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内心世界:倾听、理解和创造共同的解决方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突破之年”研究

在“突破之年”研究中,我们向青少年提出了一个问题,旨在深入理解他们希望向我们传达的心声:

关于你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你们想对美国的成年人传达什么信息?

参与这项定量调查的1666名青少年来自美国的四面八方,他们的年龄跨度为9~19岁。他们居住在山区、沿海、平原,从繁华都市到小镇周边的乡村;他们的经济背景各异,有的来自富裕家庭,有的家境贫穷,还有的处于两者之间;他们的肤色也多种多样。然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中,对于这个开放式问题的回答出现了许多共鸣之声。[1]

当这些青少年提到我们低估了他们的“智慧”时,他们所指的并不仅仅是智商或学术知识。“智慧”在这里代表着他们的身份,以及他们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

他们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很聪明,并且不坏。

——一名11岁男孩[2]

我们聪明而且尽力了,但我们还是需要爱。

——一名9岁女孩

我们坚强、聪明,准备好学习和成长——我们需要支持、爱,以及被当作重要的人对待。

——一名16岁男孩

我想告诉他们,我们其实很聪明,我们是下一代,会帮助这个星球。

——一名14岁男孩

同的思想。当我们对青少年的回答进行编码时,我们使用了回答的明显主题来编一级编码;然而,大约26%的回答至少有两个编码或类别。在将这些发现转化为百分比时,我们囊括了所有相关的回答,有时是跨编码类别的,比如我们结合了要求成年人不要认为他们很笨的回%答(12%)和要求成年人了解他们成长情况的回答(9%)。我们还排除了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人(19%)。

他们说:“别想当然……”:

别那么武断,以为我们笨。

——一名16岁女孩

我们比你们(成年人)想象的要聪明。我们不是什么都能做对,但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一名13岁男孩

他们说:“我们不是……”

给我们一个机会。听听我们的声音——我们并不像你们很多人想的那么笨。

——一名16岁男孩

我们并不是全都搞砸了——我们中的很多人很聪明,而且总是尽力做正确的事。

——一名13岁女孩

“聪明”或“不笨”,这两个词出现频率之高,让我感到震惊。实际上,在“突破之年”研究中,有12%的青少年特别渴望向成年人传达他们智慧的一面,这一比例在所有针对该问题的回答编码类别中是最高的。[3]

此外,还有9%的青少年希望家长能“更有耐心”,正如一位18岁男孩所言,他们希望成年人能够理解,他们仍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可能有点难搞,但有时候我们真正想要的,就是被理解。

——一名14岁女孩

我们还年轻,正在人生路上摸索前行,我们希望得到尊重,也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一名13岁女孩

他们究竟从我们这里接收到了怎样的信息,以至于“聪明”这个词频繁地被提及?或许,当他们的行为或言辞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时,我们会说“这不聪明”。又或许,我们对他们的期望值本来就很低:

我想告诉美国的成年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并不应该被当作两岁小孩来对待。我们很聪明,比一些人认为的要更有智慧。我认为,尽管我们比大多数成年人个头小、力量弱,但我们仍然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名10岁女孩

又或者是期望值高低混合:

我常常看到同一个说法:“青少年被当作孩子对待,却被期望表现得像成年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尴尬的、处于两者之间的学习阶段。让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会让人很受伤。被当作孩子对待让我感到不安,因为当我满18岁时,我感觉我好像应该魔法般地立刻变成成年人,并且清楚自己如何规划人生。

——一名17岁女孩

很明显,我们成年人并不真正理解这个处于两者之间的学习阶段。


[1]在引用“突破之年”调查参与者的话时,我偶尔会纠正一些小错别字、添加标点符号或使用括号添加缺失的单词,以使他们的信息更易于理解,但除此之外,这些陈述与青少年在调查中所写的一样。

[2]青少年被要求将自己的性别确定为“男性”、“女性”或“其他”,如果是“其他”,则询问他们如何自

[3]回答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编码或分类。例如,“我们不会犯错”和“我们很聪明”反映了相似但又不同的思想。当我们对青少年的回答进行编码时,我们使用了回答的明显主题来编一级编码;然而,大约26%的回答至少有两个编码或类别。在将这些发现转化为百分比时,我们囊括了所有相关的回答,有时是跨编码类别的,比如我们结合了要求成年人不要认为他们很笨的回%答(12%)和要求成年人了解他们成长情况的回答(9%)。我们还排除了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