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一本通(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许多企业在抓好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安全生产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是,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有的企业甚至事故频发。因此,一些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一谈起安全生产,就觉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仍处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恶性循环中。其实,技术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措施才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企业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去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长期稳定的安全生产。

2.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企业文明和素质的重要标志

安全文化对全体员工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导向、约束和凝聚作用。安全文化建设,使每一名员工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符合企业的安全价值观;使企业尽快走出“事故导向”的操作和管理模式,实施“超前创新”,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文化制度能够约束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使每一名员工自觉地增强安全意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以及应具有的安全道德,从而能自觉地遵章守纪,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做到“三不伤害”,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企业应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良好的安全氛围熏陶人,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形成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奋勇拼搏、开拓前进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信赖感、依靠感和归属感。

[实例]

“三不伤害”原则

为保证人身安全,请全体员工切实遵守“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原则。

1.不伤害自己

你的安全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有了安全,美好生活才有可能。

(1)保持正确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保护自己的责任主要在自己。

(2)了解自己操作的设备或活动中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遵守安全规则,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不违章作业。

(3)要记住,任何活动或设备都可能是危险的,要在确认无伤害威胁后再实施,三思而后行。

(4)杜绝侥幸、自大、逞能和想当然心理,莫以患小而为之。

(5)积极参加安全教育训练,提高识别和处理危险的能力。

(6)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不安全行为的纠正。

2.不伤害别人

他人的生命与你的一样宝贵,不应该被忽视。保护同事是你应尽的义务。

(1)你的活动随时会影响他人安全,要尊重他人生命,不制造安全隐患。

(2)对不熟悉的活动、设备和环境多听、多看、多问,进行必要的沟通协商后再做。

(3)设备操作尤其是设备启动、维修、清洁和保养时,要确保他人在免受影响的区域。

(4)将你所知的可能造成的危险及时告知受影响人员,加以消除或予以标示。

(5)对接收到的安全规定/标志/指令,认真理解后执行。

(6)管理者对危害行为的默许纵容是对他人的严重威胁,安全表率是你的职责。

3.不被别人伤害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变化的环境蕴含多种不可控的风险,你的生命安全不应该被他人随意伤害。

(1)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报告危险。

(2)将你的安全知识及经验与同事共享,帮助他人提高事故预防技能。

(3)不忽视已标示的或潜在的危险并远离,除非得到足够的防护措施及安全许可。

(4)纠正他人可能危害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不伤害生命比不伤害情面更重要。

(5)冷静处理所遭遇的突发事件,正确应用所学安全技能。

(6)拒绝他人的违章指挥,即使是你的主管发出的。不被伤害是你的权利。

3.企业安全文化在生产活动中能形成“自控机制”

安全文化在生产中能形成安全文化“力场”,这个“力场”以“安全第一”的观念作用于生产中的每一个人。如果企业建立起浓厚的安全文化环境,不论决策层、管理层还是一般员工,都会在安全文化“力场”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实例]

某公司有2000多名员工,其中本地农民合同工占总人数的1/5,另外还有上千名外地民工作为辅助工,这些人文化水平不高。公司领导首先从自己做起,纪律严明;对工人的违章违纪行为,车间管理人员都要负责;新工人严格按标准化动作进行培训,动作不合格一律不能上岗。该公司一丝不苟地培养全体员工遵章守纪的习惯,在全厂形成了“安全第一”的观念。这使每个进厂人员都会自觉地遵章守纪,而不会做出违章违纪的行为。

安全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凡是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都会被它拉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在生产中因违章作业发生了事故,人们在分析违章的原因时常说:“违章者缺乏遵守安全规章的自觉性。”这自觉性是指人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并能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这种支配行为能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人们有了高度的安全文化素质,就会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之一;就会理解安全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体验到“伤亡是不能用经济效益弥补的”这一观念的深刻含义;就会感觉到自己对自己、对他人的安全应承担的责任,进而明确安全规范。安全文化把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上升到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上升到激励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动机,从而调动人的潜能、理想、抱负和意志,使人主动自我完善“安全第一”的观念。企业安全文化的水平标志着企业现代化的水平,标志着企业文明管理的水平。

4.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灵魂

安全文化不只是指员工安全知识水平的提高,更是指员工对待安全科学技术的态度;不只是指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产生的成果,还包括形成这种管理方式的原因和所体现出来的安全行为准则;不只是指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更是指产生这种环境的感情基础;不只是指企业领导作出的安全决策,更是指这种决策折射出的领导者信仰的安全哲学;不只是指事故及损失率的下降,更是指人们对待这种下降的心理态势……总之,企业安全文化是渗透在一切安全管理活动中的灵魂。安全管理主要是管人,管人最好的方法不是利用机器进行监视,而是运用文化进行影响。安全文化能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使员工在自觉自律中舒畅地按正确的方式行事,从而规范员工在生产中的安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