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历史:龙旗与蒸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蒸汽甲胄:清朝命运的抉择

匠师内斗

传统与革新赵铭远盯着张景文的背影,青布短打下的拳头紧紧攥住。这个乳臭未干的京城学徒,竟敢当着李大人的面质疑他这个总管匠师的判断。他转身抄起一根铁钎,狠狠砸在未完工的汽缸上,火星四溅。“赵师傅……“小徒弟王二怯生生地递上一块浸水的棉布,“那图纸上的东西,真能成?““哼!“赵铭远擦着脸上的汗,“当年我在热河造红衣大炮,用的还是福建运来的精铁。这些洋玩意儿……“他突然压低声音,“你可知那图纸从何而来?“王二摇头。“是明末的洋鬼子留下的。“赵铭远凑近,“崇祯年间,有个叫龙华的传教士,给袁崇焕造过火器。崇祯吊死煤山那年,他把图纸藏在墓穴里。要不是去年湘军在安庆城外挖出那座墓,这些鬼画符早该烂在土里!“王二瞪大了眼:“那……那能信?““信个屁!“赵铭远一巴掌拍在案上,“洋鬼子的玩意儿,能比得上咱大清的神机营?上次试铸,汽缸炸了三个伙计的胳膊,这就是下场!“工棚外,张景文正蹲在蒸汽甲胄的半成品前,用炭笔在铜板上勾画喷射装置的草图。他的发辫松散地扎在脑后,沾满铁屑的指尖不时在衣襟上擦拭。“张大人?“赵铭远冷笑着走近,“图纸上的东西,能当饭吃?“张景文头也不抬:“赵师傅,您看这喷管的角度……““喷管?“赵铭远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将炭笔折断,“告诉你,火器局不是京城的象牙塔!前日试铸炸死的两个伙计,你去给他们烧柱香试试!“张景文的脸色骤变。他猛地起身,撞翻了绘图板:“赵师傅,这是李大人亲自下的令!““李大人?“赵铭远仰头大笑,“李大人懂个屁!当年他在京师军机处,连火铳的扳机都分不清!“

图纸来源

传教士的遗愿赵铭远的话像一根刺,扎进了张景文的心。他转身冲出工棚,任雨幕浇透全身。泥泞的土路上,他的布鞋深陷又拔起,像在与看不见的敌人角力。传教士龙华的故事,在京城工部的匠人中流传甚广。崇祯十七年,龙华受西班牙国王之命,携蒸汽机图纸来到中国,本欲助崇祯皇帝抵御清军。然而,煤山自缢的消息传来时,他正在山海关为吴三桂铸造火炮。清军入关后,龙华被剃发编入旗籍,但他始终不肯为清廷造械。康熙三年(1664年),龙华在安庆病逝,临终前将图纸藏入墓穴,嘱咐弟子:“此器若现世,满汉皆无存。“张景文的祖父,曾在龙华门下学艺。临终前,老人将这段秘辛传给孙子,并警告他:“洋器是双刃剑,握剑者必先自戕。“此刻,张景文站在火器局的后院,望着泥地里积水映出的自己——玄色短打沾满泥浆,发辫凌乱,活像个落汤鸡。他的指尖突然触到怀中的铜管——那是昨日从图纸上拆下的零件,黄铜表面还留着龙华的刻痕:“为汉家铸盾,莫为满虏造矛。“江宁密谈:师徒的抉择江宁行辕的签押房内,曾国藩正就着油灯批阅战报。窗外的梧桐叶在夜风中沙沙作响,案头的铜漏滴水声清晰可闻。“老师。“李鸿章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曾国藩搁下朱笔,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进来。“李鸿章快步进门,玄色长衫上还带着安庆的雨气。他从袖中取出那幅蒸汽甲胄的图纸,平铺在案上:“庐州的抛射机,火球能焚毁湘军营寨。若火器局再无突破,庐州一战,湘军将全军覆没。“曾国藩的目光落在图纸上。黄铜表盘、齿轮咬合、喷射喷管……这些陌生的符号,让他想起当年在京师军机处,第一次见到洋人的自鸣钟时的震撼。“老师,“李鸿章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火器局的匠人说,这甲胄能持重机枪,日行八百里。“曾国藩沉默了。窗外,更漏又响了三声。“湘军是大清的柱石,“李鸿章继续道,“但若满朝文武仍抱着鸟铳与长矛不放,这柱石迟早要断。庐州的火球、上海的轮船、天津的织布机……洋人的东西,咱们再不学,就只能等死!“曾国藩突然笑了。这是李鸿章从未见过的笑,带着几分绝望的决绝:“你知道火器局的图纸从何而来吗?“李鸿章一愣。“是明末的传教士留下的。“曾国藩起身,走到窗前,“崇祯年间,龙华曾用这图纸造过火器。后来他将图纸藏入墓穴,临终前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此器若现世,满汉皆无存。'“李鸿章的瞳孔骤缩。“为师不是不知蒸汽甲胄的危险。“曾国藩转过身,月光映着他花白的胡须,“但这世道,已容不得我们选。庐州的火球能焚毁湘军,英法的坚船利炮就能灭我大清!鸿章,这甲胄,造,还是不造?“李鸿章跪下了。他的额头重重磕在青砖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学生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