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第一次分离
1951年4月,这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月份。在这个月里,世界正处于战后重建的阶段,各国都在努力恢复经济、重建社会秩序。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新的发明和创新不断涌现。春
这一年,外婆年仅 7岁,而舅公公更是只有两岁。那时候的外婆,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有一天,外祖祖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女孩子进学堂就要好好学习,千万别听村里那些老人说的老话,什么‘姑娘家,认得个倒正就行’。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你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
外婆虽然年纪小,但她很懂事,她把外祖祖的话深深地记在了心里。从那以后,外婆在学堂里总是特别认真地听讲,课后也会主动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还会虚心地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
在那个年代,女孩子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外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证明了女孩子也可以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星期一,晨曦微露,天边的启明星才刚刚睁开它那惺忪的睡眼,外祖祖便已经起床了。他动作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地收拾好自己,然后匆匆赶到灶台前,将火生得旺旺的。
接着,外祖祖快步走到小木柜前,轻轻地打开柜门,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面的洋芋。这些洋芋一个个都长得胖乎乎的,十分可爱。外祖祖熟练地拿起菜刀,将洋芋的外皮削去,然后把它们放入水中,仔细地淘洗了两遍。
淘洗干净后的洋芋被外祖祖切成了细细的颗粒,宛如一粒粒金黄的软珍珠。她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些苞谷面,加入到洋芋颗粒中,然后用筷子轻轻地搅拌着,让每一粒洋芋都均匀地裹上苞谷面。
搅拌好后,外祖祖将大碗里成块的盐巴放入盐堆中,用杵臼慢慢地将其舂成细细的粉末状。因为以前普通人家买不起粉状盐,只能买一块一块的盐,要吃的时候必须摏成粉状
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外祖祖才开始拿出苞谷面,慢慢地和起来。为了让背书包的孩子能够摄入更多的营养,外祖祖特意在苞谷面中加入了半勺猪油。这猪油是外祖祖用自家养的猪熬制而成的,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外祖祖一边和着面,一边哼着小曲,心情格外愉悦。她知道,这一顿简单的早餐,虽然没有山珍海味那么奢华,但却充满了她对孩子深深的爱。好的面团捏成大小均匀的窝窝头放在铺好纱布的甄子上面蒸,热气腾腾的烟往上冒。过了好一会儿,窝窝头终于蒸好了,外祖祖把他一个一个放在土碗里面。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六个,刚好,外婆,舅公公,外祖婆一人两个。不多时,外祖父从灶灰里面扒拉出四个洋芋,用小篓子把灰尘和皮扬干净就带上他的锄头,镰刀翻山越岭去了地里。四月的贵州,天空总是被阴云笼罩着,仿佛被一层灰色的薄纱所覆盖。细雨如丝般飘落,时而淅淅沥沥,时而倾盆而下,让人难以捉摸。这雨似乎没有停歇的迹象,三天两头地下个不停,仿佛是要印证那句流传已久的老话:“贵州这个鬼天气,真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啊!”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云层时,外祖祖就已经穿上了那件破旧的蓑衣,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手中紧握着锄头和镰刀,准备去地里把没有生的苞谷补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外祖祖在田间辛勤耕耘着,汗水与雨水交织在一起,浸湿了他的衣衫。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直到晌午时分,太阳才稍稍露出了一点光芒。
外祖祖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地踏上回家的路。然而,由于道路泥泞不堪,满是牛角窝和马蹄印,他的脚步变得有些不稳。突然,他的脚一滑,身体失去了平衡,猛地向前扑去,摔了个狗吃屎。
锄头和镰刀也随着外祖祖的摔倒而脱手,沿着地坎滚落下去。外祖祖心中一紧,生怕这些农具会伤到自己,但幸运的是,它们最终停在了不远处,并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外祖祖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捡起了锄头和镰刀。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继续小心翼翼地走回家去。他赶紧抓住旁边的一把野草才勉强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去找他的锄头和镰刀。把装满猪草的背篓慢慢运回家里面。
听到他的脚步声,外祖婆像触电一般,急忙站起身来,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向门口,仿佛生怕错过外祖祖回家的瞬间。她的手紧紧握住门把,轻轻一扭,门开了。
门开的瞬间,外祖婆的目光与外祖祖相遇,她的心如被重锤击中一般,疼得几乎无法呼吸。只见外祖祖的脸上沾满了泥巴,原本就有些皱纹的面庞此刻更显苍老和疲惫,他的衣服也被泥水浸透,湿漉漉地贴在身上,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外祖婆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强忍着不让它们掉下来。她快步走到外祖祖身边,接过他背上沉重的背篓,感受着那沉甸甸的重量,心中的担忧愈发强烈。
外祖婆把背篓放在地上,转身看着外祖祖,用略带责怪的语气说道:“这天气这么差,你怎么还出去啊?就不能休息一天吗?你看看你,弄得这么一身泥,要是生病了可怎么办?你一直都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你就不能为我们着想一下吗?那地离得那么远,万一你在路上摔一跤,有个三长两短的,你让我们怎么活啊!”
外祖祖听了外祖婆的话,只是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安慰道:“别担心,我这不是好好的嘛。你忘了你以前说过我是福星啦?我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
外祖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顿,她快步走到外祖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顿,她快步走到外祖祖身边,把沉重的背篓放下来,把拐杖送到了外祖祖身边
放晌午学的外婆赶紧把饭菜摆在桌子上,端好了热水给外祖祖洗手。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吃完了午饭,外婆就背上了她的书包去了学校。
傍晚,外祖祖的伤势好了一些,不用拐杖都很能勉强走路。外祖婆的脸上终于挂起了一丝笑容。回家的外婆欢呼雀跃地走到外祖祖旁边给他讲了今天的见闻,在学校里学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都一一到来。外祖祖在认真听着,脑子里在想一年事情,久久不能平静。
晚上,孩子们都睡着了,外祖祖给外祖婆说:“抗美援朝打得这么激烈,我要去参加征兵,可又担心你一个人带不了两个孩子。”外婆说:“没有国,哪有家,想去就去吧,家里有我呢。我们夫妻的事情好商量,国家需要你,你就去认真干,早日把美国鬼子赶出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