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一辞参军
寿春城攻破后,王垕就抱病请求返回许都家中养病。
由于其寿春一战的出色表现,曹操大喜过望,自然是允许他返家。
之后曹操几次差人探望,送来了许多金银锦缎,他也都是佯装病未痊愈遮掩过去。
由于忙着征讨张绣,曹操对于他的多番拒绝也没做过多反应,只是说待返回许都后再议。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王垕最悠闲的日子,有房、有贤惠的妻子,衣食无忧,每日无非就是读书、做农活、坐在村口打听过去的往事。
经过这些日子的搜集,再加上自己这个未在正史中出现的“王垕”,他已经笃定这世界的走向更接近于三国演义。
那么根据时间来推算,接下来就应该是再夺徐州、白门楼等等一系列事件。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最终目标——投奔刘备,三造大汉!
只是就现在的节点来看,刘备还处于四处奔波——当东汉第一雇佣兵的境地。
如果自己贸然投奔,必将激怒曹操,到时不仅会破坏曹刘的关系,还会危及刘备性命,让自己的理想功亏一篑。
对于那样的局面,王垕并不原意看到,因为对于自己来说,若过早改变时间线,自己的“信息差”优势将不复存在。
如何用好这个“外挂”呢?
自己从后世而来,对于接下来的很多大事件都已经提前获知了结局。
甚至对于一些著名的计谋,自己都可以做个文抄公,先于谋士说出来,甚至——
可以佯装预言一些事件,快速积攒自己的声望,让自己的地位火速攀升。
对于这样一个封建迷信的时代,自己很轻松就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形象。
不过,东吴肯定是不能去了,想想于吉的惨像,王垕忍不住咋舌。
不如现在在曹操帐下做个小官,只留美名,这样在投奔刘备时起步还能高点。
只待……
衣带诏事发。
……
……
又是平凡一日,王垕听见屋外儿童嬉闹,正传诵着什么“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的歌谣。
不用想,正是郭奉孝提出的“十胜十败”的言论。
“如此一想,吕布死于白门楼的时间也不远了。”
王垕一边想着一边透过窗户,看到此刻正忙碌做饭的贤妻,心中涌过一丝暖流。
妻子是普通女子,模样也不十分出众,但那双明亮的眼睛却好像能看透王垕的心事。
她话并不多,但总愿意在没有活计的时候守在他身旁。
问她为什么如此粘着自己,她也只是喏喏挤出:“妾不懂夫君的行军打仗,但妾知道夫君几时饿,几时冷。在夫君饿时做饭,冷时添衣,写字时磨墨,是妾之所愿。”
想起刚回来那几日,王氏看见自己身上淤青后,心疼地哭了整整一日的模样,王垕嘴角轻轻上扬。
“怪不得你王垕能为此送命啊。”
随后他又扯回注意力,接着磨好墨,写起回信:
“奉孝吾兄,你的十胜十败之论我已经看过,其中详细分析了双方的优劣之处,更是为我军克敌制胜提供了许多参考,认真学习后受益匪浅。
不过,依我之见,袁绍好谋少断,实则不足为惧。
还要力劝主公先图徐州吕布,吕布之辈反复无常,今虎踞东南,兵马日渐充足,若不早图恐又遭其背叛。
现徐州城中陈圭、陈登,小沛刘备,皆与之有怨,倒不如里应外合,趁早杀之。
——许都一仓官王垕”
写罢,他推开门慵懒地伸了个懒腰,将门外的妻子从背后抱起,臊得怀中女子满面羞红,只得捂住脸庞不叫外人看见。
“夫君这是如何,羞煞妾也。”
“无事,只是想抱抱你。”
却不见此刻身后的王垕已经眼圈微红,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这可能将是我人生最后轻松的日子了。
……
……
许都城内,郭嘉府中。
看完王垕的回信,郭嘉心中欣喜不以,拍着大腿接连叫了三声好:“好!好!好!知我者,王先生也。”
接着他又细细反复看了一遍回信,招呼着下人赶快备好酒水,自己要亲自去请王垕。
当日晚,郭嘉府中灯火通明,堂上王垕、郭嘉二人对坐,周围再无他人。
见王垕疑惑,郭嘉这才解释道:“郭某胸怀远量,匿迹修行,不与常人交往,故无诸多好友。”
心中其实早就有底的王垕沉吟片刻:“昔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知音难遇,一人足矣。”
听到王垕回答后,郭嘉不置可否,轻咳两声后就又举起耳杯:“来来,知音一人足矣,喝酒喝酒。”
是夜,二人畅饮至天明,就连酒量超群的王垕也酩酊大醉,倒地大睡不醒。
睡梦中,王垕又一次来到了那片纯白空间,那模糊声音又断断续续出现,他努力去听,却依然无法分辨其中内容,只是单纯觉得那声音让他十分安心。
“王兄,王兄……”郭嘉摇动着将王垕唤醒。
还想睡懒觉的王垕伸了个懒腰,这才看见一旁站着一众人等。
只是一瞬间,王垕从头到脚红了个遍,那感觉就像过年时,睡觉醒来被亲戚堵被窝一样。
“王垕先生,别来无恙啊?”曹操笑道。
这一声惊得王垕急忙起身,这可太熟悉了,正是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明公……”
“哈哈哈,先生屡次抱病不出,我只得略施拙计,还请见谅啊。”
曹操笑着走到酒樽旁,用勺子在其中搅了几下,发现其中酒水已经被二人饮空,面色显出一丝惊讶:
“先生善饮酒?”
王垕不置可否。
“那奉孝可有酒伴了,哈哈哈。”
四周众人一同和善地哄笑起来。
接着,曹操脸上变得严肃,他走到王垕面前,低声说道:“先生对做我参军一事,可思虑妥当?”
听见曹操的话语,王垕心中顿时紧张。
确实,自他献计攻破寿春后,曹操就屡次派人邀请他做曹操参军。
起先他始终抱病不出也是打算拖过去,可没想到曹操竟然有如此的耐心。
见王垕半晌未做答复,郭嘉急忙救场道:“明公,昔有周公吐哺,又有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换八百年江山。明公欲求良才,又故急于此时啊。”
见曹操表情稍缓,郭嘉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况且,我与王垕情比伯牙子期,其心我甚明也。无外乎担心自己出身不高,明公骤然启用,惹得上下非议也。”
“妙!”听完郭嘉一席话,王垕心中不由得赞叹他的机智。
如此发言不仅能够帮自己拖延,还能在众人面前保证曹操的面子。
“哈哈哈哈,好好好,知我者,郭奉孝也。”曹操借坡下驴,随后挥手招呼众人出将门去,“先生今日酒醉,容我过两日再行拜访。”
等到曹操等人彻底走远,王垕长舒了一口气,才发现自己额头已经渗出了一层冷汗。
“谢谢奉孝搭救。”看着面前正一脸严肃的郭嘉,王垕深鞠一躬。
“哎~第一次你拒绝了,下一次你又当如何呢?”郭嘉轻轻摇头,眼神复杂地看向王垕深弓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