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袭营
“太史子义……其心可诛!”
笮融只看了一眼,便知道太史慈弄出这般骇人的景象是想做些什么。
“人头铃”的效果也确实出众,风声一响,便是笮融身边这些恶徒都浑身一个激灵,浑身瘫软使不上力气。
“全军后撤三里扎营!”
就眼下这么个情况,笮融已经不想着再攻城,而是徐徐图之。
句容城墙上。
汉军士卒见笮融退去,纷纷高呼。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般上兵伐谋的战法,对己方士气的提升甚至还要远大于对敌人的震慑!
唯有身为主帅的太史慈依然眉头不展,立于城墙上观望着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笮融贼兵。
“将军,贼寇退去,本该庆祝,为何还这般踌躇?”
太史慈听陆老询问,只是手扶女墙,没有回答。
从一开始的战术规划中,太史慈一部承担的任务就不是守,而是攻。
太史慈要做的,并不是保证句容县城不被笮融攻破,而是反过来要让笮融退兵,这才好南下帮助孙贲部击溃兵力更多的严白虎部,以完成刘繇整个自保的战略。
现在笮融退兵,在士卒眼中自然是好事,但对太史慈却不一样。
如果可以,他还是希望笮融能趁这个机会狂妄自大一番,直接领兵蚁附城墙。
如此,太史慈就能在这个敌我士气差距最大的时候给对面迎头一击!
但这番话,包括太史慈部的真实布置都属于军事机密,他不会与旁人说起。
手指在夯土筑成的女墙上不断敲打,望着天边已经快要完全落下的太阳,太史慈回头吩咐:“现在换防,让一千士卒先去休息。”
陆老心下一惊:“将军莫不是想要……”
“嗯。”
太史慈承认了这一点。
“今夜,俺要率兵前去袭营!”
笮融既然不主动来攻,那便只有自己主动出击了。
陆老有些迟疑:“将军,今日白天刚刚一场血战,夜晚继续出击的话,只怕士卒会有怨言啊。”
不光是有怨言的问题。
太史慈既然要做出这般凶险激进的军事布置,肯定是需要麾下最精锐的三百厚甲精锐的。
这帮士卒白天才打完仗,只怕自身气力都没有恢复几分,如何能够顺利完成这样的任务?
“老杖,你且放心就是!”
太史慈语气中尽是豪迈。
“俺昔日便与主公说过,要练出一伙精兵出来。”
“眼下虽然时间紧凑,但丹阳兵到底是天下有名的优良兵源,这些人身上多少都有了几分精兵的底子。只是这般程度的战事他们还能坚持下去!”
陆老闻言就也不再劝阻。
他倒不是真的不希望太史慈出去袭营,只是不愿看到太史慈太过激进以至于伤了自己。
见太史慈心里有底,陆老转身就朝帐外走去。
“老杖干什么去?”
“夜晚袭营,总要吃饱饭再去的。老夫我这就去再收集些柴火,准备炊食。”
陆老穿着甲胄,努力让自己佝偻着的腰背站直。
“老夫想明白了,与其自不量力的在将军面前求死,还不如用这把老骨头帮将军还有麾下士卒做些事情。”
“只是之后的事情,便要拜托将军还有诸位了。”
太史慈在背后大帐表情肃然,朝着陆老的背影行了一礼:“子义绝不辱使命!”
夜半三更至。
杀人放火时!
朦胧月色下,句容城的大门悄悄打开,一支千余人的军队在太史慈的率领下用最快的速度潜行大地,朝笮融军营摸去。
路上,偶尔遇到笮融布下的斥候、哨岗,太史慈也毫不理会,放任他们去与笮融报信。
此刻时间便是最宝贵的!太史慈根本没有在这些零碎之人身上浪费半点时间。
当斥候赶到笮融大营时,这座大营的贼兵大都还因为白天的赶路呼呼大睡。
便是有鸣锣响鼓,这些贼兵亦是没有反应过来。
足足拖拉了一刻钟,军营中才似炸锅一样沸腾起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太史慈已然是率军赶来!
勒马驻于敌军营帐前,太史慈左臂持弓,右手提箭,已是做好了准备。
“咻!”
夜色中,杀人的风声迅速蔓延。
敌军士卒在夜色下,都是手举火把,以便让自己视线清晰。
殊不知,火把在此刻,已然成了他们的催命符!
太史慈每射出一箭,便有一处火光熄灭。
顷刻间,太史慈一人便如同狂风般卷灭了十几处火光,让笮融营寨门前出现了短暂的黑暗!
“司马威武!”
眼见贼兵被太史慈射的不敢露头,其背后的士卒立刻越过太史慈,朝营寨冲了过去。
匆忙设立的营寨不比城墙,低矮不说,也不甚结实。
几个力大的丹阳兵用盾牌顶在营寨边的木墙上,只是奋力往上一趟,营寨便瞬间露出一大片口子,可以让更多士卒冲入其中。
若是有箭楼、辕门等高处的贼兵想要射箭伏击,不等他们瞄准,太史慈的箭矢就先发而至,将他们射落。
不过呼吸间,太史慈麾下士卒就在没有太多阻碍下杀入笮融的大营。
“切莫恋战!先寻找对面的粮草军械!”
哪怕战事顺利,太史慈也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
相反,他的作战思路一直都十分清晰。
仅凭自己麾下千余人的士卒,便是逞得一时之凶,也难以冲杀太多贼兵,更不用想直接将其击溃。
太史慈率领士卒袭营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寻找敌人的粮草。
《孙子兵法·作战篇》: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眼下,太史慈不求能食粮于敌,只求能将对方随军粮草给烧掉,那便是最利于战局的发展!
笮融大营中的贼兵虽然不行,但他布置的军营几乎就如同兵法上的教科书一样,完美到无懈可击。
这般的布置,好归好,但也一样有一个重大的缺陷——
“往西走!西面就是贼军存放粮食的地方!”
既然大家都是从书上学来的本事,那你晓得,我自然也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