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社交的孩子才有竞争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父母必须了解的儿童社交发展规律(0~11岁)

一个不善交往、不合群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学校等社会群体后,不得不面对更多压力,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一个不善社交的孩子,如果一直没有发展出较好的社交能力,在成年后会因缺少与人打交道的经验而处处受挫,被迫形成“宅”的习惯。

注意:是被迫形成,而不是主动选择。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

一种是内心丰富,能够独处,也有对外社交的能力,“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

另一种是无力面对社交中的一些矛盾,所以不得不“宅”,这样的人内心是孤独的,一个人独处时不敢闲下来,因为会有巨大的空虚感。

我们要避免的是第二种——不得不“宅”。

想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就需要先了解一下儿童社交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各年龄段的需求,给予不同的支持和帮助。

2岁以前,处于单独游戏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没有社交的需求,他们的注意力大多放在自我的发现和建构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出现啃、咬、扔、撕、捏、爬、钻等行为,这都是他们在依靠“敏感期”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为以后走向外部世界做准备。

在这里,我简单地解释一下什么叫“儿童的敏感期”。儿童的敏感期是指0~6岁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对他们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简单点说,就像眨眼、打喷嚏一样,是出生时自带的功能。宝宝会利用敏感期来促进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所以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大脑神经元会连接得更丰富,大脑功能也会发展得更好。

如果在2岁前的这个阶段,妈妈可以很好地感知宝宝的各种需求,并与之互动、玩耍,给予情感上的及时满足,宝宝就会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认为自己是受这个世界欢迎的,从而建立起友善的“内在关系模式”,为以后的社交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妈妈很难感知到宝宝的需求,或者在孩子反复哭闹时,忍不住吼孩子,甚至使用“哭声免疫法”——在宝宝哭的时候,把孩子放在一边,故意不去理他,等宝宝不哭了再把他抱起来,那么宝宝的哭闹看似减少了,其实他的内心充满了绝望,安全感被严重破坏了。他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可靠、不安全的,内心充满恐惧和敌意,在以后的社交中,他也会困难重重。

2~3岁,处于平行游戏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想法,但他们所谓的一起玩,就是两个人待在一起,然后各玩各的,没有互动、没有配合。家长也不用勉强孩子跟他人互动,因为你的勉强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和恐惧。

2~3岁的孩子,虽然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对外面的世界也开始产生好奇,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安全感不足、胆量不够,所以会因为心里的各种害怕而更黏妈妈。如果你要求孩子去跟别的小朋友玩,他们会认为你不再爱他们了,想把他们推出去,这会让他们对社交产生焦虑。

所以,我们要允许孩子在这个时期不交朋友,多跟孩子互动、玩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内心有爱。养育人可以像前面案例中小衫妈妈那样,带孩子到小区楼下、公园、游乐园等地方,让孩子熟悉一下外部环境,给孩子创造接触小朋友的机会。不过,不是以交友为目的,而是以观察和模仿为主,为下一步的社交做好准备。

3~4岁,进入联合游戏阶段

3岁左右,孩子进入社交敏感期,开始尝试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会和小伙伴有互动、交流、交换玩具等行为,但大多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想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和玩具,所以经常跟小伙伴闹矛盾。前一分钟还玩得很开心,后一分钟就有可能因为一个玩具、一句话而争执起来,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特别黏人,要求父母多陪伴,不再跟小朋友玩耍。

但他们并不是从此不再交朋友了,而是需要一点儿时间来消化这种冲突带来的负面情绪。所以,你要做的是给予孩子情绪上的安抚,并满足孩子的陪伴需求,这就像是在给他们的内心充电。电力足了,他们就会去寻找之前的玩伴,或者结交新朋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段的社交大多是一对一的形式,所以两个孩子之间争朋友的事情会经常发生。他们希望朋友是属于自己的,不想跟别人“分享”,也不愿意有第三个人进入他们之间的游戏。到了5岁左右,孩子们就开始三四个人一起玩了。所以,父母无须担心,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如果孩子5岁以后依然有这方面的问题,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读一些社交类的绘本,或者在家中带孩子玩人偶剧的游戏,让孩子逐渐意识到,即使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甚至更多人一起玩,也很有趣,有许多适合多人玩耍的游戏。还可以设定简单的规则,大家排队轮流玩。

如果孩子3岁多了,依然不懂得如何交朋友,父母也不用太担心。现在的养育大环境导致许多孩子都是在楼房里长大的,外出又不得不考虑安全因素,父母会给孩子做一些安全教育,这就增加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恐惧。所以,在社交发展中,有些敏感、内向的孩子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观察和适应外面的环境。

你可以先带孩子观察一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一起玩耍的。可以跟孩子讨论,他们玩耍时有着怎样的规则、分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通常会聊些什么等。等孩子与小朋友有些熟悉了,再鼓励他尝试加入小团体,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如果孩子不愿意主动加入别人的小团体,你也可以带一个好玩的球,跟孩子一起玩,吸引其他小朋友过来。然后制定一个简单的小规则,比如每个人轮流拍三次,或者一起玩传球的小游戏,让孩子感受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你还可以通过给孩子读一些社交培养类的绘本,让孩子了解更多社交方面的信息,让他更有勇气,敢于走出去,主动交朋友。

如果这些你都做了,孩子依然不愿意或不懂得怎样跟别人一起玩,也没有交到过朋友,那就说明孩子社交需要的一些基础能力,像安全感、语言表达、情绪管理、“内在关系模式”等没培养好,需要家长“降级养育”,帮孩子把缺少的能力一点一点补上。后面会有章节详细讲解,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4~6岁,进入合作游戏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发展出更多的社会能力。他们在与其他孩子玩耍时,会设立共同的目标。比如,之前是轮流或者一起搭城堡,现在会开始分工,有人负责建大门,有人负责建花园,有人负责寻找合适的积木,有人负责搭建大楼,等等。也就是尝试与他人合作。

孩子们玩的游戏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因为有了同理心,不再只是以自我为中心,会考虑他人的感受,所以大家会一起商量玩什么。因为“爱比较”的天性,让孩子们特别在意自己是否被公平对待,所以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不公平”而争吵。有创造力、情商高的孩子,往往会成为社交中的主导者,找到一个大家都喜欢并且相对公平的游戏。这样的孩子是非常受欢迎的。

5岁以后,大多数孩子的社交从一对一的模式,转变为三四个人一起玩的小团体形式,情绪稳定、有同理心的孩子会成为小团队的核心人物。

如果孩子已经5岁了,依然有以下问题,就需要家长重视了,因为孩子很可能会在融入社交群体时受到排挤。

● 孩子缺少同理心,在与别人玩耍时,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在意他人的想法。

● 喜欢挑剔和干涉别人的行为,经常指责或指挥其他孩子,对于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表达强烈的意见。

● 情绪管理和语言表达能力差,一言不合就动手,总是用打、推、咬、抢等行为解决问题。

● 不懂得与人互动,缺少创造力和活力。

● 敏感,易哭。

● 自私小气,不爱分享。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社交的基础能力不足的表现,需要家长改变养育方式,帮助孩子成长和改变。后面会有章节进行详细讲解,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6~9岁,开始进入社交群体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社交能力强的孩子会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和秩序。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虽然也在交朋友,但他们的归属感主要来自家庭。而进入小学以后,孩子会开始在家以外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和建立归属感。当然,家庭带给孩子的归属感依然很重要,是无可取代的。

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一、二年级的许多孩子,哪怕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他们也会喜欢穿着校服去上学,因为跟同学穿一样的衣服会带来小团队的归属感。所以,许多孩子在一、二年级就开始组建或者融入3~10人的小群体——通常由同性别或者喜好相近的孩子组成。还有一部分孩子依然喜欢一对一地结交朋友,到三、四年级才开始融入小群体中。

只有少部分孩子会一直保持着一对一的社交。这部分孩子的父母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因为他们的社会支持体系比较单一,在与玩伴产生矛盾或者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一、二年级的孩子,社交关系并不稳定,经常会更换玩伴,小群体的成员也是不稳定的。他们通过结交不同的朋友,来建立“自我”的概念和对“自我”的评价。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过多地控制或者说教,会影响孩子内驱力和自尊的发展。

如果孩子交了你认为的“坏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视,但不要急于否定,更不能粗暴地阻止他们一起玩。因为6~9岁是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也是自我意识再次得到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变得有主见,他们更关注小伙伴的内在特质,比如聪明、幽默、热心、善良等,反而不太在意他们的外显行为。

你可以通过随意的聊天,了解一下“坏朋友”身上有什么特质吸引了你家孩子。这很可能就是你家孩子不具备却很向往的特质。

比如,一直很听家长和老师话的“乖宝宝”,遇到一个特别有主见,身上散发着自由的气息,甚至敢于顶撞老师的孩子时,内心被压制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想挣脱大人的管束,但内心又缺少反抗的勇气,于是就在心里产生向往,并喜欢跟那样的孩子在一起。

这就说明,家长需要适度放手,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想法,给予一些决策权,让孩子的生命力得以伸展。当孩子内心缺失的自主感渐渐被满足时,他们会重新选择更符合自己“三观”的朋友。

如果你的孩子上小学后开始变得苛刻,爱指责、嘲笑别人,经常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或者喜欢跟一些性格软弱、听话的孩子一起玩,大多是跟他的自卑心理有关。家长需要改变养育孩子的方式,减少对孩子的指责与嘲讽,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因为这关系到孩子下一个社交阶段的健康发展。

9~11岁,开始固定自己的社交群体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孩子的社交关系就逐渐变得稳定,友谊不只是建立在快乐玩耍的基础上,还要相互支持、彼此关心,相处中既有付出,也有回报。固定的社交群体会带给他们更多的归属感,同时对孩子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他们会认同并维持所谓的“群规”,比如见面时大家都喊相同的口号,对于一些事物的观点基本一致,喜欢玩的游戏、谈论的话题也是高度相似的。而对群体以外的人,他们会表现出排斥和不屑,总觉得自己的同伴才是最好的。如果在群体中,只有一个孩子开始学习骑自行车,那其他孩子可能会孤立他。但如果在群体中,好几个孩子都开始学习骑自行车,那其他的孩子就会跟父母提出也想要一辆自行车。

当群体中大多数成员开始出现上课看漫画、私下嘲讽老师、欺负同学等行为时,群体中的其他孩子可能会模仿和盲从。虽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道德评判能力,但他们很害怕自己会成为群体中的“异类”,遭到排挤,所以明知是错,还是会去尝试。但如果你的孩子自尊水平高、家庭亲子关系好、活在真自我中,那么他会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也是不好的,会主动停止对这些行为的模仿,甚至会主动远离这个群体,寻找新的社交伙伴。

我儿子尧尧在4岁的时候,因为模仿班里同学说话,开始出现口吃的现象,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调整回来。

六七岁的时候,看同学撕作业本折飞机,他觉得这样很酷,也跟着做了。我跟他商量有没有更好的方式,他最终找到了更好的取代方案,就不再撕作业本了。

到了10岁的时候,他经常跟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因为是夏天,外面很热,有同学提出到地下停车场里骑,这样凉爽又刺激。尧尧觉得这样很不安全,坚决不同意。最终,他自己推着自行车回家了,其他孩子去了停车场。现在,他跟这些孩子依然是朋友,但有时他也会结交新朋友或者选择自己玩。

你看,这就是孩子的成长,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的模仿和盲从,他们在体验中常常会犯错,需要大人的理解和引导。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社会归属感的需求越来越多,社交关系对他们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父母可以干涉的却越来越少,所以孩子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更需要有拒绝的勇气。

如果孩子的心理地基没有打好,那你一定要降级养育,修复亲子关系,提升孩子的情商和自尊水平,让孩子有清晰、完整的自我意识,远离讨好型人格。这是防止孩子“学坏”,又能正常社交的底层能力。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引导孩子思考什么样的社交群体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好的社交关系,可以互相滋养生命力,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好的、重要的、被接纳的,跟朋友们在一起可以放松下来,遇到问题也会得到理解和支持。而不好的社交关系,会压制和损耗孩子的生命力,有不同的想法也不敢提出来,因为担心被嘲笑和排挤,遇到问题也得不到支持,只能独自承受压力和挫折。

我为你准备了一些可以跟孩子讨论的话题,看看目前的社交群体是否适合你的孩子。(一定要在轻松、随意的情境中跟孩子聊,不要严肃地拷问。)

为什么喜欢跟他们一起玩?

是否因为没有其他人可以一起玩?孩子看重的是什么?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来,可以直接跳到下一个问题。

你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喜欢相同的颜色、有共同爱好、家里都有小宠物、成绩好等。

跟他们在一起时,你感到放松还是紧张?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有些孩子习惯了讨好别人,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个问题只是为了启发孩子以后对自己感受的思考。

你们一起玩的时候,你需要伪装自己吗?比如,明明不喜欢,却假装喜欢。1~10分,大概要伪装几分?

如果孩子的伪装分数超过5分,就需要家长注意了。因为孩子内心认定自己是不好的、不被接纳的,所以大多数时候会选择伪装自己,这是一种对自我生命力的压制和否定。

你们成为朋友后,你感觉自己哪些方面更优秀了,哪些方面更糟糕了?

这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变化进行一次小小的复盘,也是在引导孩子对社交关系做出主动思考和判断。

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们会做些什么?不在意、挖苦、安慰、处处让着,还是其他的?他们难过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

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看出社交关系是否平等,以及孩子在群体中的位置。

你们意见不统一的时候,都是怎么解决的?

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看出群体中是否有绝对的权威者,权威者的品德是很重要的,直接决定了这个社交群体的行为方式。

除了他们,你还有其他朋友吗?平时会跟其他人玩吗?

如果这个群体强调忠诚,非常排外,孩子很难交到其他朋友,他就可能过度依赖目前的社交群体。父母需要帮孩子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创造融入新团队的机会。

与孩子讨论这些话题,不是让你控制或者干涉孩子的社交,而是表达你对他的关心,让孩子自己做出判断:是继续留在这个社交群体中,还是重新选择。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控制和关心的区别。

控制,是你必须按我说的做。我不相信你,因为你的选择或感觉大多是错的,是靠不住的。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没有自主感,更没有自尊体验。在家被父母控制,在外被别人控制,没有反抗和拒绝的能力。

关心,是以孩子的选择和感受为主,主动权在孩子手里。父母带着爱和信任与孩子讨论,即尊重孩子的选择。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拥有自尊和自爱的能力,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最好的,也有拒绝别人的勇气。

在这个章节的最后,要特别提醒你,孩子不是机器人,他们的心理发育水平并不完全相同,个体会有差异,所以前面的年龄阶段只能作为参考。如果你的孩子社交能力发展受阻,大多跟养育方式相关,可以通过降级养育,弥补和提升孩子的相关能力。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进行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