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天崩开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绝境谋变,破局求生

崖山海战的胜利,短暂地驱散了宋军头顶的阴霾,将士们的欢呼声在军营中回荡,劫后余生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但林友志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宁静。元军虽遭受重创,可他们的实力依然雄厚,就像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发动致命一击。而且,元军必定会对宋军的新式武器有所防备,接下来的战斗,无疑将更加艰难。

林友志站在船头,海风呼啸着吹过他坚毅的面庞,他的目光紧锁着远方波涛汹涌的海面,脑海中飞速地思考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这时,系统那冰冷的提示音在他的脑海中响起:“宿主当前剩余积分700000点。”这有限的积分,承载着宋军未来的希望,每一分都显得无比珍贵。

“公子,此次多亏了你,我大宋才能取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陆秀夫快步走到林友志身边,双手抱拳,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可元军虽有败退之势,却未彻底瓦解,我们必须尽快谋划下一步行动,一鼓作气将其击败!”

林友志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丞相所言极是。元军狡诈多端,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必定在谋划更大的阴谋,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话音刚落,一名侦查兵气喘吁吁地跑来,神色慌张地报告:“公子,大事不好!元军不知从何处调来了大批援军,规模足足有几十万之众,正迅速向我们逼近!”

林友志和陆秀夫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深知,宋军已经陷入了绝境。元军这是要集结优势兵力,对宋军进行最后的围歼。

“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加强巡逻和防御,密切关注元军的一举一动!”林友志迅速下达命令,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与此同时,负责后勤的士兵匆匆赶来,焦急地说道:“公子,军中的淡水储备已经所剩无几,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撑不了几天了。而且崖山本地的淡水根本无法满足大军的需求,再这样下去,士兵们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了。”

林友志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淡水危机如同高悬的利剑,随时可能斩断宋军的生机。

随着元军的不断逼近,崖山海域的气氛愈发紧张。元军的战船密密麻麻地集结在宋军周围,将宋军的船队围得水泄不通。宋军将士们望着眼前的绝境,心中充满了绝望。

林友志站在指挥船上,望着四周被围的局面,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必须尽快想出破局之策,否则宋军将全军覆没。

“公子,我们该如何是好?元军兵力如此强大,我们根本无法抗衡,如今又面临淡水危机,这可如何是好?”陆秀夫焦急地问道。

林友志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计划。

“丞相,我有个想法。我们现有的战船数量虽不少,但在元军的强大攻势下,速度慢、机动性差的劣势暴露无遗。我打算利用系统积分,为部分战船升级改造,加装先进的驱动系统,提升战船的速度和机动性,或许能帮助我们突破元军的封锁。另外,我们还可以兑换一些高性能的游艇,游艇速度快、灵活性高,也能助力我们突围。不过,我们的积分有限,无法对所有战船进行升级改造,也无法兑换足够全体人员乘坐的游艇。”林友志说道。

陆秀夫听后,微微皱起了眉头:“公子,这确实是个办法。但升级战船需要大量的积分,而且改造过程需要时间,我们不确定元军会不会提前发动攻击。兑换游艇的话,人员分配也是个大问题,这么多人,我们的资源远远不够。况且,淡水危机迫在眉睫,就算成功突围,在航行过程中,淡水问题依然是个难题。”

林友志沉思片刻,说道:“丞相,我们先统计一下宋军的总人数和现有战船的数量,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计划。元军知道我们有无人机,短期内不敢贸然进攻,这给了我们宝贵的缓冲时间。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尽快行动。至于淡水问题,我们可以用积分兑换储水设备和运输工具,尽可能多地储备淡水。”

经过统计,宋军总人数约有二十万,现有战船约五百艘。这些战船大小不一,大型战船可搭载三四百人,中型战船能载两百人左右,小型战船则能容纳一百人上下。

林友志仔细研究了系统商城中的驱动系统,适合战船升级的驱动系统有多种型号。考虑到战船的大小和承载人数,若要显著提升战船的速度和机动性,大型战船需要配备高级驱动系统,每套需消耗积分20000点;中型战船适配中级驱动系统,每套需15000点积分;小型战船则可安装初级驱动系统,每套需10000点积分。

经过一番计算,若对一百艘大型战船、一百五十艘中型战船和两百艘小型战船进行升级改造,总共需要积分:

100×20000 + 150×15000 + 200×10000 = 2000000 + 2250000 + 2000000 = 625000点积分。

兑换能满足十八万人撤离需求的游艇,按照每艘游艇搭载五十人计算,需要兑换360艘,每艘游艇需积分1000点,共需360×1000 = 360000点积分。

再加上兑换能储存100万升淡水的储水设备以及运输工具所需的积分,所需积分远超现有积分。

林友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必须做出取舍。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对八十艘大型战船、一百二十艘中型战船和一百五十艘小型战船进行升级改造,这样总共需要积分:

80×20000 + 120×15000 + 150×10000 = 1600000 + 1800000 + 1500000 = 490000点积分。

同时,兑换300艘游艇,需积分300×1000 = 300000点积分。

再预留一部分积分用于兑换储水设备和运输工具,勉强能够满足基本需求。

随后,林友志召集了一众将领,齐聚营帐。营帐内气氛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担忧。

林友志站起身来,将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计划详细地告知了众人。他刚说完,营帐内便炸开了锅。

“不可!绝对不可!”一位身材魁梧的将领猛地站起身来,双手重重地拍在桌上,大声说道,“这些战船是我大宋的心血,怎么能说改造就改造,说放弃就放弃?而且还要让一部分兄弟留下送死,这绝对不行!”

另一位年长的将领也附和道:“公子,这些战船陪伴我们多年,我们对它们了如指掌。现在进行改造,万一失败,我们该如何是好?留下的兄弟又该怎么办?”

林友志神色镇定,耐心地解释道:“诸位将军,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危机。元军的兵力是我们的数倍,我们的战船在速度和机动性上远远不及元军。如果不做出改变,我们只有死路一条。对战船进行升级改造,兑换游艇,是我们突破封锁的唯一希望。留下的兄弟,是为了给大部队争取宝贵的撤离时间,他们的牺牲将换来更多兄弟的生存机会。而且,淡水危机迫在眉睫,继续困守在此,大家都将渴死。突围,是我们唯一的生机。”

“哼,希望?我看是冒险!”一位脾气暴躁的将领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地说道,“就算我们改造了战船,兑换了游艇,士兵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操作,在战场上也发挥不了作用。到时候,不仅突围失败,还白白牺牲了那么多兄弟。”

林友志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继续说道:“将军,我们还有宝贵的缓冲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士兵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战船和游艇的操作方法。而且,我们的无人机也能在突围过程中起到牵制元军的作用。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

“可是,公子,这万一培训来不及,或者元军提前发动攻击,我们该怎么办?”一位年轻的将领眉头紧锁,担忧地问道。

林友志语重心长地说:“战争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放弃希望。现在的局势已经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犹豫。如果我们不尝试突破,就只能坐以待毙。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成功突围。”

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将领缓缓站起身来,说道:“公子,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但就算我们成功突围了,之后又该何去何从?我们失去了大量的战船和积分,实力将大打折扣,未来面对元军的追击,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而且,在突围后的航行中,淡水问题怎么解决?”

林友志微微点头,说道:“这位将军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突破封锁,保存有生力量。一旦成功突围,我们可以寻找安全的据点进行休整和补充。凭借系统提供的资源,我们可以逐步提升实力。而且,我们还可以与周边的宋军取得联系,整合力量,共同对抗元军。至于淡水问题,我们在突围前会尽量储备足够的淡水,在航行过程中,也会留意寻找新的淡水补给地。只要我们还在,南宋就还有希望。”

又有将领提出质疑:“公子,那些珍贵的书籍和物资,在改造战船、兑换游艇和突围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它们的安全?”

林友志胸有成竹地回答:“这一点我已经考虑到了。我们会挑选几艘坚固且经过升级改造的战船,将最为珍贵和重要的书籍与物资集中存放,并安排精锐的士兵负责保护。在突围过程中,优先确保这些船只的安全。”

营帐内的争论愈发激烈,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就在这时,陆秀夫站起身来,他目光扫视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将军,大家的担忧和顾虑我都理解。但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的局势。公子的计划虽然冒险,但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更不能因为一时的犹豫而错失生机。我们都是大宋的臣子,肩负着保卫国家和百姓的重任。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应该放下个人的成见,团结一致,为了大宋的未来而努力。”

在陆秀夫的带动下,一些将领开始动摇了。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林友志的指挥。

接下来,林友志开始进行人员的分配和安排。他挑选了约十八万人,准备乘坐升级后的战船和兑换的游艇撤离,剩下约两万人则自愿留下,组成了一支敢死队,准备进行最后的抵抗。

林友志挑选了一批年轻、反应敏捷且头脑灵活的士兵,分成两组。一组约五千人,负责学习战船升级后的操作方法;另一组约三千人,负责学习游艇的驾驶技巧。

接下来,培训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这关乎着整个突围计划的成败,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负责学习战船升级后操作方法的那五千名士兵,被带到了一处开阔的码头,那里整齐地排列着即将用于升级改造的战船。林友志深知,驱动系统对于这些士兵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先进技术,要想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必须采用通俗易懂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他首先将士兵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约五十人,由一名经验丰富、头脑灵活的军官担任组长。随后,林友志亲自登上一艘大型战船,将船上的高级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一一展示在士兵们面前。他手中拿着一根木棍,指着驱动系统的各个部位,大声讲解道:“大家看,这是驱动系统的动力核心,就好比咱们人体的心脏,战船的动力全靠它来提供。这根管道,是输送能量的通道,它将动力源源不断地传输到船的各个部位,让战船能够在海上快速航行。”为了让士兵们更好地理解,林友志还让工匠们将驱动系统的部分部件拆解下来,进行细致的演示。

讲解结束后,便是实际操作环节。士兵们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依次登上战船。一开始,他们的动作显得十分生疏,面对复杂的操作面板,不少人都有些手足无措。有的士兵在启动驱动系统时,因为忘记打开某个关键阀门,导致战船毫无反应;还有的士兵在调整动力输出时,用力过猛,差点损坏了设备。林友志和工匠们穿梭在士兵中间,耐心地指导着他们。“别着急,先检查一下阀门是否都打开了,启动按钮在这个位置,轻轻按下就行。”林友志一边说着,一边手把手地帮助一名士兵完成启动操作。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士兵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

然而,要真正熟练地操控战船,还需要不断地练习。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士兵们每天都在战船上进行模拟航行训练。他们练习在不同的海况下控制战船的速度和方向,学习如何应对突发情况。有一次,在训练过程中,突然遭遇了一场小风浪,战船在海面上剧烈摇晃,一些士兵开始惊慌失措。林友志见状,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慌,按照我教你们的方法,稳住方向盘,调整动力输出。只要保持冷静,我们就能应对这种情况。”在他的鼓励下,士兵们逐渐镇定下来,按照所学的技巧操作战船,最终成功地度过了这次风浪。

与此同时,负责学习游艇驾驶技巧的那三千名士兵,也在一片风平浪静的海湾展开了紧张的培训。林友志从系统中调出了详细的游艇驾驶教程,将其打印成册,分发给每一位士兵。在正式登艇操作之前,士兵们需要先进行理论学习。他们围坐在沙滩上,认真地翻阅着教程,相互交流着心得体会。林友志则在一旁巡回指导,解答他们的疑问。

“大家看,游艇的驾驶关键在于对方向舵和油门的控制。方向舵决定了游艇的行驶方向,而油门则控制着游艇的速度。在驾驶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保持安全距离。”林友志一边说着,一边在沙滩上用树枝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帮助士兵们理解。

理论学习结束后,士兵们开始登上游艇进行实践操作。每艘游艇上配备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官,负责指导士兵们的驾驶操作。教官们首先为士兵们演示了如何启动游艇、加速、减速和转向。随后,士兵们轮流坐在驾驶座上,亲身体验驾驶的感觉。一开始,许多士兵在转向时掌握不好力度,导致游艇偏离了预定的航线;还有的士兵在加速时过于急躁,让游艇猛地向前冲去,差点撞到旁边的礁石。教官们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耐心地纠正他们的错误,鼓励他们继续尝试。

“不要害怕犯错,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你们才能真正掌握驾驶技巧。记住,转向时要平稳地转动方向舵,不要一下子转得太急;加速时要逐渐加大油门,避免游艇突然失控。”教官们的话语就像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士兵们心中的恐惧和不安。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士兵们在海湾里进行了反复的驾驶训练。他们练习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驾驶游艇,学习如何停靠码头、避让障碍物。随着训练的深入,士兵们的驾驶技术越来越熟练,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驶游艇在海面上穿梭自如。

在培训过程中,林友志始终密切关注着每一个士兵的进展。他经常到训练场看望士兵们,为他们加油鼓劲。他深知,这些士兵是宋军突围的希望所在,只有他们熟练掌握了战船和游艇的操作方法,突围计划才有成功的可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培训,士兵们的操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负责战船操作的士兵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操控升级后的战船,在复杂的海况下也能应对自如;负责游艇驾驶的士兵们也掌握了精湛的驾驶技巧,能够灵活地驾驶游艇完成各种任务。看到士兵们的进步,林友志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他知道,突围的时刻越来越近了,而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将是宋军在绝境中突围的关键力量。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