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玄镜洞天打造万古仙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送子读书

退出玄镜洞天,孟旭五指摩挲镜面,心中不禁万分感慨。

自己早已认命,没想到却得来这扭转人生的机会。

“玄镜洞天内的土地远比村里的上等良田更肥沃,若能种植些名贵药材,少量出售,既不易引起他人注意,今后家中也将再不缺银两。”

孟旭把玄镜藏在床头,以被褥掩盖。随即褪去衣裤躺倒在床,闭目浅睡。

忽得至宝,让孟家日后有崛起希望,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往往会有事与愿违的意外。

孟旭作为眼下唯一知晓玄镜秘密的人,更该好好休息,让自己冷静下来,保持平常心。

以防凡人得志,欣喜显露于表,让有心人观面察觉。

——

日落西山,红霞满天。

孟家篱笆院墙外,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童背着竹筐,慢悠悠的从院门走进。

筐中积有五畜干粪,蝇虫缭绕。

虽然惹人生厌,但在乡下,这可是农夫眼中的黄金宝,可化为肥力让自家农田里的作物增长产效。

孩童虽然穿着破旧,但白白净净,生有一双丹凤眼,看着倒像是县里富户商贾家的少爷。

他将竹筐卸下放在院中,拿来葫芦瓢从水缸舀水洗手,这才进了瓦屋。

“娘,我拾粪回来了。”孟天凌乖巧喊道。

屋内桌边,早已放鸭归来的孟天明此刻正剥着蒜瓣,好作为待会糙米下饭的佐料。

“去里屋把你爹喊起来吃饭,从正午回来到现在足足睡了两个时辰,怕不是最近农忙累坏了身体。”

谢雨兰捧着一碟萝卜片从灶房走出,脸色担忧又心疼的说道。

作为家中的主心骨,孟旭若是身体出了什么麻烦,整个家不亚于天塌一般。

“知道了。”

孟天凌乖巧的点了点头,转身走向里屋。

很快孟旭便驮着自己的小儿子,肩上骑大马的一同从里屋走了出来。

“你怎么不早些喊醒我,这都天黑了,田里的活还没干完呢。”孟旭揉着眼睛坐下问道。

这一觉睡的神清气爽,自打娶妻成家后,孟旭已经很久没这么深睡过了。

“看你睡得香,难得你白日回来,索性多睡会,田里作物也不差你这半日偷闲。”谢雨兰递来碗筷,温柔的笑道。

孟天明抱着陶碗,神情认真:“爹,让我跟你一起下地干活,这样你就不会那么劳累了。”

“还有我,凌儿也要帮爹爹干活。”孟天凌举手附和。

孟旭欣慰的露出微笑,伸手揉了揉孩子的脑袋:“两个臭小子,人都还没锄头高就想着下地,等你们长大后再说,现在先吃饭。”

在外忙活一天,不是给人放鸭就是四处拾粪,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年龄,早已饥肠辘辘。

他刚放话,孟天明和孟天凌便抱着碗筷,囫囵吞枣般的大口吞咽。

孟旭并未着急动筷,反而望着妻子询问道:“雨兰,如今家中积攒了多少银两?”

在与谢雨兰成亲后,孟旭便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

孟家的钱囊子和支出收入,皆交由女方打理。

听到孟旭发问,谢雨兰不假思索的答复:

“这些年支出家中口粮,衣物医药,婚俗礼金,灾年借贷,修缮房屋,目前有9两银子。”

孟旭颔首,对于佃农来说,能攒下9两积蓄已算是极好的情况。

也就是这些年柴桑村少有天灾人祸发生,田收比较稳定。

要不然大部分佃农都难以积攒到超过5两之数。

甚至有些地方的佃农还会因为无法偿还年初跟地主的借贷,只能卖身为奴。

或者将长子送予地主当僮仆,妻子改嫁换彩礼。更甚至举家逃亡,成为没有户籍的流民。

可9两银子对于孟旭的买田梦而言,依旧是遥不可及。

九江县内的土地交易,良田每亩明码标价为12到15两。

再加上官府收的契税、丈量费、中人费、过户费、文书抄写费,地契官纸费等等,又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支出。

当年孟旭他爹花钱打点入了本地的户籍,倒是给子孙后代留了一个好处。

在购置土地时无需村中里甲出具良民状的担保,要不然又是一笔钱。

可即使如此,孟旭想要在柴桑村买下一亩良田,起码得保证手中有16两现银。

然而仅凭购买一亩地,仍然无法让孟家后代过上好日子。

佃农家族想要翻身,没有四五代子嗣的吃苦耐劳,根本不可能做到。

如此一来,身为凡人的孟旭显然无法活到那个时候,更看不到孟家崛起的盛况。

“雨兰,我们选个孩子送去村里的陈氏私塾读书吧。”

孟旭沉吟良久,神情坚定的出声说道。

“读书?”

谢雨兰脸色一愣,不知自己夫君为何会突然提出如此言论。

陈氏私塾是柴桑村有名富户陈家,专门花钱从县里聘请来塾师开办,除了教育自家子女以外,也允许佃农子弟缴费附读。

攒钱买地一直以来都是孟旭的愿望,一家四口多年来也一直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拼搏,不敢有多余的花销。

可现在,孟旭竟然要花钱了。

送孩子去私塾读书可不是一件小事,不仅每年需要2两银子垫付学堂方方面面,也意味着家里要少一个负责赚钱的男丁。

对于佃农家族来说,这个提议非常不切实际。

只因读书能给家里带来的利益太低。

并不是每个学子都能做到考中功名,上任当官的。

想要勒紧裤腰带供孩子读书跨越阶层,无疑是一场不能失败的豪赌。

“种地不是长久之计,就算我们一家人花费大半辈子血汗,最后能买下一两亩地,万一哪天发生天灾人祸,不得不背井离乡,一切努力皆化作泡影,我近来深思,觉得家中应该供一个读书人,说不定有机会逆天改命。”

孟旭徐徐道来,向妻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实则孟旭另有一番心思。

他从小没有学习的机会,如今孟家四口人,皆大字不识一个。

若是效仿祖祖辈辈一直苟缩在村里种田,就算守着玄镜这等仙人宝物也无济于事,难有崛起可能。

自身势力不壮大,拳头不够硬,玄镜迟早有意外走漏风声,被人强取豪夺的一天。

不能自保却身怀重宝,家族下场可想而知。

如今孟家需要培养出一个文化人,在代替孟旭走出柴桑村的同时,也可尝试跨越阶级圈层,有更多的渠道能能去收集与仙人有关的线索。

要不然哪天即使得到仙人的修炼功法,也会因为无人识字而错失仙缘。

谢雨兰听了孟旭的说辞,并未否决,她在嫁人之后一向是夫唱妇随。

自家夫君既然打算这么做,那自然有他的道理。

“只是明儿和凌儿,要让谁去呢。”谢雨兰脸色犹豫的问道。

家里的情况只能支持一个孩子去读书,不管选择谁,都会对另外一个很不公平。

“爹,娘,让弟弟去吧,他性子精细,读书比我合适。”

不等孟旭出声,长子孟天明突然憨笑道:“在私塾那种地方我可坐不住,还是放鸭适合我,再过几年还得帮爹下地干活哩。”

“你莫要说一时胡话,这关乎到今后十几年的事情,一旦开始就没有反悔的余地,你可要想清楚了。”孟旭严肃的说道。

下午这一觉,孟家未来如何发展,孟旭心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

一旦落子布局,便再无悔棋重来的机会。

所有人都要用自己的方式,为孟家崛起贡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

“我想好了,爹放心。”

见孟天明依旧坚持他的态度,孟旭便看向次子孟天凌。

这孩子打出生起就是一副白白瘦瘦的模样,再加上一双丹凤眼,生的好看。

两岁起就有村中妇人常与孟旭夫妇谈起娃娃亲,笑说要将家中女儿许配给孟天凌。

与孟天明的好动、耐不住性子不同,孟天凌打小文静不爱说话,善于观察学习。

真说起来,老二确实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

“凌儿,那爹明日就带你去陈氏私塾,以后你便不用再外出拾粪,专心读书即可。”

孟旭直接一言决策,并不打算再给孟天凌出声推让拒绝的机会。

种田一穷穷一窝,唯有读书改天命。

两个孩子如果都不去读书,那谁去,难道让我?

如果不是天赋异禀,人在过了二十五岁后,学习能力便会大幅度下降,动脑子的事情还是要让小一辈的来。

有了孟旭的拍板,谢雨兰也是点头认可,夫妻一同敲定了此事。

——

翌日。

孟旭牵着孟天凌的小手走在前往陈氏私塾的路上。

既然孩子要读书,那身上的衣物自然不能跟平日里拾粪时穿得那般胡乱,孟旭特意让谢雨兰给天凌换了身逢年过节才会穿的衣服。

陈家是柴桑村里有名的富户,与村中的徐、吕两家并称得上本村的三座大山。

陈老太爷曾在九江县的巡山司里参过军,当年只是兵卒的他有次在山中遭遇蛮兵,一人奋力斩杀三个蛮兵小头目,得了赫赫功劳。

后因受伤,被蛮兵砍断一条腿,这才退伍返乡,靠着军功跟县里换得了柴桑村的30亩田地,成为了家族发展的第一桶金。

孟旭租借的那四亩地,便是出自陈家。

再加上孟天明为陈家放鸭,他们家与陈家算得上是接触颇深了。

陈氏私塾设立在陈家大宅内部,当孟旭牵着孟天凌来到陈家门口。

就见一名长袍老者搬了张竹凳坐在门口,抽着烟枪,正与路人闲聊。

对方孟旭认得,正是陈家的管事,陈宝财。

“陈管事,您早啊。”孟旭出声打了招呼。

作为陈家的管事,负责陈家内外,权利不小,地位颇高,作为佃农自是需要与陈宝财打好关系。

若是因为礼节不佳,让此人看你不顺,对你产生出一丝不满,那身为佃农与陈家打交道,可就举步维艰了。

“是你啊,这么早来陈宅何事。”

陈宝财见到孟旭,表情立马变得高高在上,出声随口问道。

“我家二娃如今到了适龄,我就想着能不能让他来陈氏私塾读书,跟先生认几个字,以后或许能去县里找份差事,就不用像我一样种地了,还望陈管事能多多照顾,这是给管事您的茶水费。”

孟旭拱手笑道,上前递出两百文钱,心中不免有些肉疼。

这两百文可需要他们全家紧衣缩食的数月好攒。

但只要能对孟天凌进了陈氏私塾读书有帮助,一切便都是值得的。

“有心了,你家也算陈家底下的老佃农,后代自是可以来陈氏私塾附读,这孩子平日里我会照顾一二,你且放心。”

收下钱,陈宝财顿时换了副笑容,和蔼可亲的对着孟天凌招手笑道:“孟家小娃,你随老夫进来吧,老夫现在领你去见过塾师先生。”

陈宅内部外人是不能进的,孟旭摸了摸孟天凌的脑袋,叮嘱几句。

这才转身离开,往农田方向走去。