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回望历史才知道我们到底走了多远
有时候,回望历史才知道我们到底走了多远。
今天,调整能源结构,有序关停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下的火电机组已成大势。然而,19年前,两台单机容量33万千瓦的准格尔工程却由朱镕基总理亲自批准,是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之一。
那山、那海、那人……生命中很多人和事又浮现在我眼前。
站在准格尔露天煤矿大平台上倚栏眺望,映入眼帘的全是煤,“煤海”这个词真是再恰当不过。大型工程车隆隆驶过,连吉普车顶部都要插上彩色旗杆,以免“庞然大物”拐弯时出现盲点,被压成“柿饼”。而人就更渺小了,我这一米六几的个头还不及半个车轮高……
这是我首次采写国家重点工程,真是发自内心的不自信。社领导、同事鼓励不必说,连国华电力公司党委副书记付大凤、负责宣传的杨兵舫也亲自陪我到报告文学大家、人民日报文艺部卞毓方老师家请教。
7月是北京最热的时候,卞老师年龄大了,不习惯开空调,从卞老师家出来,我们三人相视大笑,每个人的后背都湿了一大片!
看到我心里有了底,付书记一路跟我聊天逗乐,“年轻的姑娘爱美,你知道我年轻时干吗?推煤灰的!我干的活你们干不了吧?”原来,付书记还在鼓励我呢,不怕你不行,就怕你不敢面对!
2002年8月1日,北京开启“桑拿模式”,我飞往清爽宜人的内蒙古,傍晚时分到达准格尔工程所在地薛家湾镇。几天后,当我登上返程飞机,俯瞰草木葱茏的准格尔草原,这个西电东送的伟大工程、那些质朴可敬的建设者从此走进了我的世界,从此我开始与一系列国家重大电力工程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