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之逆天改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7章 救人英雄的一天

静波市国营第三招待所的贵宾套间里,戴裕迟正对着墙上的穿衣镜反复拉扯着中山装的领口。

镜中人胸口别着借来的英雄牌钢笔,头发抹了接近半盒友谊牌发蜡,锃光油亮,可惜没有理发的手艺,搞得活像只炸毛的孔雀。

“老陆,这领子真硌得慌,勒的我脖子疼。”

戴裕迟又和身上的中山装搏斗了一会,最终哭丧着脸转身,面向陆允川诉苦:

“你说,那帮人干嘛非得让咱们穿这劳什子中山装?不就是电视台采访吗穿常服也一样上啊!”

他的对面,陆允川也是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只是他的头发柔软自然,并没有像戴裕迟那样恨不得抹了半盒发胶。

听见戴裕迟的抱怨,陆允川没说什么,只是笑着打量着镜子里挺拔英朗的自己。

中山装啊,新中华的国民礼服,陆允川上辈子可没机会穿上身。

阳光从玻璃窗户里洒下来,照到了套间圆桌上的闹钟,时针正指向早上八点。

这已经是几个人在山道上参与救援后的第二天了。

当天,那四名养路工人在确认了事故情况后,就让众人一起前往路段前方几公里的养路站休整,他们则是紧急打电话向上汇报。

这里本就是静波市的外围了,电话打上去之后不到一小时,就有一辆贴着红十字的救护车杀过来,直接将两名伤者接走。

临走时,随车的大夫还对伤者身上的那些紧急止血的土法子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倒是把一手主持急救的陆学远激动的不行,直到救护车离开后还是满脸通红,说话都带着打鸣的调子。

跟着救护车一起过来的还有一辆燕京212,这台吉普车上坐着四名静波政府的办事员。

他们在仔细询问了事故经过后,拉着陆允川等人的手就不放,口中连称“英雄”,好说歹说的把一车乘客都留在了养路站,一定要众人吃了午饭再发车前往静波。

搞不清楚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众人也就只能听从安排,反正能混一顿免费的午饭。

吃过了旁边公社送来的丰盛午饭,四位办事员又是打了半天的电话,才最终让众人上了客车,由他们在前头领路,一起晃晃悠悠的朝静波市区开。

下午天色已经放晴,在吉普车的“引导”下,客车维持着时速30的速度,直到下午接近五点才慢悠悠的“晃”到了静波。

等到了进城的那个十字路口时,车上的众人总算是知道为什么要压着他们慢慢走了——入城的这个大十字路口,已经有了大队人马候在那里。

看着前方,陆允川的脑子里不知为何就出现了一段熟悉的语音:

“那家伙,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银山银海......”

摇摇头,把白云大妈的魔性嗓音甩出脑海,他的耳边就听见了客车司机颤抖的声音:

“这....这都是来迎接我们的?”

客车司机在午饭时已经和陆允川他们互相介绍过了,叫陈龙。这个号称已经在东南九省跑过十多万公里的大胡子,现在也是激动的眼眶发红。

“陈同志,这可不就是迎接你们几位救人英雄的!”

客车里也坐了一位政府办事员,他听见陈龙的问话,笑呵呵的回应了一句:

“时间仓促,但是大家对于你们几位舍身救人的英雄还是万分敬重的!这不,大家都是尽了最大的力量来组织的欢迎队伍!”

车子又开了几十米,在吉普车的引导下,在十字路口旁边的一个小广场停了下来,那里已经搭好了一个简易的台子。

台子前,居然还有两头舞狮在像模像样的表演。

一个下午的时间,能组织起这么盛大的场面,却是能看出静波政府和人民都花了大力气。

下车时,每一名乘客都领略了静波人民的热情。

尤其是那群穿着“静波农资公司”工作服的女工们,她们几乎用手里的花束淹没了陆允川、陈龙等人。

欢迎仪式热烈且简短,那些没参与一线救援的乘客,在被一位领导温言慰问后,就被领去了观礼席。

只剩下陆允川、陈龙、戴裕迟、陆学远、梁广利(回去喊人的乘客)五个人被戴上大红花,簇拥上了主席台。

这个场面五个人都没经历过,戴裕迟激动的面部肌肉痉挛、陆学远的腿在打摆子,陈龙半脸麻木半脸笑,梁广利则是直接哭了出来。

陆允川稍微好一点儿,他上辈子没少拍摄类似的场景,但当主角还是第一回,他把手指头都掐红了,也算是维持住了最基础的淡定。

领导讲话,英雄代表讲话,放鞭炮,迎接仪式一直办到了天色擦黑,五个人才被欢送到了农资公司下辖的第三招待所。

但是还不能走,休整一晚后,他们在第二天还要接受静波电视台、报社的专题访问......

桌上的闹钟响了起来,也打断了陆允川的回忆。

戴裕迟终于放弃了和中山装搏斗,而是把自己狠狠扔在了套间的大床上,把坐在床上正在疯狂背词的陆学远吓了一跳。

因为他的一些急救土法子,才让农资公司的两位司机及时止住了血,扛到了救援到来,所以昨晚有人来打了招呼,陆学远也是今天采访的重要环节之一。

陆允川解开了中山装最上端的扣子,也坐到了床对面的椅子上。

看着直接摆烂的戴裕迟,他施施然从行李里边拿出了自己准备的那些学习手卡,重新复习起了英语单词。

一边背单词他还一边安抚戴裕迟:

“行了,老戴,人家农资公司费了好大劲,才连夜借到了你这个尺码的中山装,总得给人家一个面子吧。”

说完,他还用手指了指套间门外贴着的一张红纸:今日上午九时,电视台采访。

这一句话过后,房间里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陆学远喃喃的背词声。

————————————

时近九点,窗外忽然传来一阵“突突”声。

三人涌到窗边探头望去,只见一辆半就的面包车开进了招待所大院,正有两个壮汉从车里往下搬设备箱。

绿色漆皮的木箱被摄像机师搬动时,金属边框还撞在了车门上,惊得房檐下的麻雀扑棱棱的飞起。

“快快快!静波电视台的来了!”戴裕迟扒着窗台的手都在抖。

随着他的声音,住在隔壁的陈龙和梁广利也走了过来。他们也是一身中山装,陈龙一脸的大胡子居然也梳理的整整齐齐。

和三个人僵硬的打了招呼之后,他们就一起直直的坐在套间的客厅里。

陆允川看着身边的四位“僵尸”,有些好笑的开始活跃气氛:

“根据概率学统计,记者的前两个问题大概率会问——你是谁、救人时时怎么想的。特别简单,你们照实说就行了......”

不过他的安慰收效甚微,四个人还是一脸紧张的念念有词。

过了不到五分钟,走廊就响起清脆的高跟鞋声。

国资公司的领导领着一位身穿红色风衣的女士推门进来,他们身后还跟着两名扛着摄影机和线缆的工作人员。

还没等领导介绍,女记者手里的话筒就差点戳到戴裕迟鼻尖:“几位英雄,能说说救人时的心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