸易在工业化早期阶段的扩张对工业经济体与非工业经济体产生了重要的不对称影响”,并指出国际贸易使得工业经济体和非工业经济体在人力资本积累上产生差异、最终导致并强化收入差距。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中,也能引发读者重新思考亚当·斯密的贸易自由主义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
又如,本书提出“如果没有再次发生重大技术模式跃迁,依靠庞大的经济规模、地理上的连通便利、政治统一以及社会凝聚力,它(中国)很可能重新回到世界经济的繁荣前沿”,这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经济体在庞大内需市场上的巨大潜力,如果中国在此基础上还能继续推动技术进步,那么,这种前景应当更加令人振奋。
另外,本书强调了“社会多样性”和“社会凝聚力”在当今全球社会的重要性。类似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的重要作用,社会多样性则使人类社会充满了文化和思想的碰撞,由此带来创意和技术的突破。然而,“多样性也会成为众多争端的起源,甚至带来暴力冲突”“民族和种族冲突……一再上演”,无论是自诩繁荣发达的美国抑或是以冲突频发闻名于世的“巴尔干火药桶”和中东各国。因此,如何权衡社会多样性和凝聚力的优劣得失,都将直接影响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包容性发展。
通读全书,作者从历史回顾中总结出相对乐观的前景:“对不平等根源的了解将带给我们减少贫困、促进全人类共同繁荣的更好办法。找到过去的根,是为了我们更好地设计未来。”这不仅可以视为对这本书的小结,也可以说是对人类应对财富与不平等问题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