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借道灭虢:虞国的悲剧命运
晋国和虢国有仇,晋献公要想去报复。但是两国中间,隔着一个虞国,晋国的人马,一定要从虞国通过,才能到虢国的国土。
于是晋国的大夫荀息献计道:“我们如果把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送给虞君,借道伐虢,那我们便可以报仇了。”
献公说:“这都是我们晋国的宝物,怎么可以拿来送给别国呢?”
荀息说:“如果虞君允许借道,那我们灭虢之后,便可以回兵出其不意地把虞国也灭了。所以这些宝物,虽然暂时送给了他,却只像是寄存在那里,我们仍旧可以拿回来的。”
献公说:“但是,虞国有个宫之奇在那里,恐怕这个计策瞒不过他。”
荀息说:“不要紧。宫之奇虽能识破我们的计策,但他的年龄和虞君差不多,不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虞君并无畏敬他的心,即使他进言劝阻,虞君也一定不会听他的话。况且宫之奇的为人又很懦弱,不敢触怒国君,他说了一次话,见虞君不听,也就罢了,绝不会再三竭力劝阻的。所以此计尽可施行。”
献公听了荀息的话,就叫他带着屈地出产的良马、垂棘出产的美玉,到虞国去请求借道。
荀息到了虞国,进见虞公。他双手捧着良马和美玉,恭敬地献给虞公,说道:“尊敬的虞公,我们晋国想借道贵国去讨伐虢国,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还望您能答应。”虞公看到那匹高大健壮的良马和那块晶莹剔透的美玉,眼睛都直了,他的脸上露出了贪婪的笑容。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礼物,非常欢喜,就允许晋军借道,并且情愿出兵相助。
宫之奇得知此事后,急忙谏阻虞公:“主公,晋国实在不怀好意,上次允许他借道,已经不该。这一次,切不可再允许他了。况且虢国实际上是我们虞国的屏障,虢国要是亡了,那我们虞国便失去了屏障,一定要跟着灭亡的。俗谚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虞国和虢国关系的密切,真和辅车、唇齿一般。晋国灭了虢国,对于我们虞国是只有害没有利的。”
虞公却不以为然地说:“晋国是我同宗,他岂能害我呢?”
宫之奇说:“虢国又何尝不是晋国的同宗呢?晋国既然可以灭虢,何尝不可以灭虞呢?”
可是虞公还是不听他的话,竟答应了晋国的要求。宫之奇回家叹道:“虞国的命运,恐怕过不了今年。晋国这次出兵,定可以一举两得,灭了虢国也灭了虞国,此后不必再兴师了。”他知大祸将临,就带了全族的人,避到别处去了。
果然不出宫之奇所料,这年冬天,晋军灭虢,回兵经过虞国,出其不意,把虞国也灭了。虞公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他看着曾经繁华的国家变成一片废墟,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