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奋斗在火红年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3章 重视技术

早上六点半,邵承东准时醒来,没有丝毫酒醉的难受。

夏英虽然是个女人,却有着出色的沟通能力,几句话就把邵承东逼的仿佛不喝酒就是罪大恶极。

然后她步步紧逼,邵承东节节败退。

从一开始的喝一点,后面的一人一半分一瓶酒,到最后邵承东一个人喝了六七两。

邵承东多喝了酒,还要佩服夏英的能力。

六七两几乎到了邵承东的极限,但喝的开心,吃的舒服,竟然没有影响他今天的状态。

穿上运动鞋,邵承东准备出门跑一圈,顺便看看有没有早餐卖。

可是等他来到门口,原本淅淅沥沥的小雨,就越下越大。

六月中旬已经进入夏天的最热时候,可是在金州,这样一场雨下来,还有些发凉。

邵承东回到了楼上,整理了一下房间,然后洗漱,穿上了中山装外套。

他重新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图纸,然后过去对门敲响了房门。

夏英还没有起床,应了一声,随后开门地处一个饭盒,让邵承东去招待所食堂打两份早餐。

夏英这个女人越来越没有边界感,邵承东看到一晃而过的皮肤,连忙扭过头。

这却逗的她笑了一声,根本不掩饰,似乎把调戏自己当做乐趣。

邵承东接过饭盒转身就走,靠分散思想来抗拒年轻身体的反应。

他昨天问的很清楚,夏英有家庭,有孩子,而且夫妻感情还不错。

她可能就是觉得都邵承东这个年轻人好玩,不是那种想要出墙的红杏。

她却是在玩火,根本不清楚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有多不禁逗。

招待所的食堂竟然挺大,而且早餐很丰富。

除了小米粥,大米粥,玉米粥,主要以馒头为主,小菜有咸鱼和海带丝,味道都很不错。

回到房间,夏英已经打扮好了,回复了知性的气质,越发像个老师。

两人也都正经了起来,讨论着今天的工作安排。

他们从京城过来,正规程序是先跟技术处的开发科对接,由开发科按照需要提供的技术支持,把任务分配下去。

但是夏英对这里很熟,几个月前,金州钢铁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特钢研究中心,就是夏英过来报道的。

对于特钢研究中心的装备一极技术储备,她都一清二楚,所以她就想直接去找研究中心的毛主任。

邵承东连忙提醒她,虽然她跟这边的关系很熟,但是程序不能出错,要不然,开发科那边要是有意见,就纯属于自己找麻烦。

夏英也认可了邵承东的提醒,笑说:“小邵,你年纪虽然小,敏感度挺高的啊。”

邵承东被她调戏了两天,也忍不住反弹,点头道:“从小见的多,经历的多。”

夏英这个时候想起来邵承东的背景,态度立即收敛了许多。

有一个当副所长的爸爸不稀奇,哪怕他爸爸如今研发出来了无刷电机,影响力依旧不大。

可是他那个妈妈,就不得了啦。

她自己身居高位,交游广阔,跟各方面的关系都很好,背景更是强的离谱。

邵承东作为他们的独子,以后绝对不能得罪。

想想自己这几天的行为,她自认有些过火,却并不会得罪他。

毕竟自己的亲近,只会让一个男人更加自傲。

何况,调戏一个小年轻,很有意思的啊。

夏英叹道:“第一次认识你,我还准备把我侄女介绍给你,可是见到你有那么漂亮的女朋友,我那侄女是没有机会了。”

邵承东吃完了最后一口馒头,笑说:“谢谢夏姐能看得起我,只能说有缘无分了。”

夏英忍不住又想调戏他,嘻嘻笑说:“我侄女其实也很好看的,还会唱歌跳舞,就是运气不太好。”

邵承东随口问道:“怎么了?”

“她今年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也没有考上文工团,现在就只能去下乡了。”

邵承东来到这个时代,才知道,原来知青下乡并不是六十年代才开始的。

最早的下乡,从55年就开始了,不过这个时候下乡,都是定向下乡。

知青也不是去农村下乡,一般都是去兵团或者农场,下乡也是领工资的。

只是在农场,兵团干活,比较辛苦而已。

到了大规模下乡之后,农场和兵团安置不下,才流向农村,也没有了工资。

不关自己的事,邵承东也就没有多嘴,收拾了饭盒。“夏姐,我去洗碗。”

夏英一把抢了过去,笑说:“哪能让你这个男人洗碗,我来吧,你把图纸整理好,我们一会儿就出发。”

七点半,两人打着一把从招待所借的雨伞,走出了招待所。

湿漉漉的街道非常幽静,两边的大树映衬出厚重的岁月记忆,让邵承东一瞬间对这里就有些喜欢。

到了大路上,就人声鼎沸了,上班的人群人潮汹涌,没有后世人们上班的痛苦表情,一个个劲头十足。

这个年代,人们的奉献精神的确很让人钦佩。

钢铁厂的车间,办公区域并没有在一起,他们在办公区的大门登记进入,没有让人带路,夏英就带着邵承东直接来到了技术开发科。

厂里的人也刚上班,夏英熟稔地跟不少人打招呼。

开发科内,一个头顶斑秃的中年眼镜男难得没有秃顶男人的猥琐,反而更显得文质彬彬。

看到夏英,他就热情地过来握手打招呼。“小夏,从接到你们寄过来的图纸,我就期盼你的到来,这位就是发明人邵承东吧?”

夏英笑着介绍。“对,别看他年轻,能力很强。小邵,这位是于科长。”

不等邵承东主动伸手,他就已经握住了邵承东的手,使劲晃了两下。“我们技术人员,从来不看年纪,只看能力。看到小邵的图纸,震撼了我们整个技术处。

从现代机床发明到现在,一百多年了,所有人的思想都被限制在XYZ的三轴窠巢里,只有小邵你这样的年轻人,才敢于突破思想,竟然想出了多悬臂,多加工轴。

说实话,只是这项突破,就比技术本身更加重要。要不是你已经在研究所,是最适合你发挥的地方,我都恨不得能把你要过来。”

邵承东笑道:“于科长过奖了,我还年轻,还需要多多学习。”

于科长邀请邵承东跟夏英在门口的椅子上坐下,安排了一个小姑娘泡茶,就迫不及待问道:“小邵,你这个发明人过来了,关于多悬臂系统和活动工作台的一些技术想法,我就趁机跟你探讨一番。”

邵承东认真点头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科长你们长期工作在一线,经验远比我丰富,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是受宠若惊。”

他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了全套的图纸,这比他寄过来的汇总图要详细的多。

于科长一翻就精神大振,跟旁边一个年轻小伙子说道:“钟强,你去看王处长,毛主任他们在不在,还有技术科的其他同志,要是有时间,都过来看看。”

钟强很快就回来了。“于科长,王处长听说邵承东同志来了,让我们都去会议室,办公室还是有些小了。”

竟然这么大的阵仗,说实话有些出乎邵承东的意料。

钢铁厂毕竟不是机床厂,邵承东的技术,对她们的启发,远不如中下游企业。

就连夏英也有些想不通,忍不住问道:“于科长,这阵势是不是有些大了?”

于科长笑说:“你们是不清楚,我们钢铁厂一直在寻找一条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论规模,我们没有煤,也没有铁,远远比不上其他厂家。

今年我们厂成立特种钢研发中心的目的,就是想要把重心完全放在特种钢研发生产上来。

全国那么多的机械厂,还有新建的汽车厂,农机厂,对特种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小邵的图纸,也增强了我们专心发展特种钢材的决心,我们也要紧跟需求,才能造出让兄弟单位满意的产品嘛!”

邵承东原本是来寻求帮助的,可是这个话题还没有谈,就被拉着先给技术科的人上一课。

说实话,邵承东有些兴奋,感觉自己的能力第一次被认可。

在研究所里面,不管是尚工,马总工,对邵承东的发明似乎都不在意,一度让他怀疑自己拿出的技术是不是太不显眼了。

但这个时候,邵承东有些明白了过来。

不是马总工,尚工没有看到他这个技术的先进性,只是他们本身就是大拿,邵承东的产品都没有造出来,过多的吹捧只会害了年轻人。

这其实也是一种保护,真要不重视,也不会为他这个刚入职的新人成立项目组了。

只要等他的产品拿出来,该有的奖励绝对不会少。

而对金州钢铁厂这样的一线企业来说,任何新技术的出现,新技术的应用,都会影响以后的产品线调整。

他们如果没有敏锐的触觉,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

而且奉承一个从京城过来的技术员,也不会影响企业内部的稳定,只会促进积极性。

十几分钟后,邵承东来到了会议室,里面坐了最少四五十个技术员。

他们惊讶地看向了年轻的邵承东,而邵承东没有半点畏惧,跟着于科长坐在了长会议桌的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