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1986年当正畸医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7章 双力偶

在参观过程中,小拉也暗暗记下很多秦都医学院这边独到的技术。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口腔修复学这本书,就是由秦都医学院带头编写的。

修复的难度之大,相信很多做过修复的老师都能懂。

修复这门学科更需要大量临床知识的积累。

像正畸,需要从把患者从一个不好的咬合关系纠正过来。

所以正畸的适应证很严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都需要医生自行判断。

而修复难做的点就是,大部分有修复需求的患者,他往往牙齿都不太好。

或者是伴随牙周病,亦或者是牙齿咬合存在问题,还有大面积牙齿缺失。

而且寻求修复治疗的患者往往岁数偏大。

所以在种植牙出来之前,很多修复医生的治疗理念就是尽可能让患者有牙能用。

而不是做完修复牙齿能有多好用。

因为各种条件制约,修复只能在一个病态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恢复牙齿咬合相对良好。

正畸是把歪了的地基扶正,而修复就是在歪了的地基上盖高楼。

在那个年代,这个口腔修复学的书籍,指导了一大批医生完善自己修复的治疗思路。

对各种卡环的设计,固位的设计,以及义齿的设计,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那个年代的医生还是自己做假牙呢,小拉看着之前只在教科书上看到的操作不禁连连称奇。

在几个科转下来,小拉已经在本子上记录了很多操作知识点。

对于小拉而言,只要记下这个技术的关键核心点,她很轻松就能结合脑海中的学术文章。

把这门技术反向推演出来。

笔记本上这些知识点,对于小拉来说就是锁定这个技术的锚定点。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来调动记忆,其实很多正畸的知识都可以运用这种方式来储存在脑海里。

比如说双力偶加力体系。这一块确实不好理解,所以在临床中不妨记住这样一个加力方式。

对于扭转的牙齿,有些医生会采用推开间隙再粘托槽来排齐。

也有些会选择直接粘托槽,利用自锁托槽的滑动性,弓丝的弹性,完成差速移动来排齐。

而双力偶系统在这种牙齿上怎么使用呢?

假设扭转的是下四,其他牙齿常规粘托槽,然后下四颊舌侧粘两个舌侧扣。

这个牙齿如果是往远中扭转,那就下六再加个舌侧扣,然后链状橡皮圈链接下六舌侧,下四的舌侧。

下四的唇侧的舌侧扣就用链状橡皮圈和三的托槽相连。

这种加力下,会发现下四逐渐扭转减轻,随着复诊加力,扭转接近正常。

这种加力有个好处,就是本身需要的力量就不大,所以对于支抗的消耗基本上为零。

其实有些正畸医生在做矫正调动时候,会发现这个问题,就是自己对某颗牙的加力调整,会对整体力学结构产生破坏。

其实这种情况最好是分布做,先解决最严峻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再进行下一项。

而双力偶这种加力结构,往往不会对整体加力产生很大的影响。

看到这里还没想明白可以去看看林老师的生物力学机制这本书。

其实就把下四当成个陀螺,我在左右两边同时用水平且相反的力抽它,那它只会产生在原地的旋转。

这也是为啥这种加力不用担心扭转的牙齿跑偏了。

但是又扭转又脱离牙弓的牙,不建议这么做。

其实双力偶这个加力系统还能适用在很多方向,但是不需要记那么多,记住下四扭转怎么做。临床上需要使用的时候去反推就行。

其实临床很多操作都可以这样去延伸。

像小圈曲,很多复杂弓丝弯制都会有它的存在。

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可以中断弓丝受力,也就是有了小圈曲,这个弓丝前后受力会被小圈曲阻断。

就像要内收牙齿,就可以弯个小圈曲来加力到小圈曲内收前牙,不过临床上很少这么使用。

反过来看,小圈曲是不是特别像弹簧的一节,所以它就拥有储存形变释放形变的功能。

begg技术提倡的在一开始迅速打开咬合,小圈曲就提供了很大的功劳。

弓丝先弯制好角度,当放入托槽后,沿着牙齿合平面进行形变,此时小圈曲收到挤压的力量。

随着时间增加,小圈曲形变,把挤压的力量释放出来,然后把前牙进行压低。

所以在很多正畸知识点上,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锚点。

当需要的时候,通过锚点来联想整个知识点。

这样可以预防脱发。

小拉丰富完本子上的知识点,决定等会天府以后再推演出来,最近高强度的上课对她来说,大脑负荷很重。

她此时不敢过多动用大脑,因为这两天脑袋总是隐隐作痛。

几人最后还是转回到正畸科,看着正畸科里忙碌的场景,小拉一时感受颇深。

在这个科里的大部分的人,都会在正畸这个路上成为别人成功的基石,名字不被人铭记,成为教书里角落可能会提一嘴的存在。

技术的突破就是这样,好几人

但是他们不重要么?

他们很重要,他们承前启后,让后人踩着他们的肩膀,去触摸那技术的天花板。

技术的突破永远不是一代人的事,只能一代人踩着一代人的肩膀往上爬。

所以正畸领域师承情节是很重的。

“陈老,这个患者很复杂,请您帮忙把关一下。”

陈老坐在那,在身上摸索半天,直到旁边的丁虎递过来陈老的老花镜。

“陈老,您看片子,看这个地方。”

在那个年轻医生指的地,在二号牙和四号牙根尖处,存留一个发光高亮影响。

“陈老师,现在怀疑这个事患者的上三,埋伏在二四根尖处。建议患者拔除,关闭这块的间隙,但是患者想要保存。”

“保留,这个很难办啊。”陈老反复打量着片子。“单凭这个影响很难确定这个牙齿位置,再拍几个不同角度的小牙片,看看能不能确定具体位置。”

“如果条件好,配合铸造的口内支撑,说不定能牵出来。”

年轻医生带着患者去拍片了,一会又带着过来了。

“陈老,这个牙齿角度您看一眼。”

陈老看着几张小牙片反复对比,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个角度应该是一个颊舌向的埋伏阻生,就算手术开窗,也没办法上带环,牵不出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