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村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权谋与进退

自从上次和赵伟的谈判后,李雨琨一度认为官府的压力会有所减缓,然而事与愿违。随着村庄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商人纷纷涌入,而这也引起了更高层次的注意。

一天傍晚,李雨琨正在自己屋中查看新一批交来的粮食和手工制品,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低语声。他立刻抬起头,神情变得严肃。

“村长,出事了!”张大海匆匆进来,脸色苍白,“有一队衙役,连夜来到村里,带着一封县衙的公文,要我们立刻上交一半的粮食储备!”

“什么?”李雨琨心中一震,立即起身,快步走出屋子,“立刻召集村里长老和负责人,去村头集合。”

村中的长老们在李雨琨的带领下,早早地站在村头的空地上,等待着李雨琨的指示。外面的夜色浓重,唯一的光源来自远处的油灯,微弱的光照亮了众人紧张的面容。

当那队衙役和县衙官员来到村头时,李雨琨立即迎了上去。为首的衙役中,一个面色冷峻的中年官员走了过来,手中握着县衙的公文。

“李村长,接到上级的命令,你村的粮食储备已经超出了规定的范围。根据朝廷的法令,必须立即上交一半作为国家储备。”那名中年官员冷冷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反驳的威严。

李雨琨心中明了,官府之所以如此急迫,是因为他们意识到村庄的经济独立性正在崛起,甚至可能威胁到他们的控制力。以这种方式要求上交粮食,显然是为了摧毁村庄的经济基础。

“这……这实在太过分了!”村中的一位长老忍不住大声抗议,“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怎么能交给官府?这不是逼我们断粮吗?”

李雨琨举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冷静地开口:“大家不要慌张。官府提出的要求,并不代表我们就得照单全收。我们不能让他们轻易控制我们的生存命脉。”

他看向那名衙役,语气平稳:“这批粮食的确是我们村庄的储备,但考虑到上级的要求,我们愿意部分上交,剩余的部分我们依然会留作备用,确保村民的生活不受影响。”

那名衙役冷哼一声,“部分上交?你们可知道,粮食的供给不仅关系到你们村的生计,更关系到整个地方的稳定。你们若不遵守规定,岂不是违背朝廷的旨意?”

“我明白。”李雨琨轻轻点头,“不过,官府要求的数量太大,若强行压榨,恐怕会引起村民的不满,甚至会影响到地方的安定。若此事处理不好,后果可能会更为严重。”他略微顿了顿,声音更加坚定,“我们愿意配合上交,但希望官府能够考虑实际情况,适当减少上交的数量。”

那名官员见李雨琨如此应对,脸色一变,显然有些不悦,但还是没有立刻发火。“既然如此,李村长,便让你们村的长老和负责人一起签署协议,明天我们就来领取粮食。”

李雨琨看着那名衙役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叹息。官府的压力显然不会轻易消失,反而会越来越大。如何保持村庄的独立性,成为了李雨琨面临的最大难题。

在处理完官府的事情后,李雨琨没有放松警惕,反而更加警觉。商人们也开始频繁地来访,一方面表示愿意继续合作,另一方面却在不断试探李雨琨的底线。

某个傍晚,李雨琨再次接到一个商人的拜访。这位商人名叫李天赐,他是周边数个村庄的商贸负责人,曾与李雨琨有过几次接触。今天,他带来了一些好消息。

“李村长,我听说县衙的要求你们上交粮食,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李天赐进了李雨琨的办公室后,坐下便开门见山,“不过,咱们村的经济如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如果你们能继续保持发展,粮食的上交量会越来越大,官府的要求也不会轻易放松。”

李雨琨心中一动,李天赐显然在提醒自己,村庄的经济发展已经吸引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如果没有应对之策,恐怕会被更强大的势力吞噬。

“你说得对,李商人。”李雨琨淡淡地回应,“不过,粮食的上交量不应该由我们单方面承担。官府并没有考虑到我们村庄的发展潜力。若他们强行上交,恐怕会影响到我们的生产和村民的生活。”

李天赐点了点头,“那我倒是有个提议,不知道李村长是否愿意听听。”

李雨琨目光一凝,示意他继续。

“我们可以帮你解决这部分粮食上的问题。我和几位大商人有联系,可以通过一些渠道,绕过县衙的直接控制,将部分粮食转运到外地市场,避免被上交给官府。”李天赐微笑着说道,“只不过,你们村的独立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李雨琨心中一动,李天赐的提议虽然有些风险,但如果能够顺利操作,至少能减轻村庄的压力,让村民的生活不受影响。于是,他沉默了片刻,决定先暂时与李天赐达成初步合作。

“我明白你的意思,李商人。你们的帮助,我们会考虑。但这件事必须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们的交易。”李雨琨低声说道。

李天赐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放心,李村长,我们是合作伙伴,不会让这件事泄露出去。”尽管外部的压力不断增加,李雨琨并没有放慢改革的步伐。相反,他开始加速村庄的各项建设,并利用商人们的资源拓展更多的贸易渠道。除了农业,李雨琨还开始着手改善村中的手工业,特别是在陶瓷、纺织和铁器方面,村庄的产品逐渐有了质量上的提升。

“这些陶器的质量不比市面上的差,甚至可以出口到更远的地方。”李雨琨站在手工业作坊的门口,望着一位老工匠手中的陶器,眼中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村庄的独立性不仅仅依赖于粮食,还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手工业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提升村庄的经济,他还决定发展一些小型工厂,利用铁器和火药等资源,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村庄的矛盾也逐渐浮现出来。村中的一些保守派长老对于李雨琨推行的变革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这些改革太过激进,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村长,这些改革虽然让村庄富裕起来,但会不会太快了?过于依赖外部商人,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村的独立性。”一位年长的村长忧心忡忡地说道。

“我理解你的担忧。”李雨琨深吸一口气,“但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必须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保证我们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