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系统激活
“诸位大人,”谢君晏站起身来,躬身行礼,“诸位大人好耳力,此曲确是在下即兴创作。至于名字...就叫‘高山流水’。”
“听谢公子这么一说,还真是,铮铮如高山,缓缓如流水。”
“谢公子,名字起得真好,可否赏脸一聚啊?”
“谢公子,是我家先递的请帖,我仰慕你的才华很久了,给个见面的机会吧!”
“谢公子......”
谢君晏用余光观察着姜佩卓,这位率先听出曲中意的女子现在依旧安安静静地坐着,偶尔喝一口杯中的茶,好似周围的喧闹都不值得在意。
姜佩卓不是认为周围不值得在意,而是听到谢君晏说了曲名之后,不能确认是不是自己的话被听到了,不敢抬头,只能喝口茶缓解尴尬。
看来自己也要尽快将学习提上日程了,用别人的成果总是心虚的。正好自己再研究一下空间电脑的使用方法。
姜佩卓正放空着,突然听到有人高呼:“听闻姜尚书之女也来参加此次诗会了,姜尚书素来以学术见长,想必她的女儿定深得她的真传啊!”
不儿?姜佩卓懵了。
这,这是怎么拐到她身上的啊?
在看到说话的人的时候,一切都清楚了。这人正是诗会开始前围观嘲讽李采荷的人之一,这是找她报仇来了。
先把她高高架起,这样不就跌得更狠吗?
谁不知道她姜佩卓只是个正六品的小官,这就说明了她没什么才学。
见此情况,姜家大姐站出来,抱拳拱手,作诗一首夸赞当今社会海晏河清,引得大家频频称赞。
姜佩卓也在心里暗笑,是啊,在场的姜家女可不止她一人,大姐做的诗还这么“正确”,这下没人敢说什么了。
挑事的那人也没注意到姜家人来了两位,看到姜家长女作诗,愣了一瞬后,依旧不依不饶:“姜二小姐呢?刚还看到姜二小姐舌战群儒,才学非凡。您可愿赏脸也作诗一首啊?”
还赶紧冲着同伴使眼色,让其他人来捧场。
“是啊,姜二小姐,刚才您的言行我也看见了,十分想听您作诗啊!”
那人还生怕姜佩卓也做一首夸赞朝廷的诗来,这样她就没办法挑刺了,赶忙补充道:“刚才谢公子的曲子叫做‘高山流水’,要不姜二小姐就以此为题,做一首关于山水的诗吧。”
姜家大姐听后十分着急,自己的小妹是什么水平,她再清楚不过。学业上一直都是自己承担阿母的期待,小妹从小就只喜欢画画,所以才去了染织局当差。
谢君晏眉头一皱,知道对面特意强调一番,就是为了让姜佩卓下不来台。
他虽和姜二小姐并不熟识,但经过今天的事情,他认为她能作诗出来。
但是他也不赞同这种看人出丑的行为,更何况他也看出姜二小姐有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愿出头。于是他打算说几句缓和场面的话,试图让事情揭过去。
他还没开口,姜佩卓已经先站了起来。
她心里不由暗笑,什么以“高山流水”为题,就是以山和水为题啊?明明这词是用来形容知己与伯乐的,连词的含义都没搞明白,连曲子都没听懂就来找她挑事了。
各位古代诗人们,她姜佩卓也是被架起来实在没办法了,先借用几首,等回头她一定自己好好学习,自己作诗!
可怎料她刚站起来,就有小厮按照对面人的意思,将纸笔呈上。
得,这是要将羞辱她进行到底啊。光说不行,还得写出来,可是,可是她作为现代人根本写不好毛笔字啊!
太女对此事提出者的意思也心知肚明,但她非常想知道姜佩卓还能做出什么诗,也就默许了,甚至还差人抬了大桌子来,方便姜佩卓写字。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姜佩卓在心里大喊一万遍。
僵硬着身体走到桌子前面,握住毛笔,沾了墨汁便停住了。
当她终于下定决心落笔,认为出丑就出丑时,脑海里突然响起一道声音:“系统已激活。”
什么声音?
什么系统?
嗯??系统???
这不是她的亲亲金手指吗!!!
“恭喜宿主获得能力——书法。”
说罢,系统就没了声音,姜佩卓在心里叫了他几声,也不敢耽误太久,就先不管了。
有了系统的技能加持,姜佩卓只觉得如有神助,轻轻松松在纸上写下一首标准的楷书。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霓虹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因为写得太顺,落款差点写成《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唐,张九龄。姜佩卓紧急停手,改成了“《高山流水》,姜佩卓”。
她还记得小范前辈的经验,选诗的时候特意避开了带地名的诗句。这虽然是写庐山瀑布的,但是诗句并没有体现出名字,有山有水刚刚合适。
姜佩卓想了想,又写了一首。
写罢,小厮上前将姜佩卓写的诗句举起来,供大家观赏。
“这......”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好诗啊,好诗!”
“敢问这‘红泉’是?”有人发问。
“这‘红泉’,是因为瀑布在日光的照耀下会呈现灿烂的红色,就用红泉指代瀑布了。”姜佩卓解释道。
“妙极!”
“小姜大人出口成章,实在是才华横溢啊!”
就连端坐的太女殿下也微微探身,发觉是绝妙佳句后几度想站起身更仔细地观摩。
纸上的诗句不仅言词精妙绝伦,字体更是工整大气,有一股书法大家的风范。
姜家大姐已经懵了,这还是她的小妹吗?她什么时候会这些了??
“还有另一首呢!”
观众已经不满于只看一首诗,有人吵吵着催促小厮将第二首诗展示出来。
“花想春风月想云,高山流水觅知音。
空有一壶多情酒,一生知己最难寻。”
听到有人朗读出声之后,谢君晏失态地将杯中的酒水撒了出来。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一生知己最难寻!
她!
她听得懂他的曲子,她说高山流水,他听懂了。
她也听懂了他的意思,作为曲名的“高山流水”,已经不仅仅是对景色的形容,还有对知音的肯定。
谢君晏紧紧地盯着姜佩卓,一种别样的感觉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