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更为合适
听到堂内的喝斥,堂外的侍卫立刻冲了进来。
马国诚心头一颤,“殿下的行踪,很多官员都知道,下官也是听旁人说起的。”
金毓峒追问:“听旁人说起的?到底是听什么人说起的?”
“这……”马国诚犹豫了。
看着马国诚那支支吾吾的样子,金毓峒双眼射出一道寒光。
“说不出来了吧。”
“依本官看,是你马国诚私下刺探太子殿下的行踪,意图不轨!”
就算是马国诚真的有别样心思,对储君不轨这样抄家灭门的罪过,他也不敢认。
他叩首在地,“殿下明鉴。”
“臣真的是听人说起的,绝不敢对殿下有任何不恭之心。”
金毓峒眼神一冽,“听谁说起的?那人总得有一个名字吧?”
马国诚跪趴在地上,心里不停的叫苦。
早在锦衣卫召他前来昌黎的时候,他就猜到是为了丁小旗等人的事。
本来在路上,他已经想好了万般说辞。
可谁成想,金毓峒一口咬死了他对太子储君图谋不轨。
太子又一言不发,很明显,太子洞若观火。
啪!
金毓峒猛拍桌子,“马国诚,他人擅自泄露太子殿下行踪,你非但不告知官府,反而一味袒护。”
“难不成,你与那故意泄露太子殿下行踪的歹人,是一伙的!”
马国诚的后背冒汗了。
他清楚,别说自己本就不干净,就算自己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堂上的人也能将自己下狱论死,甚至是抄家灭门。
两旁的侍卫的手一直握在刀柄上,刀虽未出鞘,可却散着寒光。
事情逼到这了,马国诚不敢再瞒了。
他朝着太子朱慈烺一叩首,“臣是听牛参将说的。”
朱慈烺没有开口。
金毓峒问道:“哪个牛参将?”
“分守德州参将,牛百叶。”
朱慈烺朝着严有德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提笔写了起来,最后还盖上了东宫的大印。
待墨迹干涸,严有德将写好的东西摆在朱慈烺面前,“小爷。”
朱慈烺快速过了一遍,没发现什么问题,“来。”
“在。”一名侍卫上前。
“拿着本宫的令旨,将德州参将牛百叶召到昌黎。”
“是。”那侍卫领命离去。
那侍卫刚出大堂,正碰到锦衣卫指挥佥事张养所走进大堂。
“殿下。”张养所躬身行礼。
“说。”
张养所俯身过去,压低了声音。
“启禀殿下,那些人,全都招了。”
“那个小旗官,应当是死士,嘴很硬。不过,臣还是撬开了他的嘴,他是德州参将牛百叶的属下。”
“只是,他知道也的不多,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说着,张养所双手捧着供词呈上。
严有德拿起供词,恭恭敬敬的捧给太子朱慈烺。
锦衣卫的审讯方式,朱慈烺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
能扛得住的,寥寥无几。
在锦衣卫手中,别说让那些人招供,就算说外星人攻打地球是他们策划的,他们都能承认。
朱慈烺大致浏览了一遍供词,那些人都认为他们是在向朝廷派下来的钦差喊冤,而不是太子殿下。
这些人都是小喽啰,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也就是那个丁小旗,咬出了德州参将牛百叶。
“他们都招了。”朱慈烺将供词朝着金毓峒的方向一递,严有德立刻接手传递过去。
“那些人都承认,是你故意指使他们来向本宫喊冤,企图将祸水引到邱磊身上。”
“马守备,你有什么想说的?”
马国诚一惊,上头和他们交代的时候,确实是这么说的。
可下面的那群当兵的不知道,他也不会向那群当兵的透漏这么重要的信息。
但太子说的言之凿凿,不像撒谎。
那么,情况只有两种。
一种是锦衣卫屈打成招,逼迫那群当兵的录假的口供。
一种是那群当兵的根本就没透露出什么信息,这是太子在故意诈他。
要是第一种情况还好说,怕的就是第二种情况。
太子全猜出来了。
就算太子全猜出来了,马国诚也不敢承认。
不要说故意设局利用太子,就是设计构陷身为都督同知的邱磊,这一条,就够收拾他的。
“诬陷,全都是诬陷。”
“太子殿下,臣对大明,对朝廷,对皇上,对殿下,向来是忠心耿耿,怎敢构陷邱磊将军,又怎敢利用殿下。”
“还请殿下明查,既还臣一个清白,又能揪出离间的宵小。”
朱慈烺望着跪在地上的马国诚,“这么说,马守备是忠臣?”
“臣绝对是忠臣。”
“马守备可知本宫是哪一年的生人吗?”
马国诚一愣,他弄不明白太子为什么会问这种没头没尾的话。
疑惑归疑惑,面对太子询问,他还不敢不答。
“回禀殿下,殿下被册立为储君时,朝廷曾诏令天下,让天下臣民知晓我大明储君之正。”
“不止大明,像朝鲜等我大明藩属,朝廷也派遣使臣前去传旨。”
“臣又怎会不知殿下为崇祯二年的生人。”
册立太子这种天大的事,自然是要昭告天下的,马国诚这种官员知道自己的生辰,朱慈烺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怪不得呀。”
“本宫是崇祯二年生人,到今年崇祯十六年,不过十五岁。”
“马守备这是欺本宫年幼,故意拿话搪塞诓骗。”
马国诚这才明白为什么会问生辰的事,合着这是故意下钩让自己咬呢。
“臣不敢。”
“殿下龙姿凤表,天下皆知,无人能够逃脱殿下慧眼。”
“臣不敢诓骗殿下,更不会诓骗殿下。”
朱慈烺拿起案上的惊堂木,但没有拍下去。
“你还在诓骗本宫啊。”
“张指挥佥事。”
“臣在。”张养所上前。
“这位马守备就交给你了,但愿你能劝说马守备吐露真言。”
张养所斜瞥了一眼地上的马国诚,而后正了正神色。
“还请殿下放心,臣一定与马守备彻夜长谈,好生劝说。”
马国诚在一脸不可思议中被锦衣卫强行拖拽走。
目睹一切的金毓峒眉头微皱。
他是文官,在他看来,官员犯罪,应交由法司审理,不应该由锦衣卫审理。
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有独立的审案权,做事不经朝堂,这一点,很不好。
金毓峒转念又想到皇帝的脾气,何况这其中又牵涉到了刘泽清、马岱、邱磊三位高级武官。
在如今军阀抬头的情形下,又事关太子,案子,交由锦衣卫审理,确实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