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九宫迷阵
黎明前的隐仙谷笼罩在淡蓝色雾气中。许明远检查着行装——干粮、水囊、简易药包,还有那本从不离身的《灵枢经》抄本。周雨桐坚持要带上全套灵枢九针,为此特意缝制了一个贴身皮套。
“你真的决定不带林默?“许明远系紧包袱,低声问道。
周雨桐将两块拼合的玉佩小心收入怀中:“他自己说要留守医馆。再说...“她顿了顿,“这次旅程可能很危险。“
晨光微熹时,两人悄悄离开医馆,沿着溪流向深山进发。根据古籍记载,武夷宫位于隐仙谷西北方向的群峰深处,需要翻越两座险峰才能抵达。许明远走在前面开路,柴刀劈开挡路的藤蔓,发出清脆的“咔嚓“声。
“等等!“周雨桐突然拉住他的衣袖,“有人跟着我们。“
许明远凝神倾听——大约五十步外的灌木丛中,确实有细微的窸窣声。他示意周雨桐隐蔽,自己则悄无声息地绕到声源后方。
“哎哟!“一声熟悉的惊呼响起。
“林默?“许明远惊讶地看着摔出灌木丛的眼镜医生,“你...“
林默狼狈地爬起来,白大褂上沾满草屑和露水:“我...我只是担心你们迷路!这山里地形复杂...“
周雨桐从树后转出,双手叉腰:“所以你就偷偷跟踪?“
“不是跟踪!是...是专业支援!“林默推了推歪斜的眼镜,从背包里掏出一堆东西——指南针、急救包、甚至还有一支体温计,“看,我准备充分!“
许明远和周雨桐对视一眼,无奈摇头。林默的倔强他们早有领教,既然跟来了,再赶他回去反而更危险。
“跟紧点,别拖后腿。“周雨桐最终妥协,转身继续前行。
林默如蒙大赦,急忙跟上。三人沿着越来越陡峭的山路前进,树木渐渐变得低矮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裸露的岩石和低矮的灌木。
正午时分,他们在一处平台上休息。许明远取出干粮分给大家,周雨桐则展开古籍研究路线。
“按记载,前面应该有一片石林,穿过它就能看到笔架峰。“她指着远处一座形似笔架的山峰,“武夷宫就在那后面。“
林默凑近看地图,眼镜反射着阳光:“这图至少有几百年历史了,地貌会不会已经...“
“灵枢派的东西,自有其道理。“周雨桐轻抚胸前的玉佩,它正微微发热,“玉佩在指引方向。“
继续前行不久,一片奇特的石林出现在眼前。数十根天然石柱拔地而起,高的足有五六丈,矮的也有丈余,排列看似杂乱,却隐隐有种规律感。
“九宫八卦阵...“许明远认了出来,“和上次那个很像,但规模更大。“
周雨桐取出玉佩,它此刻明显发热,背面的符文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跟着玉佩的指引走。热时前进,凉时转向。“
林默一脸怀疑:“这太不科学了...“
许明远没理会,专注观察石柱排列:“我在武当学过破阵之法。这阵法有八个入口,对应八卦方位。我们得找到'生门'。“
他按照武当所学的奇门遁甲知识,选中东北方向的一条路径。三人刚走进去,周围雾气突然变浓,原本清晰可见的石柱变得模糊不清。
“不对劲。“许明远停下脚步,“我们好像在绕圈子。“
果然,十分钟后,他们又回到了起点。林默已经气喘吁吁,白大褂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
“再试一次。“许明远选了正东方向。
这次更糟。路越走越窄,最后竟被一面石壁挡住去路。更诡异的是,回头时发现来路也消失了,三人被困在几根石柱构成的狭小空间里。
“鬼打墙?“林默声音发颤。
周雨桐摇头:“是阵法。明远,硬闯没用。“她取出玉佩,闭上眼睛,“灵枢之道,顺其自然。“
玉佩在她掌心泛着柔和的光。周雨桐慢慢转身,最终面向西北方:“这边。“
许明远将信将疑地跟上。周雨桐走得极慢,不时停下调整方向,有时甚至会往回走几步。奇怪的是,这样七拐八绕,不到一刻钟,眼前豁然开朗——他们穿过了石林!
“这不科学...“林默喃喃自语,却不得不承认结果。
许明远则若有所悟:“武当功夫讲究'以柔克刚',我却总想着'以力破巧'...清虚师父说得对,我太执着了。“
周雨桐微笑:“各有所长。没有你的功夫,我们也走不到这里。“
三人继续向笔架峰前进。山路越发陡峭,有时需要攀爬近乎垂直的岩壁。林默虽然体力不济,但出人意料地灵活,总能找到最佳落脚点。
“大学时参加过登山社。“他得意地解释,随即脚下一滑,幸亏许明远眼疾手快拉住了他。
黄昏时分,他们来到笔架峰下。这里地势奇特,两座较高的山峰中间夹着一座较矮的山,形如笔架。根据古籍,武夷宫就在中间那座山的背面。
“今天来不及翻越了,找个地方扎营吧。“许明远提议。
他们在山脚发现了一个浅洞,勉强能遮风挡雨。林默累得倒头就睡,很快打起呼噜。许明远和周雨桐坐在洞口,望着渐暗的天色。
“明天就能到武夷宫了。“周雨桐轻声说,“你觉得...玄微师叔会在那里等我们吗?“
许明远摇头:“不知道。但我觉得这一切...太巧合了。你父亲的笔记,李大夫给的玉佩,我在武当学的功夫...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安排。“
周雨桐若有所思:“父亲常说'缘法自然'...“她突然打了个寒战。
夜风渐凉,许明远脱下外衣披在她肩上。周雨桐正要推辞,一滴冰凉的雨水打在鼻尖上。转眼间,暴雨倾盆而下,他们不得不退到洞穴深处。
“你的手好冰。“周雨桐碰到许明远的手指,惊呼道。
许明远这才注意到自己指尖已经泛青——体内那个阴阳气旋又开始不稳了。他试图调息压制,却引发一阵剧痛,冷汗瞬间浸透后背。
“阴煞反噬!“周雨桐急忙取出银针,“必须立刻疏导!“
“不行...灵枢九针需要...稳定环境...“许明远咬牙道,“等...到武夷宫...“
周雨桐不听,已经在他胸前要穴下了三针。针尖入体,许明远感到一阵尖锐的刺痛,随即是熟悉的暖流。但这次不同,暖流刚触及气旋,就引发剧烈反应——他整个人弓起身子,一口鲜血喷出!
“明远!“周雨桐惊呼。
林默被惊醒,看到这一幕立刻扑过来:“怎么回事?内出血?“
“阴阳失衡...“周雨桐手忙脚乱地调整针法,“我需要引导他的真气...“
“怎么引导?“
周雨桐没回答,而是握住许明远的手,十指相扣。她闭上眼睛,开始诵念一段晦涩的咒文。许明远感到一股柔和但坚定的力量从相贴的手掌传来,引导他体内混乱的真气重新有序流动。
奇妙的是,这次不需要“灵犀一点“的金针,两人就建立了那种奇妙的联系。许明远能清晰地感知周雨桐的每一个呼吸、每一次心跳,甚至能“看到“她脑海中浮现的经络图像——那是《灵枢经》上的图谱!
“专心!“周雨桐的声音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跟着我的引导走...“
许明远放松心神,任由周雨桐的意识引导他的真气运行。渐渐地,那个狂暴的气旋开始平息,重新恢复平衡。更神奇的是,气旋中心出现了一个稳定的光点,如同风暴眼中的宁静。
不知过了多久,许明远睁开眼,发现天已微亮。雨不知何时停了,洞口的天空呈现鱼肚白色。周雨桐靠在他肩头睡着了,手还紧紧握着他的。林默则在另一边打着呼噜,眼镜歪在一边。
许明远轻轻活动僵硬的肢体,周雨桐立刻惊醒:“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许明远惊讶地发现,这次治疗后没有以往的虚弱感,反而神清气爽,“那个光点是什么?“
周雨桐困惑地眨眼:“什么光点?“
“气旋中心的...算了,可能只是幻觉。“许明远站起身活动筋骨,“天亮了,我们该出发了。“
简单吃过干粮,三人开始攀登笔架峰。这座山比想象中更难爬,许多地段需要徒手攀岩。林默虽然害怕,却出人意料地坚持,甚至在某些险要处先行探路。
“我体重最轻。“他这样解释,但许明远注意到他眼中的坚定——这个书呆子医生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勇气。
正午时分,他们终于登顶。站在峰顶俯瞰,一幅壮观的景象展现在眼前——对面的山壁上,一道瀑布如银练垂落,水雾中隐约可见一个洞口。
“那里!“周雨桐激动地指着瀑布,“古籍上说'水帘之后,别有洞天'!“
下山比上山更危险。三人小心翼翼地在陡峭的山脊上前行,有时不得不贴着岩壁横移。有几次,林默差点滑落,都是许明远及时拉住了他。
“为什么这么拼命?“许明远忍不住问,“这明明不关你的事。“
林默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异常明亮:“科学需要探索精神。再说...“他看了眼周雨桐的背影,“朋友有难,怎能不帮?“
许明远突然明白了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只是拍了拍林默的肩膀。
接近瀑布时,轰鸣的水声震耳欲聋。飞溅的水雾打湿了三人的衣服,岩石也变得湿滑难行。
“怎么过去?“林默大喊着问,“水流太急了!“
许明远观察瀑布走势,发现右侧水帘较薄,后面似乎有凸出的岩石可以落脚。他解下随身携带的绳索,一头系在腰间,另一头交给周雨桐:“我先探路。“
顶着瀑布的冲击力前进比想象中更艰难。水流如重锤般砸在背上,几乎让人窒息。许明远咬牙坚持,终于摸到了那块凸出的岩石。站稳后,他发现后面果然有个洞口!
“有路!“他挥手示意。
周雨桐和林默依次过来。三人挤在洞口,浑身湿透但兴奋不已。洞口不大,但内部空间宽敞,最令人震惊的是——洞壁上刻满了与玉佩上一模一样的符文!
“这就是武夷宫?“林默失望地环顾四周,“就是个山洞嘛...“
周雨桐却激动地抚摸着那些符文:“不,这只是入口。看!“她指向洞内深处,“有台阶!“
果然,在昏暗的光线中,隐约可见一道石阶蜿蜒向下,深入山腹。许明远点燃准备好的火把,带头前行。石阶很窄,仅容一人通过,两侧石壁上密密麻麻刻满了经文和图案。
“这是...灵枢派的传承图谱!“周雨桐边走边解读,“记载了完整的针法理论...天啊,这部分《灵枢经》上都没有!“
石阶似乎没有尽头,不断向下延伸。空气越来越凉,带着一种古老的气息。火把的光亮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微弱,照出三人拉长的影子。
突然,许明远停下脚步:“前面有光。“
确实,前方不再是浓重的黑暗,而是一种柔和的蓝光。三人加快脚步,终于来到石阶尽头——一个巨大的地下洞厅出现在眼前,景象令人震撼。
洞厅中央是个圆形水池,水面泛着神秘的蓝光,照亮了整个空间。水池周围立着九根石柱,每根上面都刻满了符文。最惊人的是,水池对面有一座小小的石制宫殿模型,精致得仿佛真实建筑的微缩版。
“武夷宫...“周雨桐声音颤抖,“真正的武夷宫在哪里?“
许明远走近水池,突然发现水底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发光。他俯身细看,差点惊叫出声——水底赫然躺着玄微的身影!老人双目紧闭,双手交叠于胸前,仿佛安详地睡着了一般。
“师叔!“周雨桐扑到池边。
就在她伸手想触碰水面的瞬间,整个洞厅突然震动起来。九根石柱上的符文逐一亮起,池水开始旋转,形成一个漩涡。两块玉佩从周雨桐怀中自动飞出,悬浮在水池上方,发出耀眼的光芒。
一个苍老但洪亮的声音在洞厅中回荡:
“灵枢之门,为诚而开。九针归一,方见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