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在一切开始之前,我愿意先讲一些题外话,把自己写这本书(或许我更喜欢称它为“读物”)的一些感想跟大家交代一下。
从我做博主以来,一直都有同学向我咨询诸如“地理到底应该怎么学”“怎么培养地理思维”此类问题。这让我感到荣幸的同时也备感压力。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一颗渴望知识的心,一份对未来的期待。我也总在想,到底该用何种形式来更好地传递内容,因此,我想到了写书,这个想法也许稚嫩,但足够勇敢。
写书前我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要简单有趣,二要实用清晰。
之所以要简单,是因为我也是学生,我更希望站在我们学生的角度去“浅入深出”。而之所以要实用,是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够将这本书运用到生活或者考试中,不然跟空谈无异。
地理不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个让我们能不断看见世界的窗口。它不仅是关于地图和经纬度的学问,更是一个风铃,让我们听到这片土地上千年间风走过的声音。它是关于星辰与大海的诗,是关于山川与城市的梦,是关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无尽诉说。
可能这样的语言太过于“浪漫主义”,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还太遥远,毕竟你们现在每天要面对堆积如山的课本和似乎永无止境的考试。不过,我会尽量用最简单、最有趣的方式,把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我相信,学习地理不是负担,而是探索世界、发现自我的奇妙之旅。所以我从撒哈拉沙漠的雪景讲到赛里木湖的“冰推”奇观,从科切拉的大风讲到呼伦湖的水质变化。我希望通过这些风格各异的内容,让你们在繁重的学业中找到一丝轻松和乐趣,能够对地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在未来选择与之相关的职业道路。
我也希望大家去看见文字以外的世界,去感受不同季节的风,去观察不同地区的云,去理解不同文化的人。就像我的书里写过花鸟虫鱼,写过春夏秋冬,我将它们叙述给你们,其实是一种愿景: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至此,祝一切都好。
2024年11月11日 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