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三
我和姜超都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又都是旅行的爱好者,所以当他邀请我为他的新书《旅行疗愈心理学》作序时,我立即欣然同意。旅行现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休闲方式,尤其受到年轻人喜欢。但当被问到“人为什么要去旅行?”时,可能许多人都会像个5岁小男孩一样回答“好玩啊,开心啊”,但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旅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认为旅行最主要的是满足了人类求知、体验和审美的需要。
有科学家将人类描述为“嗜信息动物(infovores)”,称人类需要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在旅行途中,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的知识和见闻都会激起我们强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中国最伟大的旅行家是徐霞客,虽然历史上许多文人都曾留下过游记,但他们大都是“宦游”——古代的公费旅游。而徐霞客不同,旅行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为了求知而旅行,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探险旅行的:“尝恨上无以穷天文之杳渺,下无以研性命之深微,中无以砥世俗之纷沓,唯此高深之间,可以目摭而足析。”
同时,旅行又是一个充满情绪体验的过程。旅行能够让我们变得谦卑,“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旅行也能够让我们因为战胜自己而感到自己的伟大,只有不畏困难、勇于攀登,才能真正体会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旅行总是伴随着复杂且矛盾的情感,一成不变、单调无聊的日常生活让人感到痛苦,旅行会带给我们新奇和冒险,会增强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迎接新的挑战的能力。新奇和冒险既让我们感到兴奋,其中的不确定性又会让我们多少感到焦虑,旅行能增强我们克服焦虑和恐惧的能力,提高我们的自信。旅行有机会让我们探索和同伴在性格上的差异,处理我们在决定上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在旅行途中发展合作精神,建立情感纽带。因此,旅行会让我们对新的体验更开放,对不熟悉的事物更舒服,与人交往更平和。
最后,绝大多数的旅行不是来自需要,而是来自渴望,即没有功利和实用的目的。旅行的过程是一个发现、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还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江南美景,都能让我们产生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美的体验。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这与作者在书中对“心流”体验的描述何其相似。
旅行并不是走马观花似的旅游。美国历史学家米利亚姆·比尔德说:“旅行不仅仅是观光,它是一种持续、深刻和持久的生活观念的变化。”它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区”,去探索、学习和实践。《旅行疗愈心理学》这本书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了旅行与幸福的关系,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同时,作者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将科学循证的心理治疗方法与旅行结合起来,对在旅行中疗愈我们的心灵做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我们不妨称它为“旅行心理治疗”,尤其是作者在书中结合自己在旅行中的体验和经历,让我们在阅读时能够感同身受。
古罗马的天主教思想家圣奥古斯丁曾经写道:“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它的第一页。”人也是一本书,旅行本身也是一种心灵旅行。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热爱旅行,在追求幸福和体验幸福的旅行过程中探索世界和我们自己。
徐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注册系统首批注册督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