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妇人大全良方》
【原文】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解析】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最早见于南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贼风偏枯者,是体偏虚受风,风客于半身也……夫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疼痛,神智如常,名曰偏枯。仆原疾之由,皆由阴阳偏亏,脏腑怯弱,经络空虚,血气不足,当风冲坐,风邪乘虚而入,疾从斯作……古人有云:‘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之先宜养血,然后祛风,无不愈者。宜用大八风汤、增损茵芋酒、续断汤以养其血,则风自祛矣”。发展至明代,李中梓将其推广应用于痹证,言及治风邪时配合补血药,更有利于风邪的祛除。清朝开始,该理论用于指导外科疾病的治疗,在吴谦的《医宗金鉴》中记载用四物消风饮治疗赤白游风等皮肤病,是将治血与治风结合的理论运用于皮肤科治疗的开端。
条文中所指之“风”应包括“外风”与“内风”,所治之血指阴液或瘀血。治风之法,祛风、散风为直接疗法,而间接疗法包括祛外风取补血养血活血、行气活血、温经活血、凉血活血等,使血行风自灭;治内风可用滋、养、育、敛阴血、津液等一法独进或多法并施,以收液增风平之功。随着社会的发展,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不断丰富,充实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内涵,而其也具有更强的概括力和指导意义,说明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是经得起临床检验的。
瘙痒乃临床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瘙痒的发作符合风“善动不居,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瘙痒可见于很多皮肤科疾病,其起病多因风邪侵袭,营卫失和,邪郁腠理所致,故临床可采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思想干预治疗。盖因风邪入侵致气血不和,又或气血不和可使风邪致病。“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法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即通过养血、活血、凉血等治血之法,帮助驱散机体的内、外风邪;其二,即维持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使营血充盈,运行畅达,使外风不得入,内风不得生,以达治病求本、未病先防之效。故在皮肤科临床中,针对瘙痒症状,根据辨证,酌情加入养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活血药川芎、红花、桃仁、鸡血藤;凉血药生地黄、墨旱莲、女贞子等,每每能获得良效。
【医案】
王某,男,66岁。全身皮肤瘙痒10余年。患者10余年前周身皮肤瘙痒,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尤其秋冬季节瘙痒明显,夜间瘙痒剧烈,影响睡眠。曾就诊多家医院,予口服抗过敏药治疗后,瘙痒可暂时缓解,但不痒数日后又发作,从未治愈。近年来,瘙痒不断加重,四季皆可发作,多以夜间为甚,严重影响睡眠。刻下症见精神不振,神情倦怠,面色少华,心悸乏力,夜寐不安,饮食不香,二便自如。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体格检查:周身皮肤干燥,有鳞屑,四肢躯干散见不规则抓痕及血痂。
诊断:风瘙痒(血虚风燥)。
治法:养血健脾,祛风润肤。
方药:健脾润肤饮加减。党参12g,茯苓12g,白术12g,甘草3g,麦芽9g,谷芽9g,地肤子12g,防风9g,刺蒺藜9g,大血藤12g,夜交藤18g,珍珠母30g(先煎),当归9g,白芍9g,熟地黄12g,白鲜皮12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内用中药的同时外用润肤止痒外洗方(蒺藜30g,苍耳子30g,地肤子30g,防风15g,绿茶适量)水煎外洗,每日1剂,每日1次。外涂润肤膏,每日2次。
二诊:患者治疗1周后,瘙痒明显减轻,夜间能安静入睡,饮食正常,精神转好。故守前法化裁追之,去麦芽,谷芽,加制首乌12g,丹参12g。继服14剂后皮肤已基本不痒,抓痕大都消退,周身皮肤逐渐润泽光滑。
按语:本案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系血虚风燥,肌失濡养所致。治宜益气健脾,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方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为改良版四君子汤,其中党参味甘性平,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白术味甘苦性温,益气健脾,燥湿化痰,能加强党参益气助运之力;茯苓味甘淡性平,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甘草味甘性平,健脾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相伍,既能益气健脾,托毒外出,又能助脾运化以祛湿毒,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麦芽、谷芽味甘性平,能消食化积,健脾和胃,增强健脾之功效;地肤子、防风、刺蒺藜、白鲜皮疏风止痒;夜交藤、珍珠母安神定志;当归、白芍、熟地黄、大血藤养血活血,润燥养肤,诸药合用,既能健脾和胃、行气祛湿以治其本;又能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以治其标,标本兼治,故治疗能取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