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9章 北境烽火,边关告急!
系统升级带来的兴奋感还未完全消退,苏文正沉浸在规划未来、研究如何利用新功能将团队实力最大化的蓝图之中。
他按部就班地熟悉着都察院的各项事务,与那些或明或暗的同僚们打着太极,同时也在暗中筹划着如何去接触那位工部的“遗珠”王老五,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几位核心学生的实力。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他预想的方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午后,一阵急促而杂乱的马蹄声,如同惊雷般,骤然打破了京城维持了数月的、虚假的平静!
“八百里加急——!北境急报——!让开!快让开!”
数名身披风尘、背插令旗的驿卒,纵马狂奔,在长街之上横冲直撞,凄厉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那令旗之上,赫然是一个用鲜血写就的、触目惊心的“危”字!
所有听到喊声、看到令旗的百姓和官员,无不变色!
八百里加急!血字危旗!
这是边境发生了最高等级的紧急军情才会动用的传讯方式!
出大事了!
苏文当时正在都察院处理公务,听到外面的喧哗和那凄厉的呼喊,心中猛地一沉,立刻意识到——不好了!
果然,没过多久,一个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便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场!
北狄,反了!
盘踞在大夏北方草原、一直以来与大夏时战时和、不久前才刚刚派遣使团前来“朝贡”的北狄部落联盟,突然单方面撕毁了停战协议!
数十万北狄铁骑,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兵分三路,悍然南侵!
其兵锋之盛,攻势之猛,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冲突!
边境线上,首当其冲的云州、朔州等地,数座重要的边关重镇,在短短数日之内,便遭到了北狄主力如同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击!
烽火台狼烟滚滚,遮天蔽日!
守关将士浴血奋战,伤亡惨重!
其中,尤以地处要冲、号称“北境锁钥”的雁门关最为危急!
据说,北狄单于亲率十万精锐,猛攻雁门关,箭矢如蝗,杀声震天!守关主将身负重伤,城墙多处坍塌,已然岌岌可危!一旦雁门关失守,北狄铁骑便可长驱直入,直逼大夏腹地!
边关告急!
北境危殆!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如同雪片般,一封接一封地飞入京城,飞向皇宫!
整个大夏王朝,瞬间被一股巨大的战争阴云所笼罩!
这突如其来的战火,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苏文更是心头剧震!
北狄南侵?!
怎么会这么突然?!
他立刻想起了不久前才刚刚离京的那个北狄使团!
想起了那位看似鲁莽、实则心机深沉、天赋中带有【伪装】和【刺探】的三王子!
想起了暗香发现的那些绘制精密的地图和疑似军械零件的东西!
难道……那次所谓的“朝贡”,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是北狄利用朝贡为掩护,刺探大夏虚实,绘制军事地图,甚至可能……与大夏内部的某些势力达成了某种秘密协议?!
苏文越想,心中越是发寒!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次北狄南侵,就绝非偶然!其背后,必然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更大的图谋!
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又会对本就暗流汹涌的京城政局,产生怎样剧烈的影响?
那些正在激烈争夺储位的皇子们,会如何利用这次机会?
一直渴望军功的三皇子煜王,是否会再次请缨出征?
太子党又会如何应对?
那位深不可测的父皇,又会作何决断?
还有……那位同样神秘的魏贤公公,以及那股可能存在的、未知的黑暗势力,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苏文敏锐地感觉到,一场更大的风暴,已经无可避免!
这场北境的战火,不仅将决定大夏边疆的安危,更将彻底点燃京城内部早已积蓄的矛盾,将所有的势力,都拖入一场更加残酷、更加无法预测的生死棋局!
而他苏文,以及他刚刚初具雏形的团队,也必将被卷入其中!
是机遇?还是……毁灭?
苏文站在窗前,望着北方那阴沉的天空,眼神变得无比凝重。
他知道,自己悠闲种田、低调发展的日子……
到头了!
北狄大举南侵,边关重镇岌岌可危的消息,如同投入滚烫油锅的一瓢冷水,瞬间让整个大夏朝堂彻底炸开了锅!
次日的大朝会,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往日里那些互相攻讦、争权夺利的鸡毛蒜皮,此刻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焦虑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慌。
龙椅之上,乾元帝的面色阴沉如水,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燃烧着熊熊的怒火。
他将手中的边关急报,狠狠地摔在御案之上,发出沉闷的巨响!
“好!好一个北狄!好一个狼子野心的蛮夷!”天子的声音冰冷刺骨,充满了凛冽的杀意,“前脚刚走使团,后脚就敢挥师南下!真当朕的大夏无人了吗?!”
“陛下息怒!”
殿下百官齐刷刷跪倒一片,山呼万岁。
“息怒?!”乾元帝猛地站起身,指着殿下群臣,怒喝道,“北狄铁蹄已踏破我边关!将士浴血,百姓流离!雁门关危在旦夕!你们让朕如何息怒?!”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感受到皇帝那滔天的怒火,殿下群臣更是噤若寒蝉。
片刻的死寂之后,终于有人站了出来。
是兵部尚书,一位须发花白、身经百战的老将。
他猛地一甩朝服,声如洪钟:“陛下!北狄蛮夷,背信弃义,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臣以为,此时绝不可有丝毫犹豫!当立刻调集京营精锐,并征发各路勤王之师,火速驰援北境!给予北狄迎头痛击!扬我大夏国威!否则,一旦雁门关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臣附议!”
“臣附议!”
兵部尚书话音刚落,立刻便有数十位武将勋贵站了出来,个个义愤填膺,杀气腾腾!
他们大多是军功出身,骨子里就流淌着好战的血液,更何况此次北狄南侵,关乎国家安危,正是他们建功立业、博取功名的好机会!
这便是旗帜鲜明的主战派!
然而,主战派的声音刚刚落下,另一派的声音便立刻响了起来。
出列的是新任的户部尚书,一位看起来文质彬彬、颇有儒雅之风的中年文官。
他先是痛斥了一番北狄的背信弃义,然后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忧虑之色:“陛下,诸位将军拳拳报国之心,令人感佩。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陛下明鉴,前番何正源贪腐大案,已令国库元气大伤!如今府库空虚,粮草储备亦不充裕。若仓促之间,大规模调集军队,远赴北境,这粮草、军械、辎重、马匹……耗费何其巨大?一旦战事拖延,恐难以为继啊!”
“再者,”他看了一眼那些慷慨激昂的武将,语气沉重,“北狄铁骑,来去如风,惯于袭扰。我大夏将士虽勇,但远征塞外,补给线漫长,风险极大。臣愚见,不如……先遣使斥责北狄背信,探明其真实意图,同时加固边防,严令各地守将坚守不出,待我大夏休养生息,国力充盈之后,再寻良机,一举荡平北狄,方为万全之策!”
“臣附议!”
“臣以为,王尚书所言极是!当慎重!”
立刻,便有大批的文官站了出来,支持这位户部尚书的观点。
他们大多是文官出身,天生对战争持有谨慎态度,更何况,打仗……那可是要花钱的!花的还是他们户部掌管的钱!
而且,其中不少人,与太子党关系密切。他们自然不希望看到军方势力借此机会坐大,更不希望看到那位在军中威望极高的三皇子煜王,借着战功进一步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这便是立场鲜明的主和派!
一时间,金銮殿上,主战派与主和派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主战派指责主和派怯懦畏战,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主和派则反驳主战派好大喜功,不顾国库空虚,轻启战端!
双方引经据典,慷慨陈词,唾沫横飞,吵得不可开交!
而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之中,太子和三皇子煜王的表现,也耐人寻味。
太子夏启明,依旧保持着他温和儒雅的风度,时不时地出言安抚双方情绪,强调要“以国事为重”,但言语之间,却隐隐偏向主和派的观点,强调要“慎重”、“从长计议”。
而三皇子煜王夏启恒,则从一开始就保持着沉默,冷眼旁观着殿上的争吵,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以军功起家的皇子,此刻心中,恐怕早已是战意沸腾!他在等待,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
苏文站在都察院的队列中,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知道,这场争论,表面上是战与和的路线之争,但其本质,却依旧是……权力之争!
是不同派系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未来的储位,而进行的一场激烈博弈!
北境的烽火,不过是点燃这场博弈的导火索罢了!
只是……
苦的,终究还是边关浴血奋战的将士,和流离失所的百姓!
苏文的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悲哀和……愤怒!
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不能让这场无休止的争吵,耽误了真正的军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