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行为大心理,揭开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真相
第一节 小孩子的“怪癖好”
〇孩子为什么爱扔玩具
宋梅家的孩子9个月了,最近开始了一个新游戏——扔玩具,见什么扔什么,而且越扔越开心。只要东西拿到手上,他常常不遗余力地扔出去。宋梅以为是孩子不小心把玩具掉在地上的,于是就弯腰去把玩具给他捡起来,但是每次刚把玩具还给孩子,他又会用尽力气扔出去。这样反反复复好多次,宋梅这才发现原来是孩子在故意扔东西,于是就不再理他了。可是看到孩子眼泪汪汪地依旧用手指着地上的东西,宋梅只好又一次次地去把玩具捡起来给他。
很多9~10个月的孩子都会出现扔东西的情况,妈妈们总是苦不堪言。其实孩子喜欢扔东西并不是他存心捣乱,而是这个时期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扔东西代表着孩子长大了,他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扔东西”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就会对事物的因果联系非常感兴趣。比如偶然把球扔出去的时候,孩子发现球是滚动的。开始他并不知道是自己的原因引起了球的滚动,但是经过多次的“偶然”,孩子就发现了“必然”,发现自己扔的动作引起球开始滚动的效果。这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具有某种力量,并且发现自己和其他物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同时,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孩子还意识到了自己与动作对象之间存在区别,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步。而孩子在扔东西后,东西总会掉到地上,并且不同的东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或者产生不同的改变,这对孩子来说是很新鲜的体验,于是就有了对世界最初的探索。
另外,孩子总是反复地扔东西也可能是想向大人显示自己的力量,渴望得到大人的表扬。刚出生的时候,孩子的手部动作还不灵活,不能够拿住东西。但是随着个体的发展,他发现自己不仅能够拿东西,还可以把东西扔出去了。这让他异常兴奋,认为自己又学会了一项大本领,所以经常非常高兴地进行多次重复,同时也希望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给予他表扬。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扔东西都是孩子在探索和发现新世界或者显示自己的力量,有时候他们是想向大人传达某些信息。比如当孩子把自己手边的东西扔在地上的时候,他可能是因为发现自己长时间没人关注,于是想吸引家人过来和他一起玩;如果他把盖在身上的被子扔在地上,很有可能是告诉爸爸妈妈他热了,父母要细心留意孩子的需求。而在这种扔东西的过程中,孩子和父母之间就建立了“授受关系”,这也为孩子最初的社交活动拉开了序幕。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爸爸妈妈应该充分满足孩子“扔”的欲望,为孩子提供扔东西的环境。
当然,当孩子把大人的贵重的手表或者手机丢出去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发火,因为孩子不像大人那样有“爱惜物品”“不把东西弄坏”的意识。所以,为了防止孩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父母最好把贵重物品或者易碎的东西保管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然后可以让孩子玩一些不容易摔坏的玩具,比如铃铛、小球等。
但是凡事都有一个限度,在孩子扔东西的时候,父母可以制定一些必要的规矩。例如可以告诉孩子球可以扔着做游戏,但食物就不能扔在地上。如果你不能花许多时间为孩子捡东西,那么可以让他坐在铺有垫子的地板上,自己去玩扔东西。当孩子自己爬过去或走过去把东西拾起来的时候,要及时给孩子鼓励,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养成“丢”东西的坏习惯。
孩子喜欢扔东西,父母不必烦心,这只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当孩子学会正确地玩玩具和使用工具后,他的兴趣会逐渐转移到更有趣的活动上,“扔东西”的现象会自然消失。但是如果孩子到了2岁左右,仍然喜欢随意扔东西,那么就应该让孩子改变这个坏毛病了,因为这个时期已经不再是孩子扔东西的特定时期了。
〇孩子为什么总是说“不”
妈妈带着刚满3岁的女儿丫丫和她的表哥去踏青,路上,妈妈说:“丫丫,让哥哥拉着你的手走,这样不会摔倒。”丫丫想都没想就很坚决地吐出了一个字:“不!”妈妈听了,就继续劝她说:“哥哥拉着你会很安全的!”丫丫还是倔强地说:“就不!我就不!”于是妈妈就让丫丫表哥主动去牵丫丫的手,这下可把丫丫气坏了,竟然大哭起来,不仅把哥哥的手甩开了,还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走了……丫丫妈妈真是奇怪起了:“女儿最近怎么总是这样反常呢,这么倔强,情绪也很暴躁,以前那个温顺可爱的女儿去哪里了呢?”
正常情况下,一周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可以步行甚至小跑,他们发现自己即使没有妈妈的帮助,也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与此同时,孩子也开始对各种新鲜事物产生兴趣,思维也逐渐形成,并且开始试着表达自己的意见。
当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运动能力、思维方式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主张。这时候的孩子,任何事情都希望亲自去做,很讨厌大人的帮助,比如洗脸的时候会拨开妈妈的手;还不会用筷子,却偏偏要自己拿筷子吃饭,如果帮他摆正拿筷子的方法,他还显得很不耐烦,会大发脾气。
妈妈总是突然发现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无论妈妈要求他做什么,他都是一样的回答,“不!”很多妈妈为此烦恼不已,还有可能会对孩子大打出手。
其实当孩子说出“不”的瞬间,妈妈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他说出“不”说明孩子正在形成自我意识,从此开始逐渐独立,不再任何事情都依靠妈妈了。“不”可以说是孩子向妈妈发出的独立宣言。
面对孩子的独立,妈妈应该高兴并且支持孩子的尝试。当孩子开始说“不”并且一切都要自己去尝试的时候,妈妈一定不要批评孩子的失误,更不能对孩子的失误冷嘲热讽。比如当孩子拨开你的手一定要自己吃饭,最后却打翻了饭碗时,妈妈千万不能说:“非要自己吃,打翻了吧?”这是对孩子独立要求的否定,会延缓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如果妈妈不顾孩子的想法,总是用命令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这会让孩子感到耻辱,还会磨灭他想独立完成某一事情的意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父母自己吃苦头。因为如果孩子小时候不能表达自己的主见,到了容易产生困惑的青春期甚至成年后,他可能会因为情绪不能自控而出现更大的问题。
当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时候,他很可能会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这个时候妈妈要怎么办呢?难道就听之任之?当然不是,这就需要妈妈开动脑筋去引导孩子形成好习惯了。比如,当孩子自己不会穿衣服的时候,给他穿上后他又偏偏哭着要脱下来坚持要自己穿的时候,妈妈不要训斥孩子是在制造麻烦,而是要表扬他能够自己试着做事情;妈妈也可以不跟孩子说自己的目的,只把孩子放在特定的环境里。比如孩子应该睡觉的时候,妈妈可以直接把孩子抱到床上,这样就可以减少被孩子拒绝的机会。如果孩子仍然大喊:“我不睡觉。”妈妈可以说:“不是让你睡觉,你可以在床上玩一会儿。”
其实父母如果意识到孩子的反抗是长大的体现,每天都为孩子的成长而感到高兴,这样不论抚养的过程多么艰难,父母也不会感到累,反而会体验到看着孩子成长的乐趣。
〇“人来疯”宝宝心里在想啥
“小麻雀”是王爸爸送给女儿的昵称,这个孩子从小就活泼好动,今年已经4岁了,虽然依然是个小淘气,但是也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玩玩具或者看看书。爸爸经常觉得女儿长大了,开始懂事了,非常开心。可是,每次带女儿去亲戚家,或者参加婚宴,又或者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小家伙就会马上恢复“小麻雀”的本性,变得特别兴奋,欢呼雀跃,大喊大叫。一会儿打开电视,把音量放到最大;一会儿上蹿下跳,模仿动物的叫声;一会儿又把洋娃娃抱出来,在客人面前玩过家家……如果爸爸妈妈制止她这种行为,她反而会闹得更厉害。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种尴尬的场面,甚至平时乖巧、礼貌的孩子也不例外,一旦有客人来了就无理取闹、撒野,弄得父母很难堪,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人来疯”现象呢?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家长的过度溺爱或者严厉的管束都有可能会造成“人来疯”现象。我们知道,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就是全家围着孩子转,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导致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特别强。孩子在心里觉得自己的地位“至高无上”,而且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但是,在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到别人家里做客时,父母关注的焦点发生了转移,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待或应付客人身上了,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没有平常那么敏感,孩子感觉到自己一下子从“宝座”上摔了下来,心理落差很大,所以要通过任性、不听话等方法来引起父母、客人的关注,这实际上是在提醒父母:还有我呢,不要把我忘记了。
过度严厉的管束也会引起孩子的“人来疯”现象,平时家长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孩子就像笼中的小鸟,被抑制了爱玩的天性。如果家中来了客人,而且客人还夸奖孩子活泼,这时候家长又很宽容,不好意思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孩子会敏感地感觉到这种变化,利用这个机会来解放自己。
另外父母要反思自己的家庭生活是不是过于平静,日复一日,气氛单调,所以有人来做客才会打破往日的平静,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刺激,使孩子发“人来疯”。
那么,面对孩子的“人来疯”,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应该改善家庭教育方法,平时要多给孩子机会与外界接触,多与人交往,以减少看见客人时的新鲜感。家里有客人来时,让孩子与客人接触,学会问好和招待,使孩子懂得一些待客之道。同时还要注意把孩子介绍给客人,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不受冷落,大人们交谈的时候,如果不需孩子回避,就尽量让他参加;如果需要孩子回避,也不要把孩子单独支到一边,可以派出父母中的一个去陪他。
其次,当孩子发生“人来疯”的行为时,家长不要急于改变这种情况,因为直接的说教可能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为了改正孩子的“人来疯”情况,家长应该试着和孩子玩在一起,等孩子丧失了戒备心之后,再有针对性地慢慢沟通和解决问题,而不要只是一味强硬地要求孩子改正。
另外,在批评孩子的行为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应该抓住时机及时教育,让他清楚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要对孩子讲清楚,这种行为是对客人的不礼貌,大家都不喜欢。但是最好不要采取过激的态度,因为那样不仅会让客人尴尬,孩子也听不进去。如果孩子比较大了,最好不要当客人的面教训他,因为这时候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如果当着别人的面批评他,揭他的短,会让他觉得很难为情。
最后,家长也可以利用孩子的“人来疯”,引导孩子在客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和其他特长,出于一种爱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心理,孩子在客人面前的表现往往比平时好。
〇偷东西的孩子就是贼吗
小童今年5岁,聪明伶俐,是个帅气的小男生。这天下午放学后,妈妈把他从幼儿园接回家,就去厨房准备晚饭了。客厅里响着轻柔的音乐,一向顽皮的小童,今天居然也安安静静地在屋子里看起了画册。
妈妈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小童今天好乖哦。”小童拿起画册,兴冲冲地说:“妈妈,这本故事书好好看!”
看到那本书,妈妈的脸沉了下来,原来,并没有人给他买过这本书。“你怎么会有这本书呢?”小童紧紧抱着那本书,喊道:“这是我的!”
“瞎说,爸爸妈妈没有给你买过这本书。”
“我的……是爷爷买给我的。”
爸爸回家后,妈妈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
晚饭后,爸爸对小童说:“小童,我们去看看爷爷好不好?”
小童一听,似乎明白了爸爸的意思,连忙说:“我明天还要上学呢,不想去了。”
“爷爷给你买了这么好看的书,不去谢谢爷爷多没礼貌啊!”爸爸又说。
小童见事情没法再隐瞒,就羞愧地道出了事情原委:“今天下午,我看见欢欢的桌子上放着这本书,我很喜欢,就趁她不注意拿回来了。爸爸,我错了……”
“这怎么得了,才5岁的孩子就学会说谎,还偷别人的东西,长大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妈妈指着小童怒气冲冲地说。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有小偷小摸的倾向,其实这不过是情绪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著名心理学大师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是从表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分不清什么是“你的”“我的”“他的”,他觉得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可以把它带走,年龄越小,这种现象就越普遍。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的“顺手牵羊”称之为“偷窃”。
但是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听之任之也是不可取的。必须让孩子知道,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拿走别人的物品是绝对错误的行为。妈妈必须要在孩子的世界里建立“所有权”的观念——让孩子清晰地知道,什么是别人的,什么是自己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在拿别人的东西之前,需要得到对方的同意。
其实,建立所有权观念,应该从小做起。在家里,应该有明确的“所有权”概念,这个东西是爸爸的,那个东西是妈妈的,这个东西是孩子的。另外,要建立孩子的所有权概念,妈妈还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所有权。例如当需要拿孩子拥有的物品时,要先征得孩子的同意,归还时还要对孩子表示感谢;如果有小朋友想要借孩子的物品,告诉他们这个东西是孩子的,让他们去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旦孩子感到自己的所有权得到了尊重,那么他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所有权。
〇怎样剪断妈妈的“小尾巴”
4岁的男孩天天最近经常缠着妈妈,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尾巴”和“醋坛子”。天天以前都是自己睡觉,最近忽然要求妈妈和他一起睡。有一天,妈妈给他讲完故事,看他已经闭上了眼睛,便想悄悄离开,不料妈妈刚一动身,他就猛地睁开眼睛,拉住妈妈的衣服央求道:“妈妈,我想和你一起睡。”
另外如果妈妈带着他到公园,他也不愿意离开妈妈去和其他的小朋友玩。如果勉强去和小朋友玩了,一旦看到妈妈在对某一个小朋友笑,就会马上冲过来抱着妈妈,对那个小朋友“示威”:“这是我的妈妈!”
妈妈对此非常发愁,她想儿子这么黏人,长大之后怎么成为一个有担当能独立处理问题的男子汉呢?
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因为这时候的孩子进入了情感表达的敏感期。当孩子到4~5岁的时候,他的情感世界就会被父母的爱唤醒,他对情感也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特别喜欢跟妈妈和爸爸在一起,总是喜欢和父母黏在一起,感受来自父母的温暖。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会忽然变得特别依恋妈妈的原因。
此外,这时候的孩子还希望父母能够把爱都给他,不能分心,否则他就会怀疑父母是不是不再爱自己了。所以如果妈妈去忙别的事情,或者跟其他的小朋友稍微亲近些,甚至妈妈笑着跟别人说话他都会很难过,会马上跑过去阻止妈妈去做这样的事情,有的时候甚至会哭闹不止。
那么这时候的父母应该如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顺利地走过情感敏感期呢?
首先父母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当孩子处在情感敏感期的时候,一般都会表现得比较“脆弱”,所以父母一定要理解孩子,尽量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比如当孩子晚上要求妈妈抱着他睡觉的时候,如果妈妈同意,他的感情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其实,表面看来是孩子要求妈妈抱抱,孩子真正的意思却是说自己想要得到妈妈更多的爱,当妈妈哄孩子睡觉时,可以一边拍着孩子一边说:“妈妈喜欢宝宝,妈妈会永远爱宝宝的!”这样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得到了满足,孩子就会很快安然入睡。
其次,父母要给孩子表达感情的自由。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并不完善,但是他们又急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处于情感敏感期的孩子总是喜欢亲吻父母,会经常往父母的怀里钻。其实,这不仅是孩子向父母索取爱的过程,也是向父母表达爱的过程。这个时候,父母应该高兴地接受孩子的感情,配合孩子,一定不要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解读孩子的行为,或者根据自己的心情去回应孩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孩子对妈妈产生依恋是正常的而且是成长过程中的必要阶段,也为孩子将来能够成功地与他人和睦相处打下基础,但是孩子的这种依恋不能长时间地存在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孩子还是强烈拒绝和父母以外的任何人亲近,这个时候就属于过度依恋了。这种过度依恋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现象,所以,妈妈千万不要以为孩子眼里总有自己而感觉甜蜜。要知道,这种甜蜜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成长的问题。
〇孩子为什么离不开他的破枕头
2岁的小哲有一个蓝色的枕头,这个枕头从小哲一出生就陪伴着她,小哲非常喜欢这个枕头,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甚至有时候去奶奶家过夜也要抱着自己的破枕头去。现在这个枕头的枕套已经破了,而且看上去很脏,妈妈就自作主张换了一个新枕套。不料小哲发现之后大哭大闹,一定要原来的那个枕套。妈妈没有办法,只好把那个旧枕套补了一下还给了小哲。
孩子依恋枕头或者布娃娃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儿童恋物现象,但是父母不必害怕,因为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小孩子都会出现这样的恋物现象。这种恋物现象与孩子早期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幼儿时期的孩子会通过各种感官体验来满足探索世界的需求或者安抚自己的情绪,比如,吸奶嘴、手指是为了满足口腔吸吮的欲望:抚摸被角、毛巾、毛毯、棉布等物品是为了寻找触觉的舒适感。
一般来说,8~9个月大的孩子就会开始对柔软、触感好的东西表现出强烈的喜爱,比如衣服、毯子、玩具娃娃等。这些物品被称作“过渡期对象”,它们能为孩子带来心理安慰。在孩子的心里或者潜意识中“这些东西就是妈妈,妈妈是我的。”
为什么这些物品被称作“过渡期对象”呢?这是因为此时的孩子正处在离开妈妈、获得精神独立前的过渡状态,如果孩子想要离开妈妈、获得独立,就必须要找到能暂时代替妈妈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孩子们眼中的“无价之宝”,是无论什么东西都取代不了的。
孩子在睡觉或者承受较大心理压力的时候,会表现得更加依恋这些物品。比如,当孩子身处医院等让他感到害怕的环境中或者是陌生的地方,他就会通过抚摸喜爱的物品来让内心安定下来。
通常情况下,孩子在4岁左右注意点得到转移,对过渡期对象的需求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在孩子4岁前强行阻止恋物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因此是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长大之后依然有恋物行为并且还出现了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和忧郁敏感的情况,这就要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了。因为只有当孩子与父母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时,他才会对一件物品产生病态的依恋。如果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减弱,孩子的恋物行为就会变得更严重。这时候父母要去请教专业的医生,并且要为孩子准备“迁移载体”,使孩子无法对依恋物“专情”。当然,最重要的是加大对孩子的感情投入,增加与孩子的接触和互动,让孩子形成安全感。修补好出现了问题的亲子关系才是解决孩子病态恋物癖的根本。
如果孩子只是单纯地依恋某件物品,并没有出现性格上的缺陷,那么父母其实也没有必要紧张,只要未来孩子的配偶不介意,父母也没有必要强行制止这种行为,因为那可能只是孩子形成了一种习惯而已,并不是心理问题。
〇比“网瘾”还可怕的“考试瘾”
东辉是海口一所重点高中高二的学生。他家离学校很近。每天放学后,匆匆吃完饭,他就钻进自己的卧室开始学习。一般情况下他都会学习到凌晨两三点,早上五六点又起床准备上学。妈妈看他这样拼命,总是劝他注意休息,但是无论怎么说都无济于事。他的爸爸还很骄傲地跟别人说:“我们家孩子太爱学习了,不让学还很生气。”
东辉的这种学习状态可以追溯到初中时候。那时,东辉经常考全班第一名,但他对此很不满意,他一直以考全市第一为目标,对于学习丝毫不懈怠。上初三时,为了考上最好的高中,东辉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学习。初三本来就很紧张,所以东辉的妈妈没有太在意孩子的这一做法,但上了高中后,东辉仍然如此拼命,甚至在暑假期间,他仍然每天都发奋学习。他对自己的要求是,高一就要把高中三年的知识学完,保证自己在这所全国重点高中拿第一。他妈妈当时觉得苗头不对,想带东辉去看心理医生,但东辉的爸爸反对,他认为这是孩子太爱学习的原因,不能批评,更不容另眼看待。
但后来,东辉这个高二的孩子身体日渐瘦弱,神情过于亢奋,终于有一天承受不住,住进了医院。
目前的应试教育压力极大,学生们容易对上学和考试产生消极抵触心理,这很容易理解,而像东辉一样,强迫自己超负荷学习,最终导致身心崩溃,这就属于不太正常的心态了。因为人天生就有“趋利避害”的心理机制,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人会对来自外界与自身的压力和不利因素本能性地进行反抗和逃避;人会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着本能性的向往,想占有,想获得,并且会采取一定的行动来实现它。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机制。
对东辉来说,学习的压力很大,正常的心理反应应该是逃离这种压力,而东辉却恰恰相反,主动去接近这种压力,这实际上是一种“趋害避利”的心态,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机制。东辉的这种“瘾”并不是“学习上瘾”,而是“考试上瘾”。学习上瘾的孩子,享受的是知识带来的快乐,而“考试上瘾”的孩子所追求的,不是追求知识时感到的快乐,而是家长、老师等外部世界的奖励和认可。
家长常常会害怕孩子染上“网瘾”,但很少有人会担心孩子有“考试瘾”,甚至有些家长还希望孩子能有“考试瘾”,认为只要孩子喜欢考试,他就会喜欢学习,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了。其实,这种“考试瘾”甚至比“网瘾”还害人。网络成瘾的孩子,在心理机能上基本上是正常的。这些孩子染上“网瘾”的原因通常是在家里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父母给的压力太大或者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所以这些孩子本能地产生“趋利避害”的心理,逃离家庭和学校,进入网络世界寻找温暖;而“考试成瘾”的孩子则颠倒了这种本能,他们几天没考试、不学习就非常难受,这是不正常的心态,干预起来也比较困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任由这种心理机制发展下去,他最后一定会成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成绩将成为他精神上的唯一支柱,一旦这个支柱坍塌,孩子就有可能走向精神分裂。
要防止孩子染上“考试瘾”,聪明的妈妈首先要懂得把孩子的成绩看淡些,不要只根据孩子成绩好坏奖罚孩子。孩子取得了好成绩,那种开心的心情就已经是最好的奖励了,父母完全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地给予孩子很多外部奖励。外部奖励太频繁,孩子内心的喜悦就会被夺走,最终孩子的学习动机也会变得很不单纯。当然孩子没有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家长也不应该责骂,而是应该给予理解。
此外,妈妈要鼓励孩子多发展其他的爱好,或者让孩子适当地参与家务劳动,总之不要让孩子把追求好的学习成绩当成是人生唯一的任务。只要学习成绩不是孩子唯一的精神支柱,孩子就不会患上“考试瘾”了。
〇孩子总是欺负同学怎么办
8岁的轩轩散漫、冲动、好斗,言行极具攻击性,一年级下学期就闻名全校。成绩门门红灯高挂,调皮捣蛋得出奇。老师见他头疼,同学见他害怕,上课破坏纪律,下课欺负同学,一会儿把同学的球抢过来扔掉,一会儿把女同学正在跳的橡皮筋拉得有十来米长,一会儿又故意用肩去撞对面过来的同学。如果谁说他一句,他就会对他拳打脚踢。
孩子之所以欺负人,其实是调动了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将自己所遭受的虐待和承受的痛苦转移到别人的身上并从这个过程中取得自己心理上的平衡。孩子往往不懂得如何恰当地运用心理机制,那些曾经受过家庭虐待、遭受父母遗弃的小孩多数会选择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他们不敢或没有机会将父母带给他们的愤怒直接返还给父母,就把这种愤怒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了。这些“替罪羊”多为更加弱小的孩子,甚至是一些小猫、小狗等宠物。
孩子转移不安的方法通常是采取攻击性行为,也就是欺负别人。攻击性行为不单单指动手打架,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微长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会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有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从性别上来分析的话,采取暴力攻击的多数是男孩,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通常具有这些暴力行为的孩子,家庭都不太和谐。培养出暴力孩子的家庭通常也有暴力父母,孩子经常会被父母的暴力手段惩罚,这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并把这种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别的人身上,找别人出气;有时候父母喜欢看一些暴力电影,经常玩暴力游戏,这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行为。此外,家长过度的溺爱也会铸就这种惹事“小霸王”。有时候,父母看似为孩子好的一句话也会引起孩子的暴力行为。
有儿童心理专家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那些总是去欺负别的小朋友的孩子,其实在心里觉得自己是非常弱小的。的确,只有那些觉得自己非常弱小的孩子,才会通过欺负别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但是很明显,孩子的这种自我意识是非常不健康的。
那么,有哪些因素使得孩子把自己定位为弱小的人呢?不管家长愿不愿意承认,家长都要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是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批评可以使孩子变得强大,但事实却正好相反,孩子不仅没有变得强大,他反而会觉得自己是不被父母接受的孩子,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这让孩子顿时觉得自己很渺小。同时家长的批评让他对人际关系产生很强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很有可能会伴随他一生。在人际关系恐惧感的影响下,他不会交朋友。但是如果孩子错过了学习如何交朋友的最佳时机,他以后都不会在社会交往中有很好的表现。
为了改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父母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停止自己的那些攻击性言行,创造一个良好家庭气氛;要注意控制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要鼓励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要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让孩子慢慢放弃用暴力解决问题。
〇孩子得了“多动症”怎么办
5岁的明明是个很难管教的男孩。他几乎没有一刻安静的时候,总是动来动去,即使是在房间里,也总是不停地跑跑跳跳,不是撞到茶几,就是打翻杯子。他出门之后再回家,腿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连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磕的。他吃饭的时候也不老实,总是扭来扭去的,不能安静地吃东西。连睡觉的时候,他都在不停地动,一会儿踢开被子,一会儿把枕头弄到地上。
明明的妈妈听人说,得了多动症的孩子就是这样“屁股长钉子”,怎么也坐不住,因此她觉得孩子患上了多动症。但是医生说,明明只是活动量过大而已,并没有多动症。
那么,什么是多动症呢?它和活动量过大有什么区别呢?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他们的可爱之处。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不是活泼好动,而是不听家长、老师的劝阻,不分时间、地点地乱动乱跑,这些儿童很可能就是患上了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障碍,是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特征的行为障碍,一般在学龄前出现,其中男孩多于女孩。
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就是活动过度,多动症儿童经常不分场合地过多行动;但是不是所有的活动量过大都是多动症,那只是多动症的一个表现而已。多动症患儿的行动往往没有目的性,做事经常有始无终。而活动量大的孩子行动是有目的性的,自己还会对行动进行计划。
此外,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多动症的一个显著特点,与正常儿童相比,多动症儿童极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分散注意力,总是不停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他们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也不能专心去做;而那些仅仅是活动量过大的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能够全神贯注的。
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易激动、易冲动等都是多动症儿童的典型特征。有研究表明,80%的多动症儿童都喜欢顶嘴、打架、纪律性差,有的甚至还有说谎、偷窃、离家出走等行为。同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儿童还常常出现学习困难,但是要注意的是多动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是正常的。
多动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影响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青春期时,患儿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逃学、反社会行为等。到成年期,虽然很多患者会发展出一套行为机制来隐藏多动症症状,但是他们依然无法避免多动症带来的影响:难以与他人融洽相处,因此社会关系紧张;很难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因此无法维持固定的工作并且收入低。
那么面对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妈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多动症带来的影响呢?
首先妈妈要正视现实,给孩子更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和检查,听听医生的分析。如果确定孩子患有多动症,就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目前对多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但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不能胡乱给孩子用药。
另外还有一系列的心理治疗方法,妈妈要协助孩子完成。首先是提高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妈妈可以试着给孩子一个简单的题目,让孩子在完成题目之前做好一系列的动作。首先停止其他活动;然后看清题目,听清要求;最后,回答问题。这种训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当孩子要看书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把书本、凳子摆好,打开台灯,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再看书。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时,任务要由简到繁,时间要短到长,自我命令也要由少到多。
另外在生活中,多动症儿童的父母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正视孩子,不能歧视他,要有耐心地进行教导。
(2)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不要用对正常孩子的要求来要求患有多动症的孩子。要先把他们的行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后再慢慢提高要求。
(3)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本来就很难集中,因此在孩子吃饭、做作业时,父母千万不要主动分散他们的注意。
最重要的是,多动症患儿的父母一定要明白爱才是影响孩子治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父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病情,关心孩子,爱护孩子,这样孩子才能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