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跟团
前一天被逐,后一天就已经踏上新旅程。头顶上的阴天转为蓝天。别有一番戏剧意味。
原本他们想找个KTV之类的地方熬到通宵,但附近的KTV都比较贵,还有最低消费要求。特殊时期,他们得把钱花到刀刃上。最后,他们开了一个特惠钟点房,还能睡上两三个小时。为了这一趟未知之旅,每个人出门前还稍微整理了一轮——把胡子刮干净,头发梳整齐,鞋子擦一遍,换好整洁的衣服。吴欢则穿上了一件微微发黄的白色T恤,T恤左肩上有半颗心,原本和另一件的右肩组成一个完整的心形图案——只是他已经失去另一颗心了。他用手摸摸左肩上的图案,苦涩地笑了。
当他们上了那辆旅行巴士时,才发现那是一个老年团。扫了一眼,车上坐的多是老头老太,年轻一点儿的也有五六十岁,少数可能已经有70岁了。老人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望见他们则微笑示意。在老人们的脸上,似乎有一种重返春天的红润。偶尔也有个别年轻面孔,估计是陪伴老人来的。走到最后一排,发现那里坐着两个年轻女孩,一个梳着双麻花辫、一个留着齐肩短发。他们舒了一口气,和女孩并排坐了下来。
“儒生,瞧你这事儿办的。怎么回事?”李义一坐下来,马上就扭头问儒生。儒生靠窗坐,吴欢靠向女孩一侧,李义在两人中间。原本李义想和吴欢换位置,但碍于面子,又没好多说什么。
“我故意的呀,这样多好。旅行没烦恼。最主要是,非常非常实惠。3天2晚,7个景点,吃住行,才588元一个人,我一砍价,好家伙,500元搞定,咱们在外面住宿,两晚怎么着也得这个价吧。当然,这是体验价,原价可没这么低的。”儒生像冲出笼子的鸭子一样呱呱呱说个不停,话里止不住的得意,不过考虑到旁边有女生,他还是刻意压低了声音。“再说,我看见网上说了,跟老年团,也可好玩咧。说不定,我们都能找到出路。”后来再回想,他当时这句话竟然成了预言。
李义给他竖起了大拇指,说:“你牛。”
吴欢对此没有提出异议。他的内心已经变得非常平静,没有任何波澜了。这次旅行,去哪里、怎么去,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至少他要的“结果”会是一样的。他甚至没顾得上和边上的女生聊两句,就已经开始闭目养神——头一天喝得太猛,吐得太厉害,他都有些虚脱了。
李义不再管儒生。他时不时微微侧头,想仔细看看旁边的女孩,看她们在做什么,并且试图搭讪。但是得越过吴欢。刚上车的时候,他第一眼就看见了那个戴着墨镜、梳着双麻花辫、穿着黄色短T恤和牛仔阔腿裤的女孩。此刻他和她,隔了个吴欢。李义侧过脸,想伺机找话搭个讪。但对方全程戴着墨镜、耳机,双手交叉抱着一个白色背包。他呼了一口气,对空气说了个寂寞。
发车后,一个自称何导的卷发男导游在车头举起话筒说:“各位大可爱、小可爱们,欢迎你们选择我们旅行社,选择了美丽南蓝。有人爱名胜古迹,有人爱大美山川。3天后,你们就会发现,自己的选择是多么明智!南蓝的山水永远不会让你们失望!”何导善用感叹号,这样刻意的高音调引来了老人们附和式的掌声。他的话里有止不住的夸大的热烈气息,每个字词都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顿了顿,何导继续介绍:“感谢大家的热情。我们这趟旅行已经正式开始,等会儿10点左右,将抵达第一站南蓝S田园,下午到D跨国瀑布,明天会前往T大峡谷,下午前往长寿之乡B县,后天就在B县游玩,再返程。相信大家已经对我们的行程非常了解了。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这次选择的路线啊,偏向自然风景多些,非常优美,适合养生。但是也非常考验体力,适合喜欢挑战的群体,大家量力而行,旅途中相互照顾。我了解到,我们这趟旅行还有专门从外省来的朋友。再次欢迎!”掌声再次响起,还有随之而起的议论声。
何导继续说:“接下来,我要重点介绍的是——”他故意再顿了顿,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车厢内果然迅速安静了下来,“我们这趟旅行共有20个人,有三分之二是老年朋友,有三分之一是年轻朋友,非常有意思的组合。这五六位年轻人,他们基本坐在最后一排。”他的右手指向最后一排,前排的老人就都扭头往后看,有人还挥了挥手。于是后排的年轻人只好笑笑,举起手,回应式地打了招呼。
“年轻的朋友们,表演一个!”老年团有人带头起哄,“来一个!来一个!”气氛顿时热烈起来。老人们纷纷把目光聚焦在后排。
“年轻的朋友们,大家都在呼唤你们!谁先来?或者派代表来?年轻人,来来来,嗨起来。”何导往后排走,准备把话筒递给他们。他尽量走得慢些,给大家预留多一点准备时间。这大概就是导游想要的效果,一趟旅行,要的就是热闹、活力、快乐,这是加分项,气氛一起来,旅行安排就成功了一大半。旅行时最怕气氛死气沉沉,大家很难玩得尽兴。
这一番突来的操作把后排的年轻人整蒙了。特别是3个男青年,他们已经多年没有旅行过,并且是第一次参加老年团,没想到是这样的老年团。对于跟团游,他们还停留在“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照”的刻板印象中。秀什么才艺呢?好像也没有什么好秀的,想了半天,导游越靠近,他们就越紧张。
“李义你不是会打八极拳吗?”儒生低声提醒。
“可是在车厢内也没法施展呀。”李义放弃了,他鼓起勇气,转向两个女孩,“女孩们,这次你们作为代表吧。唱支歌,讲个笑话,都可以的。”
两个女孩低头讨论了一下,她们临危不乱,表现得落落大方。最后是那个双麻花辫子女孩接过了话筒。车厢里顿时响起潮水般的掌声,如果不在现场,你绝对想不到老年团的力量如此澎湃。
“各位长辈、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是从别的省过来玩的。以前网络不发达的时候,有好多人都以为,南蓝比较偏僻,是个穷地方,那里的人民出行都要骑马,要穿过崇山峻岭才有人烟。来了南蓝以后,我们才知道被骗了。”有些零星的笑声。“南蓝特别好。我们在南蓝念大学,待了4年。特别喜欢南蓝人民的淳朴热情,喜欢南蓝如诗如画的风景,那里的天一年四季都是澄蓝的,不愧叫南蓝,说到风景那简直处处都是宝藏。我还特别喜欢壁画,喜欢很多当地的特色文化。还有,特别特别喜欢的是,数不清的南蓝美食,比如酸汤海鲜粉,吃过就会让人爱上。”女孩娓娓道来,此刻她似乎化身为本场活动的主持人,现场互动了起来,“长辈们,你们喜欢南蓝的什么?”
马上有人脱口而出:“南蓝米粉第一名!说到米粉,南蓝米粉可太多了,除了酸汤海鲜粉,还有秘制老友粉、牛巴粉……”“还有凉拌粉、猪脚粉、烧鸭粉、鸡肉粉、生榨米粉、生料粉……”七嘴八舌的“米粉大作战”,车上又是一片欢乐的笑声。
有的老人说:“我喜欢南蓝的山水,还有山歌!”然后马上来一句:“唱山歌哎——”车上又有人接了起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后面还有人依稀在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哎——”又逐渐停了下来,把主场又交还给女孩。
“我们这个组合,配合得太到位了。”何导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插了一句。
“说到山歌,那真的是绝了!”女孩对老人的回应非常满意,她笑起来,露出两个小小的梨涡,“接下来,我们要为大家表演的是用汉语和壮语合唱的《壮族敬酒歌》。”掌声雷动。认真的女孩是多么楚楚动人啊。李义趁这个机会,认真地端详起眼前的女孩来。
两个女孩齐声唱“呗侬[1]哎——”又是一阵掌声。双麻花辫子女孩唱的是壮语,短发女孩跟着唱汉语,叠在一起有种二重唱的韵味,一句接着一句。
“壮家敬酒要唱歌/山歌声声伴酒喝/贵客越多心越暖/呗侬哎/好比春风过呀过山坡。”
“只会这么一段。”女孩说。
掌声持续了数十秒,意味着上午车程的高潮到了。
“社牛[2]啊!”李义往左边甩出一个大拇指。
早晨的阳光十分明媚。公路畅通,绿意入眼,歌声空灵。女孩的活泼、开朗,打开了生命的通道——生命本就该有的鲜活、透亮,生命的自由、奔放。一切衰老,所谓低谷,都不过尔尔。
一些老头老太打开背包,翻出面包、水果、话梅等各种各样的食物,纷纷开始了分享和“投喂”。坐得近一些的老人,则和年轻人唠上几句。
旅行的意义,就是为了放松身心,回归内心旷野。因为年轻人的加入,老年人似乎也变年轻了,更有力量和活力。而在年轻人这里,则明显感受到老年人的善意和关爱,以及毫不吝啬的叫好与支持。
当很多形状不规则、颜色各异的珠子串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最终会呈现什么样子,不知道会爆发出多大的力量。
这次旅行,注定不同寻常。
注释
[1]壮语“呗侬”意为“兄弟姐妹”。
[2]网络用语,意为“社交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