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研究目标与方法
史诗“活”形态决定了史诗研究依靠文本又不限于文本,文化持有人与传承人、仪式及其过程、符号及其文化等均须纳入研究视野,意在立体、生动、活态地还原史诗本真。本书采用半结构访谈、参与观察及追踪调查的方法与史诗传承者及地域文化持有人展开互动,尽可能从仪式场域中获取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类型化处置调研材料与文献资料,实现《亚鲁王》史诗功能研究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具体而言,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强调文献调查法与文本研究法,由于《亚鲁王》没有书面文献,虽然广泛开展搜集整理工作,但资料的不闭合和不全面仍是普遍现象,唯有遵照真实性、可行性和可用性的三条原则,以“苗族”“史诗”“功能”的多重组合为关键词,检索文献群,梳理文献脉络,尽可能获取《亚鲁王》史诗相关资料。同时,在搜集和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实证调查为重要手段,地毯式调查史诗文化区域,采用访谈、问卷、参与观察的形式分别对东郎和文化持有人进行采访,对史诗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搜集,结合人们的历史记忆与史诗叙事的相关性,强调史诗的现实性,揭示史诗中的现实意蕴。其中,实证研究强调田野资料的连续性与一致性,一方面归纳整理以往调研资料,另一方面采用试调查、正式调查、追踪调查和补充调查的方法获取新资料,并进行一致性判断,避免调查结果的同质与无序。
第二,比较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不仅强调纵向的历史比较,亦强调横向的空间比较,同时关注以地域文化为中心的内外部比较。在思路上,将九种功能打散研究,使各部分的研究成果构成一个相互契合的研究整体,同时又对各个专题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整体研究与比较研究是紧密嵌合的,比较并不强调隔离,而是交织并进的。具体来讲,将苗族史诗《亚鲁王》社会功能研究所关联的经济、文化、历史、法律、政策、地理等环境进行整体研究,并揭示其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