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模拟人生,老朱心态崩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2章 本王没有人格

刘基有些惊疑不定:“殿下,你不会不知这份供词的含金量吧,这是能卖的吗?”

吴王的无耻,超出了他的想象。

大朝会上,刘基才联手胡惟庸弹劾了吴王,是李善长带着淮西党的人抗衡浙东党,这才护住了吴王,结果现在吴王反手就要把淮西党的罪证卖给刘基。

哪怕刘基为官多年见多了人性的肮脏,也从未碰到过像朱橚这么没有道德底线的人。

殿下,你玩的是真歹毒啊!

刘基心中起了疑心:“殿下,你这份供词,怕是不止卖给了老夫一个人吧?”

他严重怀疑,吴王

朱橚拍着胸脯说道:“老伯爷把本王当做什么人了,公若不信,本王愿意用自己的人格来担保,这份供词绝对卖给伯爷绝对是独家!”

刘伯温有些将信将疑:“不是老夫不相信殿下,主要是……”

他实在编不下去了。

以吴王的作风,很难让人相信他有什么人格啊。

“诚意伯若是不相信本王的人格,那本王就用我朱家列祖列宗的人格来担保!”朱橚当即说道。

刘基一看吴王玩的这么大,把朱家的祖宗们都给请来了,旋即便打消了心中的怀疑,愧疚的说道:“殿下莫要说了,老夫信就是了。”

刘伯温是当代大儒,儒家最为重视孝道,认为立身以孝悌为本。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打死他都想不到,有人会拿自己家的祖宗来扯谎。

不过话说回来,朱橚也没有扯谎。

就老朱家的列祖列宗,别人他没见过不知道,目前还活着的朱家祖宗,就只有朱元璋一个。

朱元璋哪有什么人格,老朱的道德水平跟朱橚相比,可以说是不分仲伯,都是低的令人发指。

“不知殿下手上这份供词,打算以何价位出售?”

刘伯温有些尴尬的说道,“实不相瞒,老夫囊中羞涩,怕是给不出来多少金银……”

他掌权的那些年,不贪财,只贪名。

刘伯温自视清高,最瞧不上贪污敛财之人,金钱对他来说没有丝毫的意义,他在乎的是名誉,誓要在历史上让刘基这个名字占有一席之位。

“本王不要钱,跟诚意伯若是谈钱,那未免也太俗了。”朱橚笑眯眯的说道,“本王只想让诚意伯帮我一个小忙,无论事成与否,这份供词本王都会奉上。”

刘基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缓缓说道:“殿下先说要让老夫帮你什么忙吧。”

他确实很看重朱橚手上的这份供词。

有了这份供词,刘基便有了威胁胡惟庸的把柄,也可以用供词来制衡淮西党,当做绝境的杀招。

但世间万物都有个价,如果朱橚的要价太高,那刘基宁愿不要这纸供词。

天底下所有的政客都精通经商之道,他们擅长利用手上的政治资源去交易到更多的政治资源,这个道理跟钱生钱是同样的意思,以小博大,以大养小,把身边所有能利用的东西都变成自己的政治资源。

没有任何一个商人愿意做亏本买卖,刘伯温也不会冒太大的风险去跟朱橚做交易。

“本王想请诚意伯帮我弹劾一个人。”

“谁?”

“蓝玉。”

刘基有些错愕:“蓝玉?殿下要老夫弹劾他作甚?”

朱橚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别的不说,诚意伯就告诉本王,愿不愿意帮本王去弹劾此人。”

刘伯温陷入了沉思。

蓝玉虽然在北伐中屡立战功,但目前而言,还不足以让他感到忌惮。

但蓝玉背后站着的人,却让刘伯温觉得棘手。

蓝玉的外甥女常氏,可是正儿八经的太子妃啊,虽然说弹劾蓝玉肯定不至于让刘基就此得罪东宫,但太子殿下心里肯定是不会舒服的。

毕竟,刘伯温能来京城,就是朱标的那封信立了大功,可现在吴王却要他反过来背刺朱标,以刘伯温的为人,实在有点干不出来这种不齿之事。

其次,蓝玉最大的靠山,还是郑国公常茂。

常茂是常遇春的长子,虽然人死的早,但常遇春为大明的建国立下了赫赫大功,泼天的富贵就这么留给了儿子,直接让常茂晋升为了国公。

要是弹劾蓝玉,恐怕连这位郑国公也给得罪上了。

为了一纸供词,疏远太子,得罪常茂,值吗?

刘伯温咬紧了牙关,展现出惊人的魄力:“可以,明日的朝会上,老夫便让我浙东官员,集体弹劾蓝玉!”

“好,就这么说定了!”

朱橚当即当供词递给了刘伯温,“既然诚意伯如此有魄力,本王也得痛快些。”

刘伯温接过供词,虽然心里踏实了许多,但还是有些许的疑虑:“殿下,你确定这份供词当真只有一份?”

“诚意伯是信不过本王的人格,还是信不过我朱家列祖列宗的人格?”朱橚有些不悦,“若是不信,供词还我,本王也无需你去弹劾什么蓝玉了。”

“不不不,老夫不是这个意思,殿下误会了。”

刘伯温连忙解释道,“老夫的意思是,锦衣卫是否会背着殿下搞些小动作,比如说让胡惟庸府上那管家签署第二份供词,毕竟人在他们手上,签几份供词还不是他们说了算。殿下也知道,这供词不是只有一份,那他的价位也是远远不同的……”

“绝无这个可能!”朱橚信誓旦旦的说道,“锦衣卫的指挥使平安是本王举荐的,本王了解他的为人,平安绝不会做出此等无耻之事!”

平安确实做不出来这种无耻的事。

但朱橚足够无耻。

刘伯温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殿下要是这么说,老夫也就是放心了。”

……

出了诚意伯府,朱橚左顾右盼,确认无人后从袖口掏出了第三份供词。

这份供词,与他卖给李善长、刘伯温的“独家”供词一模一样。

朱橚感慨道:“老相国与诚意伯都是忠厚人啊,说信就信。”

这就是古代人与现代人最大的区别。

古人纵然再怎么极端,但毕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道德素质还是很高的。纵观数千载以来,像司马懿这种司马东西才出了几个?

而现代人的道德底线,那没的说,说了等于没说。

朱橚脸上洋溢起笑容,朝着胡惟庸的府邸方向走去。

这份供词,他还要再卖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