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下的微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裂缝与星光

秋末的上海,空气里多了几分萧瑟。林悠然站在画室的露台上,手里握着一杯温热的咖啡,目光却有些游离。那天在许晴画室的即兴创作后,她开始试着每周抽一晚来画画,画布上的夜空渐渐多了些星光,像她心底缓缓复苏的勇气。可她知道,生活不会因为几抹颜料就变得简单。顾然推门走出来,手里拿着两张展览门票,笑着递给她:“下周有个摄影展,我几张片子入选了,想请你去看。”林悠然接过门票,嘴角上扬:“那必须捧场,摄影师大人。”她语气轻快,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昨晚又加班到凌晨,主管周姐的“再改一版”像魔咒,压得她喘不过气。许晴从画室里探出头,打断他们的对话:“悠然,晚上留下来吃顿饭吧,我叫了几个朋友,热闹热闹。”她的笑容一如既往的爽朗,可林悠然总觉得,许晴看她的眼神藏着点探究。她点头答应,心底却有些不安。许晴和顾然的默契,像一道无形的墙,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外来者。晚餐在画室旁的小餐厅举行,木桌上摆满烧烤和啤酒,气氛热烈。许晴介绍了新来的朋友——陈皓,34岁,独立纪录片导演,刚从云南拍摄回来。他穿着冲锋衣,胡茬微显,笑起来有种历经风霜的洒脱。陈皓和顾然一见如故,聊起镜头语言和光影构图,林悠然却插不上话,只能低头剥一只虾。“悠然,你是做什么的?”陈皓突然转向她,语气好奇。林悠然愣了一下,简单说了句:“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陈皓挑眉:“那挺辛苦吧?996那种?”她苦笑点头,没多说。许晴接过话头,半开玩笑:“她可不简单,画画也有天赋,就是被工作绑太紧了。”话音刚落,顾然看了林悠然一眼,眼神里带着点担忧。饭局中途,林悠然的手机震个不停。她瞥了眼,是周姐发来的微信,催她明天一早交一份紧急报告。她攥紧手机,心底的烦躁像潮水涌上来。顾然注意到她的表情,低声问:“又加班?”她不想扫兴,摇头道:“没事,小事。”可陈皓却听到了,笑着说:“我以前也干过互联网,那行真不是人干的。你这么有才华,干嘛不跳出来?”这话像一颗石子,砸进林悠然的心湖。她抬头看向陈皓,他眼中没有恶意,只有一种过来人的坦然。可她却感到一阵刺痛——跳出来?说得容易。她想起武汉老家母亲的电话,催她存钱买房;想起主管的冷脸,提醒她“别出错”;想起自己这些年的拼命,只为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她笑了笑,语气有些僵硬:“不是每个人都能说走就走。”陈皓耸肩,没再追问。许晴却接过话,语气认真:“悠然,我不是说你该辞职,但你得给自己留点活路。像顾然,当年他辞职时,谁不觉得他疯了?可现在,他活得多自在。”她说着,拍了拍顾然的肩,动作自然得像习惯。林悠然心底一紧。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许晴和顾然的过去远比她想的更深。她低头喝了口啤酒,掩饰眼中的情绪。顾然皱眉,似乎想解释什么,却被许晴拉去给陈皓看他的新相机。饭局散场时,夜风吹得人清醒。顾然送林悠然到地铁站,路上沉默了许久。他终于开口:“今天你好像不太开心。”林悠然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下,说:“顾然,你和许晴……是不是有过什么?”她声音很轻,却藏不住试探。顾然愣住了,眼神复杂。他叹了口气,坦然道:“大学时,我追过她,但她拒绝了。后来我们就一直是朋友,没别的。”他顿了顿,看着她:“悠然,我不想让你误会。我现在……只想和你一起看更多的日出。”林悠然心跳加速,脸颊发烫。她想回应,却被手机铃声打断——又是周姐,直接打来的电话。她接起,周姐语气冰冷:“悠然,报告的事你到底能不能行?明天见不到,我得找领导汇报了。”她攥紧手机,胸口像堵了块石头。她深吸一口气,低声道:“周姐,我明天会交。”挂断电话,她看向顾然,苦笑道:“你看,这就是我的生活。哪有时间去看日出?”顾然皱眉,语气坚定:“悠然,你不是机器。你可以选择说不。”她摇摇头,眼眶有些红:“你不懂。我要是说不,可能连这份工作都没了。我不像你,也不像许晴,我没退路。”顾然沉默了。他想拉住她,却只说了句:“你有我。”林悠然愣住,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心底的防线像被轻轻敲开。她没说话,转身走进地铁站,眼泪却在车厢里悄悄滑落。第二天,林悠然一早赶到公司,交了报告,却被周姐当众批评“细节不到位”。她站在会议室,咬紧牙关,脑海里闪过顾然的镜头、许晴的画布,还有陈皓那句“跳出来”。下班后,她鬼使神差地去了画室,许晴正在收拾画架,看到她,惊讶道:“哟,工作狂人怎么来了?”林悠然没笑,直接说:“晴姐,我想跟你学画画。不是玩票,是认真学。”许晴挑眉,笑了:“行,有骨气。不过我得提醒你,画画不是逃避,是面对。你准备好了吗?”林悠然点头,眼神坚定:“我想试试。”那天晚上,她在画室待到深夜,画了一幅新的夜空,星光比以往更亮。顾然发来微信,约她去看摄影展,她回了个“好”。她知道,生活还是会压过来,但她不想再逃了。顾然、许晴、陈皓,他们像不同的光,照亮了她的裂缝。而她,要试着在裂缝里种下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