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读者问自己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所在企业的业务本质是什么?即我所在企业是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需要读者认真思考。人们总是愿意按照“做什么产品”来定义企业,比如企业是卖手表、卖糖果或者卖服装的……这些都是按照产品分类划分的企业业务类型。但真相确实如此吗?产品分类能够代表企业的业务本质吗?
请读者深度思考一下,你所在的企业该如何超出产品分类定义业务本质?企业到底为谁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这才是定义企业业务本质的关键。只有当你明确了这个问题,才能知道企业的目标顾客是谁,竞争空间在哪里,到底要为顾客创造什么样的独特价值,而企业的增长又来源于哪里。
第二个问题:驱动我所在企业业绩增长的根本性力量是什么?
业绩增长的驱动力是什么?行业荣枯周期?技术升级?消费者购买偏好的变迁?整个行业价格带的上移?还是市场的下沉?也就是说,驱动企业业绩增长的根本性来源是什么?企业是如何获益的?
第三个问题:我所在的企业该如何从机会性增长转变到战略性增长?
如果你所在企业过去的成功是因为抓住了一些短期机会,那么企业的成功就是不可预测、不可管理的,这种类型的增长就叫作“机会性增长”。那么,企业该如何把这种机会性增长变成可以被系统性预测、管理,可以规避风险且有效的长期战略性发展计划?
企业的业务本质是什么?驱动业绩增长的根本性力量是什么?企业该如何从机会性增长变成战略性增长?这3个问题是你一定要不断思考和复盘的。
我希望读者可以带着这3个问题阅读本书,也希望在合上本书之后,读者可以得出答案或者获得启发。
正如我在序言中所讲,卓越的营销是企业良性增长的引擎。我们都在谈论营销,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营销?有些人认为营销就是媒介推广;有些人认为营销就是渠道管理;还有些负责品牌打造和做销售的人也说自己是做营销的。但是这些工作属于营销吗?其实它们都是营销当中重要的工作,但是都不能代表营销的全部。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对营销的最新定义是:“营销是以顾客价值为中心,驱动良性增长的一系列商业策略。”也就是说,营销是企业当中唯一可以连接企业资源、产品和顾客,并让这一切变成收入的商业活动。企业在任何场景下想要实现增长,归根结底都是要完成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并且增长最终要落实到顾客和企业的交易关系上。所以,市场营销是通过顾客选择、营销定位、产品、渠道、定价和传播方式的多要素组合策略,以此形成驱动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商业范式和业务实践。
这段话听起来比较抽象,接下来我会进一步用现代营销最核心的3个基石进行详细描述,让读者理解:到底营销在企业当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它是如何驱动企业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