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古医籍选(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院校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灵枢经》文选

【导读】《灵枢经》是一部中医理论著作,与《素问》同为《黄帝内经》之组成部分。《灵枢经》早期为九卷,八十一篇。《灵枢经》是全面系统总结我国汉代以前中医学理论、经络学说和针刺技术的经典性著作,主要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等内容。尤其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为后世医学,尤其是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节选)

【原文】

黄帝曰:邪之中人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1],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2]。黄帝曰:善哉。

【注释】

[1]击仆:被打击跌仆。

[2]阴阳俱感,邪乃得往:如果五脏内有所伤,六腑外有所感,则内外皆虚,邪气就得以乘虚而入。阴,指五脏。阳,指六腑。

【按语】本节讨论了邪气能够侵袭五脏的原因,其中有精神因素,也有内外合邪,以及击仆、房事过度、用力举重、堕坠等,这些致病因素皆能影响脏腑气血而发病。文中又指出,邪之中人是因为“两寒相感”“中外皆伤”“阴阳俱感,邪乃得往”。可见疾病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脏腑气血功能是否正常。

寿夭刚柔第六(节选)

【原文】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1],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注释】

[1]谨度病端:审慎地推测疾病发生的原因。度,推测、衡量。端,初始,此指原因。

【按语】本节提出采用针刺方法时,一要“审知阴阳,刺之有方”;二要“得病所始,刺之有理”;三要“谨度病端,与时相应”。要审别病邪的阴阳属性,采用适当的刺法。

【原文】

黄帝曰:药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1],渍[2]酒中,用绵絮一斤[3],细白布四丈,并内[4]酒中,置酒马矢煴[5]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绵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晬[6]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7],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

【注释】

[1]咀(fǔjǔ):古代将药材切碎的一种加工方法。原本指用口将药材咬碎,以便煎服,后改用其他工具切片、捣碎或锉末,但仍用此名。

[2]渍:沤、沉浸。

[3]斤:《甲乙经》作“升”。

[4]内:同“纳”。

[5]马矢煴(yūn):燃烧马粪产生的烟。煴,许慎《说文》:“煴,郁烟也。”郁烟,即没有火焰的燃烧而产生出来的许多烟。

[6]晬(zuì):一昼夜。

[7]复布为复巾:复布,即双层布。复巾,即用双层布制成的夹袋。

【按语】本文对药熨治疗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此种药熨治疗方法,为后世骨伤科应用外敷药治疗损伤后引起的各种病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方法。

经水第十二(节选)

【原文】

若夫八尺之士[1],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2]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3],腑之大小[4],谷之多少[5],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6]。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注释】

[1]八尺之士:泛指人体。《周礼考工记》:“人长八尺。”

[2]度量切循:即按照一定的部位或路线切按,测量人体各个部分的长短、广狭和大小。

[3]脏之坚脆:五脏的坚韧与脆弱。

[4]腑之大小:六腑形态、容量的大小。

[5]谷之多少:受盛水谷的多少。

[6]皆有大数:都有命中注定之数。

【按语】本篇在讨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人体解剖的内容。“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在《灵枢·肠胃》篇也有关于消化道各部分大小、重量、长短等的记载,且与现代解剖学测量的结果非常接近。这种人体部位的论述虽然比较粗糙,但它促进了中医伤科学的发展,为后世伤科医家临床治疗提供了解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骨度第十四(节选)

【原文】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黄帝曰:愿闻众人[1]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2],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3],长一尺,君子终折[4]。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5],长一尺八寸。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角[6]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7],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项发以下至背骨[8],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

【注释】

[1]众人:指常人,多数人。

[2]人长七尺五寸者:马莳注:“上古适中之人也。”义同“八尺之士”,皆概数。

[3]发以下至颐:此指前额之发际至颐。颐,脸颊、腮。

[4]君子终折:意思是五官端正的人从发际到眉中、从眉中到鼻端、从鼻端到颐端可等分为三。详见马莳注。终,《甲乙经》《太素》均作“参”,义胜。

[5]内辅之上廉:内辅,指膝之内侧大骨隆起处。廉,边缘。

[6]角:额角。

[7]耳前当耳门者:指二听宫穴经面部鼻尖的长度。耳门,听宫穴。

[8]背骨:《太素·卷十三·骨度篇》作“膂”,当是。膂骨,脊骨此指大椎而言。

【按语】为了测量经脉的长短,本节介绍了人体背部椎骨及两臂各部的骨度。由于古今度量制度不同,篇中所述各部的尺寸不可以现代的尺寸长短对待。从文字中,我们能够掌握骨骼、经脉在人体上的比例。张景岳说:“下文皆骨度篇古数,骨之大者则太过,小者则不及。此亦言其则耳。”正是强调其则,而不泥于数。

营卫生会第十八(节选)

【原文】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1],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2],命曰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3],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4],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5]

【注释】

[1]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本句是说中焦之气在上焦之气的下面。胃中,指中脘部。后,下也。

[2]经隧:指经脉之道。

[3]血者,神气也:血是由水谷精微经心的作用化赤而成的。张志聪注:“血者,中焦之精汁,奉心神而化赤,神气之所化也。”

[4]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液耗伤过度的人则不要再发汗,汗出过多的人不可再伤其血。张景岳《类经》注:“是血之与气,本为同类,而血之与汗,本非两种;但血主营,为阴为里,汗属卫,为阳为表,一表一里,无可并攻,故夺血者无取其汗,夺汗者无取其血。”夺,失。

[5]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两,指夺血、脱汗;有两死,指既脱其血,又夺其汗,故是死证。无两生,指夺血而不脱汗,或夺汗而不夺血,如两者不同,见则尚有回生之机。张景岳《类经》注曰:“若表里俱夺,则不脱于阴,必脱于阳,脱阳亦死,脱阴亦死,故曰人生有两死。然而人之生也,阴阳之气皆不可无,未有孤阳能生者,亦未有孤阴能生者,故曰无两生也。”

【按语】文中“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是对血汗关系的概括。血和津液都源于水谷精微,但津液又不断地补充血液,作为血的来源之一。所以,在病理方面,若汗出太过,就必然损伤津液,化血无源而血少;大失血者必伤其津液,津液亏损汗出无源,更不可妄夺。因此,本文提出了卫气与汗、营气与血以及血之与汗的关系,这对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如《伤寒论》中“疮家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等汗法禁忌原则,就是这个理论的具体运用,同时也是“血汗同源”之说的理论依据。

决气第三十(节选)

【原文】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1],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2]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3],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4]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5]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注释】

[1]两神相搏:指男女媾和。马莳注:“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盖当男女相媾之时,两神相合而成人,生男女之形。”

[2]熏:犹蒸也,有温煦之意。

[3]溱溱(zhēnzhēn):汗出貌,此形容出汗多的样子。

[4]淖(nào)泽:濡润貌。淖,湿润。泽,濡润。

[5]壅遏:限制、约束。张景岳《类经》注:“壅遏者,堤防之谓,犹道路之有封疆,江河之有涯岸,俾营气无所回避而必行其中者,是谓之脉。”

【按语】本节论述了人体精、气、津、液、血、脉的生成和功用。精来源于先天,生于后天水谷之气,是产生生命现象的原始物质。气来源于天气和谷气,一气分为六气,六气合而为一,是由于此六气皆源于水谷精气。所以张景岳《类经》云:“六者之分,总由气化,故曰六者,亦可形不同而名异耳。”因此,临证时从六气相互关系上去追本溯源,分清主次,方能施治得当,取得满意疗效。

病传第四十二(节选)

【原文】

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1]、灸、熨、刺、焫[2]、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

【注释】

[1]乔摩:即按摩。乔,同“”,用足踩。《素问·金匮真言论》作“按”。

[2]焫(ruò):烧灼。这里指火针或以火烧针尾之类的疗法。

【按语】本节指出导引行气、按摩、灸、熨、刺、焫、饮药等各种治疗方法需与病情相切合,不可盲目滥施。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云:“此篇论人之身体,有形层之浅深,有血气之虚实,是以针砭药灸,各守其一,非一人之所尽行也。病传者,谓邪从皮毛而发于腠理,从腠理而入于经脉,从经脉而传溜于五脏,所谓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如邪入于脏不可以致生,故邪在皮毛者,宜砭而去之;在于脉肉筋骨者,宜针而泻之;邪入于中者,宜导引行气以出之;寒邪之入深者,宜熨而通之;邪在内而虚者,只可饮以甘药,实者可用毒药以攻之,陷于下者宜灸以启之,是以药石灸刺导引诸方,随众人之所病而施之,非一人之所尽行者也。”即告诉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疗法,掌握治病求本的原则。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节选)

【原文】

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也[1],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注释】

[1]虚风也:原脱,据《甲乙经·卷十·第一》补。

【按语】本段将邪分为正邪、虚邪,正邪与虚邪是相对而言,两者各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特点。“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指出正风就是正邪,正风是四时正常之风,如春之东风、夏之南风。正风如变成邪,需要有一定条件,就是体虚。也就是说,正风本来是不致病的,但因某种原因,使腠理开泄,肌表偏虚,正风乘虚而入,这时正风也就构成了致病因素。本篇则更具体地指出,邪风之贼也就是贼风,叫作虚邪。“邪气者,虚风也,虚风之贼伤人也”。虚邪贼风致病力强,故“中人也深,不能自去”,而且传变无穷,其所致病证更是变化多端。但正邪与虚邪都是乘人体之虚入侵而成的。人体虚弱是其致病的病理基础,因此,在防病治病时,既要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又要防止四时之风的侵入而生病,关键是保护体内正气。

【原文】

虚邪之中人也,洒淅[1]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抟[2]于骨,则为骨痹;抟于筋,则为筋挛;抟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注释】

[1]洒淅:寒战貌。

[2]抟(tuán):聚合。

【按语】本文论述了虚邪中人后出现的几种不同病证。虚邪贼风中伤皮毛,则出现寒栗怕冷、毫毛竖起、腠理开泄的现象。若邪气深入而聚集于骨,则出现骨痹;聚集在筋时,就会出现筋挛;聚集在脉中,则出现血脉闭塞不通或为痛;聚集在肌肉,与体表的卫气相聚合,若阳邪偏胜就会出现热象,阴邪偏胜则会出现寒象。由于寒邪偏胜,则使真气虚衰,身体呈现虚寒象。若邪气停留而不去,致使卫气涩滞而不畅行,则出现麻木不仁或成为痹证。总之,外邪侵袭人体后,由浅入深及在传变过程中因邪气所处位置不同,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复杂证候,从而进一步论证“邪气淫泆、不可胜论”的学术观点。

【原文】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1]。有所结,中于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2]。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3],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4]。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注释】

[1]骨蚀:指骨被侵蚀。张景岳《类经》注:“其最深者,内伤于骨,是为骨蚀,谓侵蚀及骨也。”

[2]筋瘤:结聚于筋的赘瘤之类。

[3]昔瘤:亦称宿瘤,即慢性肿瘤。《说文》:“昔,干肉也。”

[4]肉疽:张景岳注:“邪留为热,则溃腐肌肉,故为脓。无热则结为粉浆之属、聚而不散,是为肉疽。”

【按语】本文列举了由于正不胜邪,经脉受病,而产生疼痛、痈、骨蚀、筋瘤、肠瘤、昔瘤、骨疽、肉疽等病。虚邪侵入人体比较深的部位,寒与热聚合,久留不去,停著于内。如果寒胜过热,则引起骨节疼痛,肌肉枯萎。如果热胜过寒,则出现肌肉腐烂而化为脓;若进一步深入,伤至骨,则成为骨蚀。邪气结聚于筋,使筋屈而不得伸,邪气久留其间,则会发展为筋瘤。邪气结聚于内,致津液不能向外输布,留在肠胃,与邪气相合,则发展为肠瘤。邪气结聚日久,发展较慢,数年才能形成。邪气聚集不散,日益加重,接连积聚,便成为昔瘤。邪气结聚停留在深层的骨部,骨与邪气并合,其结聚的部位日益增大,则可发为骨疽。这些病证的病因病机都是邪气侵袭后引起营卫不通、津液气血凝涩而致。

痈疽第八十一(节选)

【原文】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1],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2],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3],行有经纪[4],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丛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5]。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6];地经失纪[7],水道流溢,草萓不成[8],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9],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10],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注释】

[1]上焦出气:指卫气从上焦出发,向体表布散。

[2]中焦出气如露:指中焦所输出的营气,其所分泌的津液,滋养全身,如雨露灌溉草木一样。

[3]因息乃行:人体阴阳诸经随呼吸有规律运行。息,即一呼一吸。

[4]行有经纪:指营卫运行有一定的规律。经纪,法度。

[5]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指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天体运行的规律相应相合。度,度数。

[6]日月薄蚀:即日蚀、月蚀。

[7]地经失纪:河流不能沿着正常的水道流淌。经,经水,大的河流。失纪,失去规则。

[8]草萓(yí)不成:草死不能生长。草萓,杂草。

[9]泣:同涩,血凝不消。

[10]不通则卫气归之:不通则卫气积聚一处。归,藏也。引申为积聚。

【按语】本段首先提出了营卫气血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论述了痈肿的病因、病机。痈肿的形成是因寒邪侵入经络,导致血行凝滞不通,影响营卫的正常运行,气结聚于局部而成痈肿。寒邪逐渐化热,热胜则腐肉,肌肉腐蚀则化为脓。若脓不得排泄就会进一步恶化,导致脓毒内侵筋膜,造成筋烂。筋烂会进一步伤骨,骨伤则骨髓消耗,如脓毒不在骨节的空隙处,脓毒就无从排泄,会引起营血耗亏,使筋骨肌肉得不到营养,经脉败。毒气熏于五脏,则会导致死亡。

【原文】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黄帝曰:何谓疽?岐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1]以坚,上如牛领之皮[2]。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注释】

[1]夭:黑暗而没有光泽。张景岳《类经》注:“夭以色言,黑暗不泽也,此即皮色之状、可以辨其深矣。”

[2]牛领之皮:意为触之较坚厚。

【按语】本段主要阐述痈和疽二者的鉴别方法和病位的深浅,所述虽寥寥数语,然对痈疽的鉴别已挈其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