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本书首先,就《文选》一书版本进行比较,确定采用台湾“中央图书馆”于1981年影印出版的陈八郎本五臣注《文选》为工作底本。其次,穷尽性地找出所有五臣音注(包括反切、直音),进行比勘、筛选、确定音韵地位等。再次,对五臣有效音注进行计算机录入,利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建立一个“《文选》五臣音注”语料数据库,对其音注材料进行声、韵、调细化分析。最后,总结归纳出五臣音注的语音系统。
本书的研究主要采用反切系联法、反切比较法。
一、反切系联法是音韵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方法,源于清人陈澧《切韵考》一书,反切系联法依据的原理,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必然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及声调必然相同。系联的条例有三项:基本条例、分析条例和补充条例。在整理五臣有效音注的基础上,采用此种方法对音注材料进行分类、归纳。
二、反切比较法是反切系联法的辅助方法之一,陈亚川先生说:“(反切比较法)是通过两种反切的对比(往往是把某一反切系统的反切逐个地和《广韵》的反切加以比较),考求该反切系统的音系或找出它在声韵系统上的主要特点。”[3]本书运用此法,将五臣音注中不能系联的音注逐一与《广韵》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来探讨五臣音注的语音特点。
本书期望通过反切系联法、反切比较法结合考察,以使五臣音注所反映的语音特征更清晰,以充实《文选》五臣音注的语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