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 用御赐金碗讨饭,气哭钦差大臣
朱小鱼刚从东宫出来,脑海里还在想着和太子朱标讨论解决财政危机的事儿,忽然又接到了系统的新任务提示:【特殊任务触发:前往应天城门,利用御赐金碗进行乞讨,成功引发社会关注,获得1000点民心值,即可完成任务。任务奖励:神秘召唤卡一张,可随机召唤历史人物为你效力;任务失败惩罚:接下来一周每天被迫早起背诵《大明律》】
朱小鱼一听,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这系统可真能整活,什么奇葩任务都能想得出来。可一想到那神秘召唤卡,能随机召唤历史人物,说不定能召唤出诸葛亮、刘伯温这样的智囊来帮自己,朱小鱼又有点心动了。犹豫再三,他还是决定接下这个任务。
朱小鱼来到了自己的宝库,翻箱倒柜找出了那个御赐金碗。这碗可不一般,是朱元璋登基十周年时,特地命能工巧匠打造,赏赐给诸多皇子皇孙的,通体金黄,碗沿还镶嵌着珍贵的美玉,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一看就价值连城。朱小鱼看着这金碗,忍不住嘟囔:“父皇要是知道我用这玩意儿去讨饭,非得气得七窍生烟不可。”
他换上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脸上抹了些锅底灰,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活脱脱像个落魄乞丐。带着金碗,大摇大摆地来到了应天城门。
此时正值晌午,城门下热闹非凡,人来人往。朱小鱼找了个显眼的位置,一屁股坐下,清了清嗓子,扯着嗓子喊道:“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本王快饿死了,就想吃碗扬州炒饭。”
他这一喊,周围的人都纷纷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个疯子在胡言乱语,可定睛一看,他手里捧着的竟是御赐金碗,这下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不是秦王殿下吗?怎么在这儿乞讨?”
“莫不是犯了什么大错,被陛下贬了?”
人们议论纷纷,声音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就围了一大群人,把朱小鱼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起来。
恰好,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李福路过此地。李福此次身负重任,带着赈灾银前往灾区,看到这阵仗,好奇地挤进去一探究竟。当他看到朱小鱼坐在地上,拿着金碗乞讨时,惊得下巴都快掉了,结结巴巴地说:“殿……殿下,您这是何意?这可是抗旨啊!”
原来,朱元璋曾下过严旨,皇亲国戚不得有辱皇家颜面,朱小鱼这乞讨的行为,显然是触犯了这条禁令。
朱小鱼却满不在乎,翻了个白眼,说道:“李钦差,你懂什么?本王这是在体验民间疾苦,你要是有良心,就给本王来碗扬州炒饭,别在这儿瞎嚷嚷。”
李福又气又急,他还想再劝,可朱小鱼根本不理他,继续扯着嗓子乞讨。周围的百姓们看到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秦王居然如此“亲民”,纷纷被逗得哈哈大笑,对朱小鱼的印象也一下子好了起来。
“这秦王殿下可真有意思,和别的王爷就是不一样。”
“是啊,还亲自来体验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真是难得。”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朱小鱼赞不绝口。这时候,有几个热心的百姓真的回家端来了热气腾腾的扬州炒饭,递给朱小鱼。朱小鱼也不客气,接过来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还一边吃一边竖起大拇指:“嗯,好吃,比王府的厨子做得还香。”
这一幕被更多人看到,大家对朱小鱼的好感度直线上升。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越来越多的百姓赶来围观,应天城门下瞬间热闹得像个集市。甚至还有一些原本准备出城的百姓,也停下了脚步,加入到围观的队伍中来。
那些原本在排队领赈灾银的灾民们,听说秦王在这儿乞讨,也都好奇地凑了过来。不一会儿,灾民的队伍就排出了三里地远,把城门堵得水泄不通。
朱小鱼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里别提多得意了,他知道,自己这出“闹剧”算是成功了。与此同时,系统计数器疯狂跳动:【收获民心值+999】,就差一点,任务就能完成了。
而另一边,李福看着堆积如山的赈灾银无人领取,再看看混乱的场面,急得满头大汗,两腿发软,差点就哭了出来。他指着朱小鱼,无奈地说:“殿下,您就别闹了,这赈灾银还等着发下去呢,您再这样,我这钦差也没法当了。”
朱小鱼却充耳不闻,继续和百姓们互动,一会儿讲个笑话,一会儿又和孩子们玩闹,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就在这时,一个快马加鞭的信使赶到了皇宫,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报呈递给朱元璋。朱元璋正在御膳房品尝新研制的菜品,看到奏报上写着“秦王沿街乞讨”几个大字,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一把夺过奏报,仔细看了起来,越看越生气。恰好此时,御膳房的太监呈上了一道用金碗装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看到那金碗,正是自己御赐的,再一瞧碗底,竟篆刻着“乞讨专用”四个小字,这下他再也忍不住了,“啪”的一声把金碗重重地拍在桌子上,怒吼道:“这个逆子,真是气死朕了!”
他气得在御膳房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成何体统,成何体统!”随后,他大步走到桌前,把十二道早就写好准备赐给朱小鱼的催婚圣旨一股脑全扔进了火盆里,火苗瞬间蹿起,将圣旨吞噬殆尽。
而应天城门这边,朱小鱼还在尽情享受着“乞讨”的乐趣。突然,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里响起:【恭喜宿主,成功获得1000点民心值,完成特殊任务,奖励神秘召唤卡一张,已存入系统空间】
朱小鱼一听,兴奋得差点跳起来。他连忙打开系统空间,找到了那张神秘召唤卡。卡片上闪烁着神秘的光芒,朱小鱼深吸一口气,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召唤出个厉害的人物啊。”
他闭上眼睛,默念咒语,然后猛地睁开眼睛,将卡片抛向空中。只见一道光芒闪过,一个身影缓缓出现在他面前。朱小鱼定睛一看,来人羽扇纶巾,风度翩翩,竟然是诸葛亮!
“吾乃诸葛亮,承蒙召唤,特来相助。”诸葛亮微微拱手,笑着说道。
朱小鱼激动得语无伦次:“真的是诸葛亮啊!太好了,有了你,我看谁还敢小瞧我!”
诸葛亮看着周围热闹的场景,微微皱眉,问道:“这是何处?为何如此喧闹?”
朱小鱼连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诸葛亮讲了一遍。诸葛亮听完,忍不住摇头苦笑:“殿下此举虽妙,却也太过儿戏。不过,既然已达成目的,还是尽快收场吧。”
朱小鱼点了点头,觉得诸葛亮说得有理。他站起身来,对着周围的百姓大声说道:“乡亲们,今日多谢大家的关照,本王也体验到了民间疾苦。以后,本王定会为大家做更多的好事。”
百姓们纷纷鼓掌叫好,对朱小鱼的好感又加深了几分。朱小鱼在众人的簇拥下,带着诸葛亮离开了应天城门。
回到秦王府,朱小鱼迫不及待地和诸葛亮讨论起未来的计划。诸葛亮不愧是智慧的化身,三言两语就为朱小鱼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朱小鱼听得津津有味,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
“诸葛先生,有了你,本王就像有了主心骨。以后还得多多仰仗你啊。”朱小鱼诚恳地说道。
诸葛亮微笑着点头:“殿下客气了,既蒙殿下召唤,亮自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
两人正说着,小顺子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地说:“殿下,陛下派人来了,说是要召您进宫呢。”
朱小鱼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下麻烦了,父皇肯定是知道我乞讨的事儿了,这回去指不定要挨一顿臭骂。”不过,他看了看身旁的诸葛亮,又镇定了下来,心想:“有诸葛先生在,说不定能帮我想个办法逃过一劫。”
他转头对诸葛亮说:“诸葛先生,陪我一起进宫吧,帮我出出主意。”
诸葛亮微微点头:“殿下放心,亮定当尽力。”
于是,朱小鱼带着诸葛亮,硬着头皮前往皇宫,准备迎接朱元璋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