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实践成败经验教训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纵观一个半世纪世界历史进程,雄辩证明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直线上升式发展,而是波浪式地前进、螺旋式地上升、曲折式地发展,社会历史发展也是如此。世界历史进程就是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铁定案例。社会主义运动正是遵循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逻辑在曲折中前进,虽有挫折与失败,但总体上是循时前行的,这一历史进程恰恰从实践角度检验了马克思主义颠扑不破的真理性。

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观察,历时越久、跨度越大,也就越看得明白,其判断也就越经得起实践检验。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即伴随着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种社会制度、两大历史前途的博弈,其历史较量的线索、特点、规律与趋势,随着历史的发展、空间的变换、时间的推移,越发清晰,人们也看得越发清楚,其历史必然性越发显现,越发显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回眸一观,可以清楚看到,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世界历史进程已经发生了四次重大转折,社会主义呈由低到高、再到低、再从低起步之势,标志着社会主义在斗争中、在逆境中顽强地生长。这一历史进程尽管曲折,有高潮,也有低潮;有前进,也有倒退;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在总体上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也说明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跨度、经过几十代乃至上百代人千辛万苦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奋斗才能到来。既要看到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坚信社会主义是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的,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也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同时又要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充满曲折,充满斗争,甚至有可能出现暂时的倒退与挫折。既要反对社会主义“渺茫论”,又要反对社会主义“速胜论”。不能因为挫折和失败,就对实现社会主义丧失信念和信心,也不能因为顺利和成功,就对实现社会主义心存侥幸和性急。

四次世界性历史转折可以分前两次和后两次。前两次转折是发生在20世纪初叶和中叶,即“二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运动从兴起到发展,资本主义则由资本主义革命兴起的上升期,经过19世纪矛盾四起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过一系列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逐步走向下降期。

第一次世界性历史转折发生在20世纪初叶,其标志是1917年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建科学社会主义,替代了空想社会主义,工人运动从此有了正确的指南,纳入了科学社会主义轨道,开创了世界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篇章。进入20世纪初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运动由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实践变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列宁成功地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这是20世纪初叶最重大的世界性事件,从此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走向阶段性高潮。

第二次世界性历史转折发生在20世纪中叶,其标志是1945年“二战”之后一系列国家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矛盾激化引发危机,危机造成革命机遇。20世纪初叶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中叶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激化的结果。由竞争资本主义由于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而导致垄断,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克服自由资本主义愈演愈烈的固有矛盾,反而进一步加剧了矛盾。早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其固有矛盾不断激化,导致从1825年开始,经常爆发经济危机,危机的累加加紧演变成1873年的资本主义空前激烈的世界性危机,这次总危机及之后不断叠加的危机,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只能催生危机、加重危机,“一战”之后旋即爆发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大危机,资本主义步入严重的衰退。面对这场空前的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世人惊呼“末日来临”“资本主义已经走到尽头”。危机的结果又要依靠战争来解决问题。战争是缓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转嫁危机的外部冲突解决方式,但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仍然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斗中始发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无法遏制战争的。当时只有社会主义苏联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全体人民、联合世界上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战胜德国法西斯,赢得了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标志着资本主义逐步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败象显见。危机与战争给革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战”期间,俄国率先从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突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二战”前后,正是苏联及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崛起之时。随着中国等一系列落后国家革命相继获得成功,从东方站立起来了,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1958年,毛泽东同志有一句话:“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对形势总的估计虽过于乐观,但不乏反映社会主义高潮的一面。相反,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总危机进一步加深,连续爆发危机,并波及北美、日本和西欧主要国家,演变为世界性危机。资本主义整体实力下降,遭受重大打击。当然,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衰落时期,优越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致使美国这一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抓住了战争机遇迅速兴起,代替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的一段时间,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低迷状态,而社会主义发展却处于上升状态,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阶段性高潮。

从国际走势来看,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三十余年中,又接连发生了后两次重大的世界性历史转折。社会主义运动由高潮到低潮,然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要标志的世界社会主义却开始走出低谷。资本主义由低迷困境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美国金融危机却诱使现代资本主义濒入险境,呈衰退之势。

第三次世界性历史转折发生在20世纪末叶,其标志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社会主义进入低谷,这使世界形势发生了自“二战”以来最为重大的变化与转折。“二战”之后,20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走上坡,资本主义走下坡。但世界进入20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诸国却放慢了发展速度,甚至出现了停滞和负增长,导致社会主义诸国经济社会发展受挫,特别是苏联、东欧背离马克思主义,发生蜕变。我国经济发展走了20年弯路,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社会主义面临举步维艰的境遇。而现代资本主义吸取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吸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展开资本主义改良,现代资本主义进入相对和缓发展时期。当然在资本主义相对和缓发展时期,危机也并没有中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就多次爆发波及世界的危机。这次转折表明,社会主义处于发展的低潮,现代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缓和稳定的发展期。伴随着这个历史性转折,我国及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中国20世纪末叶以来至21世纪以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发生着深远影响。中国艰难起步,坚定不移地推进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四次世界性历史转折发生在21世纪初叶,其标志是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这对世界发展格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产生的影响仍无法估量。有句俗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短短二三十年时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低潮中起步之势。从2006年到2011年,这五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11.2%,比“十五”平均增速9.8%加快1.4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GDP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GDP总量已达39万亿元,人均GDP达4000美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181万亿美元和10.37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钢、煤、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当之无愧地成为2009年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6421亿美元,是2005年的2.56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从2006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60元增长到23979元,年均实际增长9.7%,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1个百分点。从2006年到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6977元,年均实际增长8.9%,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6个百分点。

而美国金融危机却使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陷入危险困境,美国独霸势态逆转下滑,资本主义整体实力呈下降态势。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发动了朝鲜战争,失败了,60年代发动了越南战争,也失败了;21世纪又发动了两场战争,一场是阿富汗战争,一场是伊拉克战争,两场战争花了7万亿美元,死了几千人,伤了上万人,伤兵要养一辈子,长远战争开支不小。2003年3月20日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拖了7年,阿富汗战争是2001年10月7日开战,现在还看不到尽头。战争使美国实力下降,国库空虚。美国正在做战略调整与修补。二三十年前的世界性历史事件爆发是此消彼长,社会主义力量暂时下降,资本主义力量暂时上升;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又是此长彼消,社会主义力量始升,资本主义力量始降。30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大发展,1978年至1991年进入中国的外资才二三百亿美元,2011年超过1160.11亿美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戏剧性变化。

当然,这场危机并没有把西方资本主义摧垮,它还有实力,有一定生命力。比如这么严重的危机并没有导致出现革命的迹象。原因固然很多,在于它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制,比如,法国GDP的46%用于二次分配,搞社会保障,法国GDP两万多亿美元,人口六千万,有一个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普通老百姓吃不上饭才闹革命,只要能活下去,就不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对于这次金融危机对西方的冲击也不能估计过高。应当说,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资本主义在失败和痛苦中总结出来的,在自由竞争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残酷剥削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活不下去了,自然要闹事、要革命。“二战”后,从资本主义整体利益出发,为了使资本主义制度不至于灭亡,得到保全,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从资本利润中拿出相当部分,建立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不去闹事。当然这个办法也不是资本主义自己发明的,而是从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启示。然而,西方的福利制度也愈发显示其弊端,例如瑞典是典型的“从摇篮到坟墓都有保障”的福利国家,几十年下来,一是政府债台高筑,陷入债务危机,二是工人缺乏劳动积极性,政府一提出紧缩政策,工人就要罢工闹事,陷入循环往复性危机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