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理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局部针刺

对于大部分的身体疼痛,人的本能反应都是想要去揉一揉、按一按,这种本能的反应就蕴藏着“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

“致知在格物”,格物即是以细腻的心守住一个事物或一个现象一直去观察,不让自己胡乱联想而混乱,也不让自己昏昏沉沉失去专注,如此便能知道事物与现象内部的合于道的智慧,我们细细地体会这个反应的过程就是中医的格物功夫。

只要保持心的敏锐,去体会揉按的过程,体会真正的身体欲求,我们就会知道面对不适的身体局部,轻柔持久地按揉是最舒服的,用力过度反而不舒服。

轻柔的按揉会使局部感觉温暖放松,气血会聚集于按揉的部位,身体不适会很快缓解。因此只要将气血引导至受损伤的局部,大部分情况下不适都会很快缓解。

我们静下来解读一下人体局部不适所释放的真正信号:不适是在引起人体正气的关注以修复局部。这种关注是恬淡虚无的关注,这关注中没有烦躁的怨气,有的是充满爱心的关爱。甚至可以过激一点地说,任何身体的不适,都是因为损伤的局部没有得到人的关爱,所以长时间不能恢复。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就是微针能够缓解不适的机理,也是人体不适最真实的欲求。针如果太粗,人体之气会被惊扰,不能够产生真气从之的效果。

先让病人安静下来,精神放松不外骋,用微细的针轻柔地刺入身体,真气就会被微针引导,去修复损伤的局部。

只要不是过重或过深的局部损伤,大多数情况通过局部针刺损伤都会缓解。

局部针刺对医生的要求

局部针刺手法的操作要点就是轻柔,轻柔缓慢。

医生在针刺前也需要安静下来,不能有急躁的情绪,轻轻地直直刺入。针穿透皮肤层的时候要轻柔缓慢,刺入过程也要轻柔缓慢,不能有顿挫感。

针刺过程不要捻转针柄,也不要搞任何花哨的手法,也不需要电针或红外线加热辅助,就是轻柔地刺入,这样效果最好。

很多习惯于刚猛用力针刺的医生,刚开始不习惯这种轻柔的针刺,甚至会提出一堆担心,如刺激量不够会有用吗?慢慢地进针病人会不会疼?针刺这么浅能到病所吗?

大家先将这些担心放下,放下杀伐之心,按照经典的方法轻柔的针刺,去诱发病人的生气。只要生气被唤醒,就会见到真实的疗效。温暖柔和的爱才是治愈疾病的良药。

局部针刺对病人的要求

病人首先要选择舒服且中正的体位,尤其要注意不适的局部一定要能够得到放松。

在针刺的过程中病人不能交头接耳地聊天,也不能玩手机、看电视、读书等,安静下来,微针才能更好地引导人体的气血去修复。

对气血的引导是自然发生的,不需要病人配合意守丹田或观想,也不需要病人自我暗示,只需要病人放松安静下来就可以,这样最接近恬淡虚无,气血最容易被引导。

局部针刺的选穴

选穴越精准效果越好,选穴不宜过多。

身体某一片区域不适,需要在不适处切循,找到不适的中心位置,这个位置是最不适的点。通过反复按压,这个位置会很容易找到,大多数情况下按到这个中心位置会比周围更加疼痛,很多时候下按时会感觉皮下组织的紧张度与周围不同,也有的中心位置的皮肤会有异常,具体详细的切循方法可参照第二章与第四章介绍的诊断方法。

局部针刺的适应证

局部针刺可以缓解很多不适,适应证非常广泛。

但大多数疾病采取“哪疼针哪”的治疗方法,仅可以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并不能真正治愈。

如果一棵树仅仅是树叶有病,我们只针对树叶治疗就可以,但是如果是树枝、树干病了,更有甚者树根病了,此时就不能单纯针对树叶治疗,需要找到病根,针对病根进行治疗。

同样人体亦是如此,单纯的局部病变,只需修复局部便可。如果经脉或比经脉更深的脏腑病了,就需要找到病变经脉与脏腑进行修复,如此方能真正治好。

凡是通过按揉能够缓解的不适,微针针刺局部皆可缓解。

但真正适合针刺局部的病症是只有局部病变,并没有深入影响到经脉,更不能影响脏腑的疾病。常见的适合针刺局部的疾病,如各种局部过度疲劳引发的劳损、某一局部的无菌性炎症等。

我个人在临床中很少单独用到局部针刺来治疗,这个方法大多用于疾病缓解大半后的局部调理。

如很多病人用微针调理好经脉后,病痛已缓解大半,尚留有一小点不适,这点不适有时不需要处理自会缓解,有时也可以配合局部针刺以加速自我修复。

上文所谈的局部针刺只为学习者入门的体验,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还会通过深入学习经典,更加细腻地阐明针刺的精细辨证与手法,而不是仅留于表面。

局部针刺的非适应证

如果有关节的移位、肌肉断裂、骨折等情况,则不适合局部针刺,这些病症不是微针的适应证。

局部有肿瘤等占位、痈脓或者较重的皮损则禁止局部针刺。

正邪在局部剧烈相争的时刻也不适合局部针刺,此时正气本就在亢奋地与邪气争斗,为正盛邪实,人体表现出局部剧烈的疼痛或其他不适,如选择微针,则针小病大,杯水车薪,针刺局部无效。

微针的最大特点就是容易入门,只要大方向治疗恰当就会有效,甚至哪痛针哪都会有不错的效果,同时又有很深的深度让我们去潜心学习。而我们要真正治愈各种常见疾病,就需要深入地观察人体,真正地知道疾病的问题所在,找准病之根源,这需要硬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