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8章 第三封信
入夜。
天上繁星点点,皎洁的明月把它的光辉撒向人间。
神京,东郊王府。
黛玉推开窗,让月光洒向窗台,让清风吹进屋来。
她独自一人,坐在琉璃灯下,和往常一样,用早就准备好的裁纸刀轻轻挑开封蜡。
这一次的封蜡,不仅有神韵,也更像玫瑰。
黛玉浅浅一笑,将挑开的封蜡碎粒轻轻放在一边。
打开信封,取出信纸,黛玉便一字不落地看了起来。
黛玉:
见字如晤。
先给你报个喜。
你说的改善睡眠的方法,我试了,很管用。
现在,我几乎每天沾床就睡。
以后我也能像你一样,晚上睡个好觉,做个好梦。
……
你在来信中谈到荣国府,谈到老太太,谈到对荣国府和老太太的态度。
确实。
荣国府和老太太确实应该分开来看,一码归一码,不能含糊,不能混淆。
你再次拒绝借钱给老太太,以及留她在府上住一些时日的做法。
换做是我,我也会这样做。
你不用歉疚,这样做,很得体,也很合适。
你母亲,我们的母亲,她也能理解,并不会因此责怪你。
黛玉,往前看。
就像你说,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一样。
只有往前看,才能知道,才能清楚我们当下应该做什么。
我们确实应该居安思危。
我也会这样做。
你放心,我不会让你,让我们的孩子落到荣国府如今这般田地。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往前看。
那样,会让我们变得杞人忧天,无法过好当下的生活。
我们也要活在当下,去感受,去享受当下的生活。
你说,宝姐姐和湘云妹妹都会来府里常住,你们正好可以续一续姐妹情,好好感受,好好享受当下恬静的生活。
……
黛玉,你在来信中说,因听到周围有人图谋不轨,所以,在东南西北角各增加了一座守望塔。
你弥补了我的疏忽。
你对哨兵的安排也非常合理。
增加哨兵人数,缩短他们单次的值守时间,会大大避免他们因精神不集中、犯困引起的疏忽。
看来,我家娘子的《孙子兵法》没有白读。
照这样继续下去,我家娘子恐怕会成为兵圣。
不知道,有了兵圣娘子,还会不会有我什么事。
言归正传。
我在外面有很多仇敌。
他们对付不了我,有些就会把矛头对向你。
神京的守备确实需要加强。
不过,你也不必多虑,现在的防御措施,足以应付绝大部分危险。
所以,你晚上依然可以好好睡觉,别像我之前一样,半夜翻来覆去,睡不着。
这种感受,你之前也有过。
你知道,失眠有多难受。
你劝我睡觉前放下,你自己可别忘了。
睡觉前,清空自己,好好睡觉。
另外,出门时,得留心,外面的东西不要随便吃。
吃之前先试毒。
至于人身安全,不用担心,无面人一直在暗中保护你。
……
前些日子,惜春妹妹受了伤,伤得很严重。
好在这些伤都是皮肉伤,用“无痕”涂抹之后,都痊愈了,而且没留疤痕。
这药很好,它是林善致独创。
你拨点钱,让他多制一些出来备着。
先每个府邸备100罐。
……
这段时间,还有一件事让我感触颇深。
如今,河南南部正在闹灾荒,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
虽然朝廷每月都拨了足够的赈灾粮,但被官吏层层盘剥,几乎无法到百姓手上。
这导致河南南部的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我在想,能不能建立一个慈善组织,发动民间力量去赈灾。
这样,赈灾效果必定会大大改善。
但这里面有两个当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这动了很多官员的利益,会成为这些人的公敌。
二、这种组织会赢得民心,也一定会引来皇权的忌惮,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命运。
所以,慈善组织,目前只能是个想法,还不能实施,看以后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契机。
……
黛玉,我在外面一切都好,不用担心。
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贞武十四年六月十五日夜
与吾妻林黛玉的第三封信
黛玉看完信,又将信纸装进信封,然后,将方才挑落的封蜡,又小心贴合在一起。
待封蜡再次呈现出玫瑰模样时,黛玉才手捧着信封,来到千工床前,拉开床头的柜子,将它小心翼翼放了进去。
随后,她来到窗边,吹着夏日的凉风,赏了一会儿月。
寄了相思,便关上窗,上床睡觉去了。
………
开封府。
王府。
王卓回到卧房,关上门,便打开信封,拿出信纸,仔细看了起来。
王卓:
见信安康。
……
你来信中说,那两块地可能有猫腻。
隔天,我派人去查了。
一查才发现,果然有问题。
这两块地,其中一块地的原主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他本人在外,和我交易的是他弟弟。
当时,他弟弟一直没有透露真实身份,交易合约上签的是原主的字,按的却是他的手印。
因为手印不同,所以,那份合约存在问题,官府的过户契约也可以作废。
另一块地皮,原主在交易前,刚刚去世,这房子过户到了他儿子名下。
但经查发现,原主还有个大儿子,原以为当兵亡故了,没想到,人还活着。
军中传来的亡故消息是有人故意捏造,诚心在算计我们。
我已经将那边的工事停了,也着人去把在外的两人请回来。
等他们回来,我再和他们去府衙办理地契过户手续。
待过完户,再动工。
……
北静王六月一日把静王妃送来了,一并送来的还有几个静王妃的丫鬟。
但我见那些丫鬟与静王妃并不亲近,担心她们会是北静王意欲安插在这里的探子。
便没有收留她们,让北静王带回去了。
后来从槿汐口中得知,那几人确实不是她的贴身丫鬟,是北静王临时安排在她身边的人。
槿汐便是静王妃,她全名叫南宫槿汐。
我把她安置在了后花园,和我们住在一起,给她配了八个丫鬟。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她人很好,也很博学,有见地,和我有很多共同语言。
……
前些日子,宁国府得知慈悲庵被烧了,而且被烧的日子,正好是惜春妹妹准备出家那日。
听说里面的尼姑全被烧死了。
他们便以为惜春妹妹也死了,还给惜春妹妹补办了丧事。
我得知这事后,便告诉他们,惜春妹妹跟你巡访全国土地去了。
没想到这让他们误以为,我们和两府之间的关系有改善的可能。
翌日,宁国府贾珍,论理我应该叫大哥哥,来找我,让我出面或者让你去一封信,帮宁国府疏通一下关系,放他们回籍。
我正要拒绝,我大舅、二舅、琏二哥也来了。
他们来此,也是为了这事。
于是,我一起拒绝了。
然后,两家人就当着我的面掐起架来。
大哥哥埋怨大舅、二舅、琏二哥他们,说我原本都要答应他的,见他们来了,所以才拒绝。
大哥哥骂他们,说他们吞了我的钱,死不认错,还拖着宁国府跟他们一起遭殃。
琏二哥则骂大哥哥,说他这个族长当得不称职,没意思。
我看着心烦,默默走了。
他们见我走了,或许是怕府里的人赶他们走,只好禁声出去了。
出了府邸,两家人又接着吵。
如今,我看这两家再难和睦了。
……
昨日,我收到探春来信。
信中说,她嫁妆都是劣质的仿制品一事,刚到南安王府,就被发现了。
南安太妃因为这事,气得生了场大病,一月后才痊愈。
从进南安王府的那天起,她就遭到冷落,就像被打入冷宫一样。
后来,她按照我们之前给她的嘱咐,去了广州府王府。
可卿姐姐留她在那里住了半月。
我给她去信说,她若愿意,以后就住在王府。
既然是政治联姻,现在因为是盟友,还维系着最后的体面。
这时,与其回去遭受冷落,不如在王府踏踏实实过自己的生活。
至于以后,走走看,再做打算。
……
另外,那两条黑金腰带是我给你绣的。
你说你不喜欢荷包、香囊之物,又不喜欢玉腰带和金腰带,我便给你绣了两条黑金腰带。
这颜色,和你衣服正好搭配。
两条黑金腰带,你换着系,旧了,我再给你绣。
……
神京一切安好,我也很好,勿要挂念。
在外,好好照顾自己。
贞武十四年六月十五日夜
与吾夫王卓的第三封信
……
王卓收起信,来到床边,拿起那两条黑金腰带。
金线镶边,简洁又大气。
王卓迫不及待,就要系上试试。
在他手掌反转间,隐约看见腰带里有字,就像前世的防伪标签,需要特定的角度才能看见。
王卓拿起腰带,推开窗,在月光下来回翻转,寻找角度。
就在他手掌慢慢翻转间,他看清了上面的四个大字,那是隐没在图案里,用图案勾勒出的四个字:
“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