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古典经济学的利润率下降理论及其批判
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刺激与动力,利润率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注的核心经济变量。早在马克思以前,古典经济学就注意到了利润率下降的现象。由于观察的视角和所代表的立场不同,不同经济学家对利润率下降原因的解释和对利润率下降所持的态度也就不同。
在18世纪,当时的经济学家主要是从资本贷入者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认为利润率的下降是一种健康的现象。例如,休谟就认为利润率降低使得物价更趋低廉,消费受到鼓励,有利于促进工商业的快速增长。亚当·斯密和休谟一样,对利润率的下降表示乐观。在他看来,利润率下降不仅可以通过有损靠货币利息生活的大富豪而鼓励资本从事实业,而且能够通过降低物价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利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是资本积累落后的标志,利润率下降不会危害资本积累。斯密所处的时期是工厂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生产。随着产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厂手工业阶段进入机器大工业阶段,产业资本主导各个生产部门,劳动实际隶属于资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完全统治地位,社会财富大量增加。这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三个阶级(资本家、雇佣工人、地主)和相应三种收入(利润、工资、地租)的区别越加明显,大卫·李嘉图开始思考在新创造的价值分割为利润、工资和地租三种收入的条件下,资本家、雇佣工人和地主三个阶级所得份额的消长会对资本积累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理论代表,李嘉图将利润——资本家阶级的收入、资本积累的源泉以及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的刺激——视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关键变量。利润率的下降会窒息资本积累的动力,李嘉图对此深感忧虑。[1]
捕捉到这种现象,提出这个问题,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贡献。但限于阶级立场和由此决定的理论状态,古典经济学不可能对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解释。马克思对此说明:“以往的一切经济学都没有能把它揭示出来。经济学看到了这种现象,并且在各种自相矛盾的尝试中绞尽脑汁地去解释它。由于这个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极其重要,因此可以说,它是一个秘密,亚当·斯密以来的全部政治经济学一直围绕着揭开这个秘密兜圈子,而且亚·斯密以来的各种学派之间的区别,也就在于为揭开这个秘密进行不同的尝试。”[2]
本章前两节分别考察英国古典经济学成熟阶段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的利润率下降理论,第三节是对古典经济学利润率下降理论错误根源的揭示——立场局限和理论缺失。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方面,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就是在批判古典经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通过考察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利润率下降理论,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利润率趋势下降规律的形成逻辑和独特贡献;另一方面,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利润率下降理论对马克思之后的利润率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布伦纳的过度竞争论就是亚当·斯密利润率下降理论的翻版,伊藤诚的劳动力短缺论和韦斯科普夫的劳工力量增强论借鉴了大卫·李嘉图的利润率下降理论。通过本节的考察,也有助于更加全面和透彻地理解激进政治经济学内部利润率下降理论的各个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